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角落之七:茅桥

已有 354 次阅读2007-7-9 10:44 |个人分类:城市的角落

城市的角落之七:茅桥

  茅桥是一座桥。运河横穿老城区,将这座典型的江南之城海宁市一分为二,茅桥横跨运河之上。
  依照我童年的印象,我更愿意把茅桥视作一条街的标志。运河之水还算清洁,水萍翠绿,有主妇在石阶上淘米、洗衣。茅桥两岸,清一色是砖木结构的店铺,青砖黑瓦,麻石的街道,顺运河的走势井然有序地排了开去。菜摊、肉铺、鱼行、南货店、烟酒铺、饭馆、茶馆、水果行、炒货店、铁器行、卖花圈的祭品店,沿运河一直到排到轮船码头。运河内穿梭往来的轮船和各种机动船的马达声、汽笛声、小贩的叫卖声、鸡鸭的哀叫声、讨价还价的争吵声、茶馆里苏州女子软糯糯的评弹唱腔、酒菜的香、馄饨包子的香、糖炒栗子和盐炒花生的香、鸡屎鸭粪的臭、死鱼咸鲞的臭、腊肉咸腿的臭??乱七八糟的。拥挤的人、繁梭的船、惊恐待宰的家禽所发出的噪音,以及各种货物和食物混杂一起的气味,塞满人的耳朵和鼻孔,我喜欢这种乱哄哄的嘈杂声和气味……
  多年后,我从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回海宁省亲,当时就住在茅桥边的舅舅家里。虽然天天可以在茅桥附近溜达,可就是找不着儿时的感觉。繁多的店铺不见了,倒新建了一个大型的菜市场,估计拆了许多老屋。菜市场整洁而规范,外面的街头却冷冷清清。
  运河如故,只是水却更加浑黄。水萍是看不见了,让众多的制革厂和纺丝厂给消灭了,鸡鸭之毛和枯黄的菜叶、塑料瓶等杂物漂浮其上;近岸停船处,还有片片的柴油迹,桥头也不见了悠闲的垂钓者,若让故居离茅桥只有三百米远的小个子诗人徐志摩复活,再写一首《再别茅桥》,肯定是“无法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了。
  后来,舅舅一家搬到新的开发区。从舅舅的话里知道,考虑到交通便利和土地面积等因素,城市要向西发展,而地处东面这片的茅桥老城区如今是一偏僻的角落了。轮船码头也让飞速发展的公路替代了,运河里有的只是货船,估计,货船也长远不了了。
  茅桥还在,但茅桥的魂已在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中消没了,对、还是错,已经不重要了。运河之水向前流淌,茅桥在运河的夜色中逐渐模糊……
  与退休回海宁定居的母亲和父亲闲聊时得知,茅桥附近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故居“香巢”,已经开辟为“徐志摩”展览馆了。只是成了展览馆后,却非常冷清了,远没了作为证券交易处时的那份热闹,关心钞票的人永远比关心诗歌的人多。徐志摩展览馆和茅桥一样,成了城市的角落,新的市证券交易处成了这座城市大多数人生活或者发财梦的中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