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过家家

热度 8已有 607 次阅读2012-10-23 20:54 |系统分类:短篇小说| 过家家

        村外空旷的晒谷场上有好几垛新摞成的稻草堆。稻草堆散放着稻草秋熟的香味。
       时是中秋,忙碌中仍然有汗水相伴。汉爷与芽婶在谷场的一角收完晒好的稻谷,坐在稻草上,有意无意地开着玩笑,忽儿又彼此沉默。支着大耳朵眉毛较淡的汉爷圆着眼瞅略有风韵的芽婶时,被芽婶斜视到了,于是芽婶浅笑着把头低向膝盖间,汉爷就用毛巾在剪得极短的可见青头皮的头上抹拉两下。
       风从收割过的稻茬上拂了过来,把身上的汗珠一点一滴地全收了去。
       有一缕夜色淡淡地拢来。谷场四周看不到人影来去。
       谷场边沿有虫子在叽哩叽哩缓缓地叫着,不似夏夜那般叫得热燥急促,却如冷风中的雏鸡瑟瑟着毛儿发出颤颤地叫。
       谷场附近有一水塘,塘里有菱角,两个八、九岁的小仔子偷摘了菱角后顺势来到谷场上玩耍。
       俩小仔在谷场一角轻悄悄地吃光了手中的菱角,忽地兴起要玩“躲猫猫”。
       两人在草堆间轻手轻脚地彼此躲闪寻觅。其中一个小仔看见一个稻草堆在颤动。他想小伙伴一定猫在那草堆后面。便蹑手蹑脚地过去。
       却见村里的穿着衣服的汉爷正把穿着衣服的芽婶抵靠在稻草堆上,脸贴脸地左右晃动着。
       突然汉爷的屁股往芽婶身上狠撞了几下,嘴里连说:“拱死你!拱死你!”芽婶露出雪白的门牙哈哈而笑。
       小仔心想大人们也玩“过家家”游戏啊?原来大人们的“过家家”与小家伙们玩“过家家”是不一样的哩。
       那时实在没什么新鲜游戏可玩。小家伙们玩“过家家”,其实也是模仿生活中大人们的情形。在树林里或野外,找来几块砖头,搭成一个小小锅灶;再找来几片树叶、蚌壳、几根树枝、几棵青草、野菜,几小捧细沙或尘土;树叶、蚌壳当碗碟用来盛放青草野菜与沙土(青草野菜为下饭的菜、沙土假作米饭),树枝当成筷子。然后一两个或三、四个小伙伴拿着木棍当作劳动工具于不远处“铲地松土”干活去。小伙伴中必需要有一位小丫。小丫一边怀抱着“婴儿”(用一束稻草捆扎而成),一边在那小小土锅灶里假作生火做饭。隔一会儿,小丫起身,仍抱着“婴儿”立在田头脆脆地发一声喊:“喂!吃饭啦!”,干活的小伴们就欢天喜地颠着小屁屁过来。然后各自端起早已摆放好的“碗”装模作样地往嘴里扒拉着“饭”,用筷子夹着“菜”吃,还连声说:“嗯,香!好吃!”小丫就一旁甜甜地笑。有机灵的小伴放下“碗筷”,接过小丫怀里的“婴儿”,说:“来!我抱抱!你吃饭去吧!”众伴们就都嘻嘻哈哈地笑,小丫就咯咯地笑。
      想必汉爷芽婶们小时候也这么玩过。
      若是两个人玩“过家家”,胆儿大的会冲上去搂抱小丫一下,但不敢亲脸,因为那样的话,小丫会生气,会推搡而骂,搞不好,下次请她来玩,她就会不参加了,若说与其它小伴们听,小伴们都会来嘲笑责备这个胆大妄为的小仔子。
       但,眼前的汉爷与芽婶却搂抱得这么紧密亲亲热热地贴着脸儿。就因为他们是“大人”?这是“大人”们的玩意儿吧。
       做“大人”真好!“大人”们的玩法不一样!
       忘情的芽婶猛然间好像发现了小仔,本已晕红着的脸似乎更红了,身子停止了扭动,并用眼神示意汉爷。当汉爷放开芽婶惊转身时,小仔早已跑得无踪影。
      小仔跑出去时,见着了正探头探脑在张望的小伴,他嘘着嘴摇着小手跑过去拉着小伴躲在一个大草垛后面。
       很快,汉爷走了出来,先自离开了谷场,背着谷粒子若无其事地向村里走去。隔了一会儿,芽婶走了出来,在那水塘边用双手兜着水往脸上一个劲地泼着。
      小仔把自己的新奇发现在小伴们间发布开来。说,做大人就是不一样!瞧那个小丫,捏捏她的手,她还直回缩。有什么呀,汉爷芽婶都玩得似真的一样呢。那才叫“过家家”!这一说,在小伴间引发了一场广泛的想象与期盼。想象搂抱小丫丫的情景,看她红晕起来的脸蛋;期盼长大后玩一场真正的“过家家”。
       小仔子的“发现”很快吹到了大人们的耳朵里。大人们比小仔们精明深刻,他们在这一“发现”里发现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来。
       而意义多半抛向芽婶。都有男人的人了,也不怕人家笑话。

