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拾人生》第十六章 桑榆晚情(4)

热度 5已有 71 次阅读2018-6-16 07:35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桑榆晚情

                                        4

199110月,随报社去安徽九华山旅游采风,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小故事,佛教给我心灵上一个莫大的震撼。

1015,天高气爽,浮云流逝,在蓝湛湛的苍穹下,四周的群山显得低矮了。在九华山上,从不言信佛、甚至戏笑信佛者的我,从山下爬到山顶,见寺庙就进去观摩、欣赏佛教文化艺术。也戏看游人和同行者在地藏王以及其它泥塑佛像面前叩拜,抽签算卦,唯独我不动心。从心里说我是不信鬼神的。我总认为,宗教不能使人正常的生命价值,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进步走上正确轨道。然而,听了朋友对宗教的解读,抽了一个卦,一下子就把我引进宗教的迷幻里了。

张家港一位记者叫李洪波,三十多岁,身材瘦长、广额、隆鼻,目光炯炯有神;他天资聪慧,满腹经纶;为人很是忠厚,对我也很投缘,三步不离左右。他对我说:“老蒋,你年纪大,这山高路途险的,我得好好照顾照顾你哩!”

我笑笑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有你这个活菩萨保护,我什么也不怕啦!你看那位老太太,近八十高龄,还不遗余力地向山上爬,边上虽有人保护,她也不要人搀扶,何等坚强,我跟她比还是个小字辈哩!看她那架式,不登上天台峰,是誓不罢休的。”

“是的,我断定,她不登上天台峰,决不会回头的。”李洪波说。

“你能看出什么门道呢!”我问道。

李洪波回答说:“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呀!”

“虔诚的佛教徒?难道佛教就能给她这么大的力量和精神支柱?关键是身体好!”我不完全赞同地说。

李洪波深情地说:“老蒋,信仰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有的时候,身体再好,没有信仰作支撑,也是不能如愿的。”

我说:“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信仰不是都能支撑一切的,都是受某种利益驱驶。一旦失去利益支撑,什么都会荒芜,甚至半途而废。”说着,我回过头去,又仔细地望望艰难向山上爬的老太太,她的眼睛几乎要合成一条缝了;口里不断地喘着粗气,脸上堆满了皱纹,露出很高的颧骨;瘦削的耳朵上还垂着一对纯金的耳环;背有点驼,荒草般的头发,黑白参差地纷披在前额。一只手牢牢地拄着拐杖,一步不停地攀登。

看着这位老太太,我心中涌出阵阵激情。是呵!这宗教和政治不是一样吗!都是意识形态,信仰体系,都会产生同样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狂热的情绪以及无穷的精神力量。生命中如果没有了信仰,生活就会变得混乱而没有意义,人生也就看不到希望。你信仰什么!就会有什么利益作支撑,你就会在奋斗中得到某种满足。要想生命充实而有意义,首先要有一种全身心的虔诚,找到支撑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们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为解放全人类而英勇奋斗,也不是可以为之抛头颅,撒热血,出生入死么!

“是呀,这就是宗教能在民间盛行的重要方面。”李洪波说着又转个话题对我说:“老蒋,九华山所以引人入胜,除她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外(注5),她还有诗画般的大地风情,你存细看,九华群峰峭拔清秀,雨后芙蓉;松涛、竹韵、鸟鸣,伴流水风声,似民乐古琴徐徐动人;岭云,云光,山幽水静,缥缈空濛。据统计,九华山松云泉石之间,留下唐宋以来三百多位文人墨客的足迹,五百多首赞美诗文。”

李洪波还介绍说:“九华山,是唐朝永微年间,新罗国(朝鲜古国)有位皇亲弟子,名叫金乔觉,这个人生性善良仁厚,襟怀坦白,意志坚韧,智慧超人。他二十岁出家,为广传佛法,虔诚修行。他来到中国,上了九华山,把九华山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以后便大规模兴建庙宇,兴盛时佛寺达三百多座,僧尼四千多人。香火之旺,甲于天下,被誉为‘山城佛国’。”

“真是一座魅力无穷的神山宝地!”我附和着。

李洪波又接着说:“到了九华山,人们在仙城里梦幻般畅游,它的清幽空幻,它的香火钟声,一派佛国情调,会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

