《【谈诗说韵】 (六)一谈声韵》 - 谈诗论道 - 文学博客网 - 原创网络文学网站,免费小说阅读网
分享

[其他] 【谈诗说韵】 (六)一谈声韵

[复制链接]

【谈诗说韵】 (六)一谈声韵

发表于 2014-8-4 19:35:14 来自 其他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515 0 查看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博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谈诗说韵


(六)一谈声韵


立仁

    谈诗说韵,声韵不得不说。还是那句话,相关的书籍资料很多,除叙述的必要外,我不过多重复常识性的东西,因为人家讲得比我好。我强调的还是个人的体会。
    习诗之人,第一道关是声韵;做诗之大家,始终受困扰的也是声韵。
    所谓“声”,即是指汉字字音的声调。古有“平上去入”,今为“阴阳上去”,古之“入”声已分别并入“阴”、“阳”和“上”、“去”。所谓“韵”,有三个含义,一是对声调的分类,古韵将“平”声归“平”韵,将“上去入”声归“仄”韵;今韵则将“阴阳”声归“平”韵,将“上去”声归“仄”韵,这样,原本为“仄”的入声字,却有许多成“平声”了。二是对韵母的归类,根据韵头、韵腹、韵尾的不同,将韵归为若干“韵部”。三是指“押韵”,所有韵文,无论诗词歌赋,新体旧体,凡在“有韵”的句末一字使用同一韵部(或通相邻韵部)的字,称为“押韵”,一首诗词中的押韵字称为“韵脚”。旧体诗词对“韵脚”要求很严,新诗歌虽然可以随意换韵,但只要“押”,也有一定限度。
    俗夫为什么说声韵最困扰诗人?原因在“用韵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上。
中国的诗文化历史悠久,而语音却有时代和地域的差别,做诗、赏诗有语音上的困难。所以,一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了旨在统一“声韵”的规范性文献出现,后在文化比较繁荣的各朝各代都有官方性质的韵书。现在很多用旧韵的诗人,所依多为“平水韵”(当然不只是)。
    就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语音发展是渐进的,韵书是阶段性的,这种矛盾表现为,一方面要求韵书的“改革”要适应语音变化,另一方面要求诗人对韵书规定的遵循。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以后,语音变化对新的韵书有了改革的要求。这样,“十三辙”、“诗韵新编”、“中华新韵”应运而生。而中华新韵并不排斥旧韵的存在,出现了“新旧并行”的局面。正如当时“平水韵”的出现一样,也不能排斥“古韵”的存在,是一种“旧、古并行”现象。
    既有“并行”,难免出现“讲究”上的不一致,这就是诗人的“困扰”。有赞成新韵的,有坚持旧韵的。“官方”权威性的原则是“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俗夫本人是“倡今知古”的积极拥护者。小时候,母亲教我旧韵,我感觉十分枯燥难懂,因而反感学诗,这大概是我一辈子没学好的主要原因。上小学时正值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一位老师本是“老古董”,写过很多旧诗,与我母亲在诗话上谈得来。可他也激赏新韵。他私下与我说,为推广拼音,他刻苦学习,发现新韵好学好记。老师的话,一直影响着我对诗韵的看法。以后,偶有小诗,多从新韵。当然,正规场合有太多守旧派,不得已才用旧韵。
    我原本不是说普通话的,我讲的方言有七个声调,按旧韵容易归类。但我“闯荡江湖”之后,改说普通话了。嘿!真的,只要说普通话,新韵太好了!只需记住“同身同韵”,不用韵书在手,你也是用韵行家。因此,我建议学诗新手,还是从新韵吧!现在最好的新韵书,就是国家规范的《中华新韵》。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学诗、写诗,特别是你的工作决定你不可能时时携带韵书的人,是大有好处的。用新韵也不存在“水平不高”让人瞧不起的问题。只要你注明是新韵就可以了。我有一个诗友,在人民网的网名叫大宇龙,他的诗词作品水平很高,但他明言“我的诗词用的是《中华新韵》”。“倡今”,就是提倡新韵;“知古”,就是要知道、懂得用旧韵。就像汉字,使用简化字,同时最好也能认识和使用繁体字。
    新韵规范提倡用新韵写旧体诗词,但在“韵脚”上不要新旧混用,这也算“今不妨古”。词却偏有押“入”声韵的,虽不全是,确也不少。按新韵规范,可改“上”、“去”韵,但读起来没有“入”声韵的味道。全词用新韵写,而将韵脚严格押“入”声韵,并注明用韵方法,是否符合“宽不碍严”原则?不知道,但我试过。
    简言之,声韵是为了保证诗词的音乐节奏感,读起来上口。所以,写诗不光要注意句末字平仄上“声”的区别,也不能忽视“韵”的差异,防止出现“同韵”现象。例如韵脚用“江”、“阳”等平声字,非韵脚处就不能用“桨”、“降”等同韵仄声字,而是越“远”越好。
    俗夫写诗不多,一些“认识”多是读诗所获,可能谬之千里,写下这些文字旨在引起讨论。而声韵历来就有争议,大可求同存异,恰又符合“双轨并行”原则。对于“声韵”,俗夫还有“谬论”接着发表,不同意可大批一把。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