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陕北之行

热度 4已有 143 次阅读2014-10-29 10:00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省政府, 两口子, 大将军, 建设者, 吴旗县

今年国庆期间,因女儿出嫁,我去了趟陕北。女儿的婆家是陕北绥德县人,因女婿是家里的长子长孙,要求婚礼在陕北办。我和自家的亲友在国庆的前两天就赶到了绥德县城,有机会四处走一走,看一看。

在我的印象中,陕北就是一个穷地方,除了光秃秃的山坡还是山坡。因为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在陕北的吴旗县工作过,从省政府下放到吴旗县,父亲受了不少苦。小时候经常翻看父亲从吴旗带回家的照片,那地方除了物质贫乏,还有自然灾害,碰到下雨,就山洪暴发,人们只有躲在房顶和树上,牲畜只能被雨水淹死了。但我走进山城绥德,情景完全不一样了。

绥德县城虽然四面环山,但依山傍势而建的高楼大厦高耸林立,商场、酒店分立于山城的各条大街。亲家带着我和亲友们沿着大理河岸上的柏油马路,从东街转到西街,从北街转到南街,要过两次大理河桥,我们游览南北相望的公子扶苏墓和大将军蒙恬墓,从公子扶苏墓顶部俯瞰绥德县城,横跨大理河上的两座桥,把整个县城连成一个整体,不能不佩服建设者的匠心独运。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绥德的结婚习俗。在孩子结婚的先一天晚上,亲家两口子来到了我所住的宾馆,给我讲述了婚礼的细节。第一,就是女儿馍和娘家要准备的东西。由于咸阳距离绥德较远,亲家都给我准备好了。一对带喜字的红搪瓷脸盆,里边放了台灯、镜子、毛巾、香皂盒和给女婿的换脚鞋,两个一模一样盛有馍的两个金属小锅,盛在纸箱里用小米面做的年糕。那年糕足足有十斤重,亲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带回家。可回家时,我费了很大的劲,在大弟弟和外甥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提到家里,放进冰箱,第二天准备按照亲家的吩咐进行再加工时,那年糕全部坏掉了,成了青霉菌的美餐。第二,就是缠钱。娶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后,新郎官进入到新娘停留的房间,男方来娶亲的女客给新娘腰间绑一条红裤带,女方父母和男方来娶亲的女客同时给红裤带上钱,一定要一圈圈,的越多越好。第三就是拉鱼。一开始,我无法听懂拉鱼是什么意思,但在亲家的再三解释下,我终于明白了拉鱼是怎么一回事。就是娶亲时,男方用麦面做一大一小两个面鱼,大的有一尺五寸长,小的有半寸长,女方的母亲和男方来娶亲的女客同时用红绳子把两个鱼绑在一起,同时还要给上面绑钱。第三,就是婚礼上的改口费,亲家说他们将拿一万元。我简直懵了,因为在我的老家,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女方是不拿一分钱的,就是碰到男方耍闹时,女方统统用手绢应付。凡是女儿出嫁,做母亲的都要准备一包袱花手绢。但根据这几年各地的不同习俗,我只准备了一点改口费,但数目也不是很多,结婚吗,就是个意思,谁带那么多钱干嘛。我好长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弟弟和妹妹很委婉地告诉亲家,我们老家嫁女儿的当天是不花钱的,建议亲家将那些花钱的细节去掉,但亲家很为难,说那是他们的风俗,必须遵守,否则就不吉利。无赖,我只能将自己带的改口费几千块钱分成三份,每一份取一个吉祥数字,并告诉亲家,我不会和他们拿一样多,因为按照我们老家的传统,儿女结婚当天,男方应该是主角,女方不能占了人家的风头。亲家同意了我的说法,我也只能那样做了。

还有,就是绥德的伙食。我和自己的亲友是在女儿婚礼的前两天赶到绥德的。从我到的那天开始,亲家就天天用羊肉饸招待我们。婚宴上,每上一道菜,都是纯肉,大块的羊肉,大块的牛肉,还有大块的红烧猪肉。对我这个对肉食难以消化的人来说,实在是很不对胃口。到了十月一日下午,我只好提前告诉亲家,别再准备肉食了,烧点小米稀饭,炒点洋芋菜就行了。可亲家十分的热情,将大家领到一个专做陕北小吃的饭馆,除了小米稀饭、洋芋菜外,还有洋芋**,洋芋疙瘩,小米凉粉等,真是美味可口,妙不可言。

说实在的,陕北一行,使我感慨万千。一是感慨陕北人在城市建设上比我们内地人要高明,他们能利用不同的地势建设自己所需要的高楼大厦,使可耕土地得到有效保护。二是陕北人的热情,他们对宾客百分之百的盛情招待。三是感慨富裕起来的陕北人太浪费,不应依靠孩子的婚事进行互相攀比,浪费钱财。四是感慨地域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有时会给人带来无法避免的尴尬。希望与我一样要面临女儿婚事的人们,一定要了解自己亲家所处地域的风俗,避免因地域和风俗的不同而伤了两亲家的和气。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yingheweng 2014-10-30 12:47
欣赏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