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略读 15 《再论管仲之死》

热度 1已有 354 次阅读2023-2-19 15:40 |个人分类:《春秋左氏传》略读|系统分类:谈书札记| 左传, 再论管仲之死, 管仲论

【僖公十七年】

      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

      笔者论曰:管仲临终前,曾病榻论相。桓公问何人可以为相,仲嘘叹无人可用,其死后,桓公只能勉强任用隰朋、鲍叔牙。不久隰朋也去世,鲍叔牙也无法说服桓公屏退易牙,竖刁,开方三奸佞小人。于是乎齐国大乱,最后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四十多天后才得以发丧,入殓时其尸身早已尸虫遍布腐烂殆尽,以至此悲惨之状。

      为便于读者熟悉管仲病榻论相的故事,此文再引《东周列国志》管夷吾病榻论相之故事以观:

      是冬,管仲疾,桓公亲往问之。见其瘠甚,乃执其手曰:“仲父之疾甚矣,不幸而不起,寡人将委政于何人?”
         时宁戚、宾须无先后俱卒,管仲叹曰:“惜哉乎,宁戚也!”

          桓公曰:“宁戚之外,岂无人乎。吾欲任鲍叔牙,何如?”

          仲对曰:“鲍叔牙,君子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人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恶已甚,人谁堪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

          桓公曰:“隰朋何如?”

          仲对曰:“庶乎可矣。隰朋不耻下问,居其家不忘公门。”言毕,喟然叹曰:“天生隰朋,以为夷吾舌也。身死舌安得独存。恐君之用隰朋不能久耳。”

          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

          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

          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疑耶?”

          仲对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

          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

          仲对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

          桓公曰:“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幸之也。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疑矣!”

          仲对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乱国。”

          桓公曰:“此三人者,事寡人久矣。仲父平日何不闻一言乎?”

          仲对曰:“臣之不言,将以适君之意也。譬之于水,臣为之堤防焉,勿令泛溢。今堤防去矣,将有横流之患,君必远之。”

          桓公默然而退。

       人们不禁要问奈何管仲一死,齐国就此崩踏呢?人们皆以为是齐桓公不听管仲临终谏言,任用易牙,竖刁,开方三奸佞小人之故。实则不然,以管仲何等缜密聪慧之人,怎能不会想到桓公不可能摒弃此三人,鲍叔牙也没有能力事上理下,齐国无人能治?可见这正应了苏洵在《管仲论》中所言,“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彼恒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三子者,管仲也!”。管仲在生前没有在桓公面前逼退此三人,这是有其原因的。管仲之人,沉稳圆滑、喜怒不行于色,城府深不可测,在其任下,贤者、能者、佞者皆能执掌于胸而不乱。且其早知桓公必不可退此三人,所以不劝,唯有其身可防可治耶,因之任其发展而不顾。待其临死才谏退此三人,实谓齐后继无人能治之也!

       笔者叹曰:齐国称霸终成也管仲,败也管仲也!论仲之后齐国败因,实非桓公滥用三子,乃管仲之能掩于齐之后也。桓公问嗣,仲竟未能举一年富力强之贤臣、能臣以代之,竟然有隰朋,以为夷吾舌也,吾身死舌安得独存之感叹。说齐国无贤者无后人,笔者实不信也!究其本因,应归于管仲之揽相权过甚,不重培养贤者能者,不重培养能担大任之相才以代之耳。

    《吕氏春秋》审分揽第十七《勿躬》篇记载管仲任相能知人善任者曰:管子复於桓公曰: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宁速。请置以为大田。登降辞让,进退闲习,臣不若隰朋,请置以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重贵富,臣不如东郭牙,请置以为大谏臣。平原广城,车不结轨,士不旋踵,鼓之,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若王子城父,请置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若弦章,请置以为大理。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足矣;君欲霸王,则夷吾在此。桓公曰:善。令五子皆任其事,以受令於管子。十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皆夷吾与五子之能也。笔者不禁要问:管仲之能任各能者,岂特不能任能者以代之乎?即细思之,桓公后齐国之败由,在仲不在桓公矣!

       笔者读苏洵《管仲论》再四,仍佩服其观人之能之深者甚矣!询论管仲曰“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岂不悲哉!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再论现今企业、社会、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绝非以一人为能者可也,当需天下共能者治。一人为能,其余能者皆自退;众人为能者,在上者则可拱手而治且后继有人矣!因此,在上者应谨忌事必躬亲,揽权过甚,而应着力于内外平衡,考核用度,规范权限、合法奖惩,任人唯贤,摒弃党争,广审能者,培训下属,知人善任,诚信执政,上下一心、则下之能者起,上之贤者众矣,岂需似仲临死之嘘叹后继无人哉!

     《吕氏春秋》审分揽第十七曰: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诐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奸矣,坚穷廉直忠敦之士毕竞劝骋骛矣。人主之车,所以乘物也。察乘物之理,则四极可有。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力,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若此则百官恫扰,少长相越,万邪并起。权威分移,不可以卒,不可以教也。

      三国时,众皆赞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吾独赏曹孟德广纳贤能、知人善任,至蜀后无良将,魏则豪杰并起,是以蜀败魏盛之必然也。

    《长短经》赵蕤(rui)大体篇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况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所以汉高帝曰:“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知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以人之劳邀己之功,或以己之劳自邀己功,此二者皆至才落旁道,人皆散尽也!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也。

      呜呼!笔者叹曰:若在上者苟能知其因由、广蓄贤能、任人唯贤、诚信待政、执法为民,实乃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也! 何忧下之不能,国之不盛乎!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