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诺贝尔领奖台之路是漫长艰辛的——大约40年的时间,我讲述一个又一个个体的故事,复述一个又一个我听到的声音。这期间,我并不是时刻都沿着这条路前行,很多时候我被人类的本性震慑甚至吓傻了
如今谈起当代中文诗歌,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而当年所谓的朦胧诗人现在大部分都已罕有新作或停止写作,而杨炼作为当年叱咤诗坛的朦胧诗群的一员老将,始终没有中断 ...
2015年末,传来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最新长篇《极花》即将出版的消息。在已跟读者见面的《极花》后记中,贾平凹详细透露了《极花》又是一个关于农村的故事。贾平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一直在写农村。
“我在凉山,搞调查。新年好!”这是2016年元旦,作家阿来给记者回复的一条新年祝贺短信。选择远行、实地考察,已经是阿来近些年来独特的过节方式。阿来不是“书斋里的作家”
7日下午,知名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新书《余秋雨散文》在图书订货会上举办了首发式。余秋雨介绍,这本书集中收录了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虽然只有两百多页,但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里边有我对中国文学史的一些见解,也 ...
所谓万事开头难,编剧做的事儿是一个漫长浩大工程的起始,就是从无到有,你得生生地想出这么一个故事,并且还得生动有趣吸引人。但这些,也只能保证你顺利完成任务,并不能决定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受访者简介:阿乙,原名艾国柱,作家。1976年出生于江西瑞昌,毕业于警校。做过警察、体育编辑、文学编辑。曾任《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铁葫芦图书公司文学主编。
“经典名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一代代读书人的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读名著就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这非常重要。”近日,著名作家、学者周国平在北京参加《琥珀经典文丛》首发式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媒体专线从即日起推出“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间”大型多媒体系列报道专栏,就一年来文艺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社会关 注热点,独家专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 ...
1955年出生的翟永明却实实在在地当过插队知青,26岁时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其抒情组诗《女人》曾在八十年代引起过极大轰动。在数十年的诗歌写作中,翟永明一直保持着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世 ...
蒙古族、草原、胡马、原乡,这些词汇荡漾出的意境是席慕蓉泪腺的开关,只要稍一碰触,优雅端然的席慕蓉就会哽咽、流泪,她为此请记者原谅她的“失态”,“我这几年其实已经好了许多,可以控制自己,我和内心里的那个 ...
她说她的诗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不是来做老师的。写诗就是遇到了触动,“诗来找我了,我必须拿笔写出来”。如果有了使命感或目的性,诗就走了。
朱大可认为大众文化其实是一盘好菜,以前不吃是因为它太贱了,现在是年轻一代要求文化产品解决他们的焦虑,所以《花千骨》、《煎饼侠》和于丹更受欢迎。文化批评在认知上要调整的一个转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虽然身兼种种耀眼的头衔,作家张抗抗却说自己是一个被逼上梁山的维权者。9月16日至17日,中国作协作家维权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作为作家圈里的“资深维权者” ...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