“宗教的内涵实在令人难以捉摸透彻?”我感叹地说。

“是的,宗教精神,博大精深。过去,我们思想受左的路线影响,认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这是马克思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释意值得探讨,如把它释成:“宗教是人民自己的镇静剂”就符合实际了。说宗教是侵蚀人们灵魂的,执政当局当然就害怕。结果,表面上宣传宗教信仰自由,实际上是不公开控制宗教人员,把他们登记在册,还搞殊连政策。强迫跟你走一条道,造成不少同道不同心,同床异梦。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尤其突出,用“破四旧,立四新”的号召,调动青年人的狂热,进行洗劫,付出的代价十分沉痛,影响了几代人。现在来看,宗教是否是迷信的?不能只看表面东西。就说中国的佛教,可以这样说:佛教的经典,不是显示佛的权威与能干,而是完全彻底地解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对宇宙、人生、死亡能得到合理的解答。也就是说,它为开拓和维护人类的高贵内质,协调了人与宇宙的和谐关系,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天地。将宗教等同于迷信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宗教的无知。”李洪波滔滔不绝说着。

是的,是的!文化大革命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比拟的,“听人说,马克思对宗教的“鸦片”论并无褒贬之意,是列宁在解释时加上了“麻醉”两个字。就成了“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宗教就被视为毒品了,造成我们执政后一度对宗教政策的偏差。我还有一段受害经历呢!(详见39页注4)我接过他的话荐说。

这时,李洪波不假思索道:“宗教,基本上是发自社会下层,它是亿万人民心坎中涌现出的激情,由于宗教涉及面广,人员众多,有人就怕老百姓不听话,变了天,所以,就来个殊连政策,扩大专政对象,你的经历对比那些受到从严格管制的人来说,不值得一提。我可以这样说,在变幻莫则的大自然威力下,在冷酷无情的帝王与政府压迫下,当人们无力相抗,就视一切为超自然的安排。或者可以这样说,只要人类尚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要这个世界还不完美,还存在种种苦难,种种缺陷,那么,宗教便与人生密不可分,宗教信仰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是的,我赞同地说:“当无神论和科学不能克服人民大众对死亡的恐惧时,人们无力摆脱种种苦难时,宗教就起作用了,尽管是虚幻意识,在大众的心中还是认可的,佛教教人们为善,死后能上天堂,下界重新做人,而西方宗教教人为善,死后进天堂享福。”这是人们期望的核心,是诱人的。

李洪波指出:“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兴盛佛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传到中国比较早,又有伟人相助。”   

“伟人相助?哪一个伟人?”我问。

其中孙中山就曾说过:“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就连英国哲学家罗素福也说:“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赞成是佛教。”李洪波介绍说。

“有这样的评价!”我惊许道。

“是呀,宗教对人确实具有精神补偿作用,可以这样说,宗教对悲观的人具有安抚、慰藉能力;对为非作歹的人,有吓阻、警示效力;对纯洁善良的人,有鼓励与嘉勉的作用。”

对对!我点头示意,“不过,我心里还是很纳闷的,来到九华山,所有殿堂、庙、庵都设有抽签、卜卦。据我所知,佛教是不提倡抽签、算命的。命运完全依赖于对佛祖的忠实程度以及修炼、善行的结果。难道地藏王普渡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蹬普提”的誓言。也要用变通的手段,向迷途知返的众生们,向虔诚的信徒们收取贿赂?方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李洪波介绍说:“这是适应一少部分信徒的心理企求吧!他们来到寺庙,内心或多或少有解不开的疙瘩、郁闷和愿望。如果抽个签,听到、看到、拿到适合自己内心的企求,就得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了。”

李洪波还说:人的精神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佛教对精神的反射作用,能产生巨大力量,对它的重视的程度,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早的,宗教可以说就是精神领悟。巴甫洛夫在18世纪末才提出条件反射学说,得到人们认可,而佛教比他早一千多年。你看,每个庙门口都塑着一尊佛陀,真人叫布袋和尚,他肚大腰圆,满脸笑容,人称哈哈佛。

当善男信女们来到寺院,这就是人们常说,无事不登陆三宝殿,来了,就是想讨个吉利,解解忧伤,第一眼望见笑容可掬的哈哈佛,笑的力量反射到内心,心里的事,愁也好,气也好,恨也罢,便被哈哈佛的音容笑貌,冲去了许多,心里开朗了许多。

哈哈佛肚大腰圆,宽广无量,从不愁眉苦脸,启示人们,愁,损害健康,容易生病;只有笑才有益,一笑解千愁,笑,就能把不开心的事忘了、淡化了;笑,有助于身心健康;笑,就能心宽体胖;笑,就理解了别人,就不会不斤斤计较,也就没有伤心事了。所以,有人在佛陀边上写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 容世上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 笑天下可笑之人

“看来,佛教界是很懂得心理学的反射原理。”我说。

“是呀!懂点佛学,对修身养性还是有帮助的。”李洪波不假思索地说。

“回去后,要是有空还真的要找点书看看呢!”我说道。

“看佛教书,也有个观点和方法问题呢!”李洪波带点神秘地语气说道。

“你叫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我没看过、研究过佛经,没有这方面知识!今天听你一说,只能涌动一下心潮。我认为佛教只是个人修心养性,没有治国方略!老年人信佛,益处大于青年。”我附和着说。

“也不尽然,那,我问你,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来,历代的统治者,都以孔子思想,即孔孟之道来教育人民,那么,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内容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我答到。

李洪波说:“仁义道德,佛教也有呀!”

