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糍粑,怀念祖父

热度 16已有 126 次阅读2016-11-27 22:23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怀念糍粑,怀念祖父
早早地赶到市场,有点饿,就买了一个烧糍粑。糍粑里包了霉豆腐,酸菜,我津津有味的吃着,可是无论怎么吃也吃不出童年的那种味道。吃着糍粑,我怀念童年时代的糍粑,怀念祖父。
小时候,虽然我有四兄妹,但家庭条件挺不错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勤劳能干的人,他们给这个家撑起了一块蓝蓝的天,所以我们小时候比其他的孩子要幸福快乐!每年打糍粑也是整个寨子最多的一家,记得有一年,家里居然打了十五斗糯米的糍粑。爷爷爱吃糍粑,我们兄妹几个也都爱吃,正月泡水之前奶奶留了一箩筐干糍粑,我们天天烧着吃,短短一个星期就烧得精光。
爷爷怕孙儿们爱慕人家的东西,凡事人力能办得到的,他和父亲都会努力去做。可山里条件有限,再大的满足也就是快过年时多打点糍粑;春天插秧之后在秧田里放点鱼种,好待秋天打谷子之前收获鱼。还特别跑到八十多里外的腊尔山买水鸭子养着下蛋。
说起糍粑,苗族人打糍粑很有意思。把糯米浸泡几天后,就淘干净,放到蒸桶里蒸,糯米蒸熟了就倒进粑框里打成糍粑。我们一族人就用我家那个有一米六七的粑框打,粑框是由一截整木做成的。爷爷是个木匠,把它削成长方体,再从正面掏成槽,槽估计有一尺深。打糍粑的时候就可以站成两排,一次可由五六个人一起打,打糍粑动作要协调,不然会打在对方的粑锤上。粑锤很长,估计有一米六七,中间小,两头大,打糍粑的时候是用砸的方式,等糯米全部砸烂,砸出粘性的时候,这一框糍粑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便是婶婶,嫂嫂们该干的了,那就是织糍粑。说到织糍粑我可乐意,我们总喜欢学大人们织糍粑,大人们也乐意我们掺和,耐心的教我们去做,我们通常也会全神贯注地学着,不过我们织得并不是很圆,椭圆的椭圆,扭扭怪怪的。粑框除了我家那个木做的还有用石头做的,不过石头做的比较小,打糍粑的时候一次只能两个人对打,如果糍粑多的话,会很慢的,于是我们一族人都是用我家那个长的。
每到打糍粑的时候,大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蒸糯米,打糍粑,织糍粑……我们小孩子或者玩,或者替大人去放牛,那些日子放牛的几乎都是小孩。记得有一年,是帮婶婶家打糍粑,我要了一个热的,回家就自作聪明地从碗柜里夹了两块腊肉,放在菜板上剁碎,包进糍粑就一路哼着歌去放牛。到了山上,我开始津津有味的吃着,没想到,刚吃完,我就醉着躺进了山上的小水沟里,全身绵软无力,眼睛怎么也无法睁开。我在那小水沟里一直躺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勉强赶着牛回家,从此再也不敢拿糍粑包腊肉,那味道太腻人了,腻得像喝醉了酒的酒鬼。
爷爷是个勤劳能干的人,这不单单是干农活能干,他还是鲁班弟子,会修造房子。他一年忙到头,忙完家里的农活,又应人相请帮人修造房子。那个年代修造房子没有报酬,哪里像现在,一天至少都有两百多。听父亲说,当年爷爷还曾从家里挑粮食去帮那些不够饭吃的人家修造房子。他的一生造福了很多人,关于他施恩于人的,有人记得,也有人忘记。不过那些并不重要,即于施恩于人,他也从不图回报。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子孙却荫祖父积下的阴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很多好人,有很多人帮助他的孙儿们度过难关,所以说做人行善,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买的这种糍粑虽然包着很多的东西,却吃不出童年的味道,尽管童年里的糍粑只包着辣子,但那种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因为它充满了祖父对孙儿们的疼爱。我怀念童年的糍粑,更怀念祖父,祖父勤劳能干,慈悲为怀,助人为乐。
时代变迁,祖父传给父亲的鲁班尺早已尘封,住上楼房的人们早已忘记祖父替他们修造的木房子,可我们却荫着祖父积下的阴德和自己的奋斗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