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森林

热度 13已有 129 次阅读2017-10-19 17:17 |个人分类:山间随想|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落叶松林


 

刚刚入秋,落叶松林开始泛黄了。这是自身蕴含的基因所致,使之春天萌发早,秋天落叶也早。而这个时候也预示着,各种果实已经开始相继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山里的秋天如同一本五彩斑斓的大书,这时候才慢慢翻开。

落叶松作为外来树种,移植到这片森林里已经有几十年了。它特有的适应性在这里有着特殊的发挥,是别的树种所不能比拟的。土地贫瘠,境远高寒,对于它来说,会是个问题吗?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是展现它的优势,生长速度让人咋舌。就是因为这些,它的栽植面积始终居高不下,以至于漫漫的嫩黄色,摆开了巨大的阵势,如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席卷着整个森林。当满山红叶似火时,嫩黄色作为底色,烘托着这团火,却是另一番盛开。

红松树以另外一种姿态,在森林里高居首位。丰满而浑圆的外形,犹如一棵棵巨大的苹果树,有几分臃肿就有几分萌态,与落叶松相配,一黄一绿,雅俗共赏。它能在森林里唱主角,还是因为它的果实。树尖上结出的松塔,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可观的收入是大批外来人员涌入山里的重要因素。

松塔的外形与南方水果菠萝有几分神似。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相像吧,让这里的森林猜想多了几分神秘。这里的森林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将自身的魅力持之以恒。对着山谷高喊一声,会立即引起共鸣,给初来乍到的人们无限的心灵震撼,崇敬之情就此在心里扎下了根。这时候森林里有多少秘密,想说也说不清。

外来人员的涌进,也是最近几年才多起来。在松塔收获的季节里,他们就如同一群轻灵的松鼠,在林枝间穿梭自如。之前许多年,因为收获的艰难,让这项工作成为林区最顶尖的工作,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几十米高的树尖,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在树下只能举头仰望。大风来了也刮不落一个半个,只能看着松鼠上窜下跳,在那里戏耍着,蹬下来的也是被它啃过的残缺。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里的状况。他们大多来自于四川,贵州等地,因为家境贫寒才出来闯生活的。这些人员的配备齐全,上树采塔与树下捡拾相结合,大家各取所需。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有这样一对夫妻,带着几岁大的女孩子,做妈妈的上山下山都背着她。高高的山岭,崎岖的山路,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平时,这女孩子很是乖顺,一个人在装满松塔的麻袋上玩耍。其实,尽管她离人群很近,少了几分危险,可是蚊虫还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难关。孩子的脸上,脖子上都留下点点红斑,都是蚊虫留下的杰作。问孩子妈妈,为什么出这么远的门,还要带着个孩子?

孩子的妈妈非常年轻,一脸的稚气还没有脱去,却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她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真情。家里的爷爷奶奶已经在看护着两个,而带出来的这个是最大的孩子,已经不能再给家里留负担了。她说话时,显得底气不足,颤颤巍巍的,好像有些营养不良。他们一行就在山下的村子里居住,能够节省的都节省下来,就是想往家里多带回去一些,可想而知他们的饮食能好到什么程度了。她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无语了。

在这片黑土地上,都是由外来人员掌控着。这片即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一直都在接受着外来人员的迁徙,才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说这片土地年轻是因为东北的土地开发史不过上百年,由于清朝政府的封禁政策,这片“龙脉之地”人烟稀少。闯关东的历史起于明末,清代中晚期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掀起高潮,几次的人口大迁徙达到三千多万人。一百多年前,这里的土地尚未开蒙,第一批闯关东的人们便把这里的土地唤醒。他们从开垦土地到建设家园,又从生儿育女到生老病死,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根,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落叶松林开始落叶了。微风轻吹,细细的毛针便刷刷地飘落下来。软软的,拂面的感觉是痒痒的。外来的树种成为这片森林的主导,同时也将成为这片森林的未来。人和树的相通之处在于,森林与人和谐共处,整齐划一地实现完美统一。东北的森林将继续壮大下去,移民文化也将是这里的主导文化,也将继续发扬光大。这些将是这片森林的主要命脉。

 

 


12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四维广土 2017-10-25 19:59
喜欢你娓娓道来的笔触,林海有容,也体现了森林不择细流,养育了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们,让这片土地更加诱人。
回复 孤独的小男孩 2017-10-26 16:30
四维广土: 喜欢你娓娓道来的笔触,林海有容,也体现了森林不择细流,养育了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们,让这片土地更加诱人。
这片土地的宽容让人敬仰,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也将永久流传。谢谢四维君留评。
回复 小木老师 2017-11-21 18:59
南方人表示羡慕
回复 孤独的小男孩 2018-1-3 07:05
小木老师: 南方人表示羡慕
欢迎来东北看雪。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