我用怀疑、不解的眼神向四周望望,然后转向他说:“佛教怎么会与儒家思想混在一块。”它哪有仁、义、礼、智、信?

可佛教有“五戒”。李洪波说。

哪“五戒”?我问。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

“这是佛家守则、纪律,怎么能与儒家思想混为一谈呢?”

李洪波解释道:你看这“仁与不杀生;义与不偷盗;礼与不邪淫;智与不饮酒;信与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我笑笑说:“有意思!佛教只是中国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和儒学总是有矛盾的,佛教的糟粕比较多!佛教推崇四大皆空,修炼成正果的超自然的神灵,对于统治阶级并无可取之处,推行个人道德修炼,全然不顾天下事,一心苦读鬼神经。只是以人为善为宗旨而让人崇奉。历史上有少林寺十八棍棒救唐王的故事,故事片《少林寺》反映此事。增加一点政治色彩,也只是个以德报恩的偶然事件。”

李洪波点点头,没有言语。

我看佛教,值得改革的地方还不少,现在佛教“分散而无合力,佛祖释迦牟尼,法力无边,也只占个名义;下面是散兵游勇,罗汉千百,菩萨无数,各行其道;权不协兴,经不助政;和尚田野不辟,米粟不收,不劳而获,靠救助、化缘渡日;入门出家,断尘绝衍;就是经文,也是凡语,深不可测,与普通老百姓文化知识脱离。所以普通信徒也只有烧烧香,期求一下,给点施舍,大众则见庙不亲,望佛兴叹!”

正说间,我们来到山脚下一个叫无量寺的庙堂里,只见庙堂中央坐着一个光头、细眼、面容慈祥的金身佛像,安祥恬静地坐在那里。贡台上,果品满碟,香烟缭绕,旺盛的香火给人感觉他真有什么佛法无边了。

红墙在夕阳中正璀璨地发挥着本身的美丽,殿角的铃声在微微的山风中发出轻轻的幽雅声,晚褥的钟声也在响着。

望着正在复兴的,香烟燎绕的寺院,回目中国的历史,任何朝代,不管是兴、是衰,民间社会很大一部份,就是靠宗教调节精神,普及善良的。我们共产党人不信鬼神,但人类生存的精神法则似乎一刻也离不开它。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砸了寺庙,赶走了和尚。但人心无法割裂,宗教人心所向,无法隔绝。哪个地方一有风吹草动,说有神、仙、鬼显灵,就能掀起不小的风浪。当然,有的人利用群众的精神弱点,把宗教与迷信混淆,骗钱骗财,兴风作浪,给宗教摸黑。是不应该的,要用事实说话,揭穿伪装,教育人民群众。

“老蒋,你抽一卦吧!”几个同行的人催促说。

“我们都抽了,就剩下你一个人啦!”报社编辑君也劝我说。

“来到九华山,就信一回佛,有什么要紧的?”同行们毫不顾忌的劝着。

在夕阳余辉照耀中,在同事们一再鼓动下,尘心涌动了。

在无量佛处,我问一位尼姑:“这无量佛的意思,是代表智慧无量,博大精深么?”

尼姑瞅瞅我,微微点点头,没有说话。

“可否只抽签,不跪拜?”我试探地问一声。

尼姑听我提出的要求,不合教义、众行规,心中也不太乐意起来,板着脸说:“叩头跪拜,乃体现施主之诚心,心诚则灵。要想真正拥有、得到,首先必须在心灵上拥有,既以抽签,何虑跪拜?”

听了这位尼姑的话,我心里有些犯难,我是唯物主义者,再向一尊泥塑菩萨求拜,讨吉利,卜祸福,心中确实有说不出的拘谨。从形式上看,我是在信佛、求佛了,内心却很不诚意,这不是骗了无量佛么?无量佛真的是那么灵验,知道了,且不要怪罪于我,假若发难于我?那该如何是好!

慑于众人推举,一时也没有了主张。二大爷滚坡——随大流。(注6

在无量佛坐像前,学着前面人的动作,双手合掌,然后,跪在一个圆圆的厚厚的蒲团上面,双手手心向上,与肩同宽,头与手同时低落,像模像样地叩了三个头,心中正琢磨想说点什么,祈求菩萨有个针对性。

这位尼姑好像不在乎这个,手捧着签筒摇动着,几十根竹签发出呱啦!呱啦啦……的响声,口中念念有词,并示意我抽一根就可以了。

筒内有用竹子削成的许多竹片,每根竹片上按《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而成,三个爻组成一卦,共八个,称为八卦。《周礼》叫“经卦”,“经卦”在《周礼》上是六个爻组成的,共六十四卦”。是否还有无量佛自创卜言,就不太清楚了。

我抬头望着签筒,瞄一下尼姑,这位尼姑年纪并不大,约有三十多岁,只见她一张中突而椭圆的脸,鼻梁齐匀高整,是近代妇女中少见的典型。而令人惊叹的是她那脸上又白又蜡黄的肌肤,像月光一样使人感到一股冷意。一双明媚的眼睛眯成一条像月牙似的弯弯细缝,仿佛能透视人的灵魂,口中念念有词。

望着她,我心中惋惜地思考着,这些人早早出家当尼姑,皈依了佛门,在清规戒律中忍受清寒、痛苦和寂寞,难道她寻求的,就是这个归宿?还是在虔诚的祈求中,留住某些朦胧的微光。

尼姑念的什么经文?我一个字也没听见,估计是为我能抽个好签而向无量佛祈祷吧!看着一筒子卜卦竹签一齐晃动,我伸手就将刚要跳出的一根拽了出来,递给她。

尼姑接过竹签,按编码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小纸条,纸上有四句经文,她用眼一瞄,脸上露出浅浅的柔柔的微笑,然后,温和而关切地赞美道:“阿弥陀佛,施主抽的是中、上签!”。要得真解,请问玄静师太吧!

我一愣,怎么不替我谢谢无量佛仙尊!而是向阿弥陀佛致意呢?难道无量佛是打着阿弥陀佛的招牌?

未等我接到手,就被同行们抢在手上了,先睹为快。

小时候,八岁那年,曾有一只小黄雀为我抽签、算命,妈妈信以为真;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是第二次,是在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跪拜在泥塑佛像脚下抽签、算命,也算是踏进佛门、深入其境了。信也好,不信也好,半信半疑也罢,签上四句话把前半生沉浮、遭受的曲折、磨难,又渐复苏的心境,清清楚楚地表白出来了,真不可思议,这是为什么?越想越觉得有一股神灵在殿堂内盘旋,在心中回荡。是地藏王的光照,还是无量佛显灵,一时也茫然起来,两眼直勾勾地发愣。我的心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体内冲激,惶惑、惊喜。

否极从今喜泰来,

龙泉磨拂旧尘埃,

    莫言守旧无他望,

闭户深居也获财。

四句义真贴切言辞,把我对佛教的认识,人称唯心主义,迷信学说,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一次对佛教有了新的认识和启蒙。

“抑制情绪而善于容忍的人是应该获得善报的……”《古兰经》。真令人“信佛”。

玄静师太解释说:“本卦乃无量佛卜言,核心是否极泰来,否极泰来是《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否”,“泰”卦名,天地交(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就失利。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否”转化为“泰”,“泰”转化为“否”。老百姓有句俗语,“三十年河东,三直年河西。”就像阴阳八卦图示,人与自然都在不断地变换中,阳转为阴,阴转为阳。所以,人们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至于“龙泉”,乃剑名,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见《晋书·张华传》。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诗中说:“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施主已经从曲折、磨难中解脱出来了,如同尘拂将意志磨锋。从今以后,从政、习文,定能意气风发,披荆斩棘,与时俱进,前程似锦了。                                                                                                                                                                                                                                                                                                                           

听玄静师太情真意切的解释,兴奋愉快的心情像海浪一样汹涌激荡。然而,再一想,都五十多岁的人,来的太迟了。

玄静师太实在有超人智慧,她见我瞬间神情变化,从兴奋到眉头紧锁,已经知道我是为此签意与我的年纪不相匹配而矛盾着,马上接下去说:“施主可曾读过‘师旷论学’的故事?”

我望着玄静师太,不解地摇摇头说:“请师太指点。”

玄静师太道:师旷论学,是刘向《说苑·建本》中的劝学篇:晋平公问师旷(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8)平公曰:“安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光明的前程,不能仅指政治地位的高底,职位的变迁,它应永远属于不断奋斗、学习,获得智慧的人,因为它没有年龄的界定。老而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点燃蜡烛照亮,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了。师主比起晋平公小得多了,奋发必有成。

我点点头说:“谢谢师太的指点、鼓励!”

有的人把我坐在家里写点小文章,拿点稿费,称之“闭户深居也获财。”显然是浅见,不能苟同。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