       汉爷50岁左右。芽婶40岁左右。
       汉爷光棍一身,中等偏上身材,皮肤黝黑,腮帮子有些儿肥。是早年从外地逃荒过来并安下身子的。
       芽婶有男人有二个小孩。芽婶不管穿什么衣,看上去总有一种女人味在周身散发。
       经大人们渲染加工,汉爷、芽婶在小仔们的眼里成了“坏人”。
      那个发布“发现”的小仔似懂非懂,大人们原来是不能玩“过家家”的呀。
      有人不屑有人愤怒有人讥笑有人不满甚至有人嫉妒。独芽婶的男人似乎充耳不闻。
      于是,有人说芽婶的男人甘当乌龟,现在岁数大了没脾气了强不过芽婶了。有人说还不是因为汉爷的积蓄全贴光了?
       也有人纳闷,一年当中芽婶男人常借酒而疯,把芽婶打骂得哭天喊地。后来,生性较活泼的芽婶不再哭喊,每当遭男人打骂羞辱时,只是偷偷地在屋后或田地里流泪。
      为何单单在这一“发现”上,芽婶男人却如此大度没有丝毫的发作?
      芽婶男人曾坐过三年牢。在这三年内,芽婶夜夜栓好门栓顶紧门杠。当时在世的婆婆到处夸芽婶。芽婶男人如今回来好几年了,芽婶怎么突然玩起了“过家家”?还玩得这么“火”?

       汉爷有一块水田与芽婶家的水田仅隔一条30厘米左右宽的田埂。
       有人看见汉爷曾越过田埂去帮正在劳作的芽婶的忙。那时乡亲间东家西家相互帮个忙是常有的事。人们也没多在意更没入心。
       芽婶男人喝了酒后,对田中的事多半不闻不问。小麦收割在晒谷场上,未及时打下来,经雨一淋,太阳出来一烘,发出霉哄哄的味儿,看上去有的麦粒都快发芽了。芽婶和两个孩子一边掉着泪儿,一边铺开小麦秆翻晒。
       汉爷来了。赤着膊露出结实肌肉的汉爷与芽婶各举着打麦粒打油菜籽用的竹制连杆一进一退地嘭嘭敲打着小麦。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一家子。麦粒打下来晒过太阳后,傍晚,汉爷又来了,驮着一包包麦粒往芽婶家送,青布衫上汗了一大片。
       汉爷很热情,村里常有人喊他帮忙。他多半不会拒绝。事后,在人家喝几杯老酒。
       汉爷脾气耿直爱出热,常在村头为村里的一些事发发“公平”的话语。人们有些儿惧他多半喜欢他。也有个别人生气了嘲弄他“光棍”一身。汉爷对此并不在意。
       但小仔子的那一个“发现”对汉爷却是一记闷棍。汉爷从此不在替任何一家忙事了。平时爱开玩笑的汉爷突然就变得沉默起来。常常醉意朦胧,没事时独自守在家里也不窜门。
      芽婶也越发地沉默起来。总是低着眼皮不停地干着活儿。实在没事可做,她就去割草捡柴禾或翻出衣裳缝补。
      那个小仔每每见到汉爷昏黄的眼神,心里不免有一种说不清的慌乱。
      而芽婶无意经过他面前时,似乎在看他又好似根本没有看他。芽婶分明的眼纹与干枯的嘴唇就有一层叹息。
      几年后,汉爷死了。好像是晚上死的。第二天上午有人去他家借用农具发现他不在家,寻到屋后,在不远处的一个荒草水洼里,汉爷一头插在泥水里,用力把他拉上来,泥水裹着一股浓重的酒味。
      芽婶在出殡人走出很远后,撩起腰间的围裙抹向眼角。
      每年的清明,汉爷的坟头总有一块馒头。
      汉爷的坟就在他自家水田的一角隆起的土块上。这土块是汉爷自己用铁锹一锹一锹垒起来的。他曾跟村里人说,他没有山地可栖,死后就请大伙儿把他安放在这儿。

      芽婶有“坏人”变成“好人”是由于一天她从一口敞口的水粪窖里提出一个落下去的小毛孩,当时小毛孩连呛了几口水粪,哇哇大叫,芽婶正好经过。而这小毛孩家的母亲在村子里是个不好惹的角儿,曾无端地指骂过芽婶。
      芽婶的男人离开人世后,村里有了传言,说汉爷并没有把自己的积蓄给了芽婶家,汉爷是吃光用光。芽婶很倔强,她连汉爷一条毛巾都不愿要的。芽婶的男人在坐牢前因参与“武斗”对某姑娘趁机揩油而被人暗里踢中了下体,坏了“雄风”。也有人说她男人由于家里揭不开锅,饥饿难耐,是在偷公家的粮食时被保安踢坏了男根。还有个别人说是在牢里被打成那样的。总之,结果是男人再也不能雄起了。
      于是村人齐刷刷地同情起芽婶来。
      但芽婶枯燥的头发佝偻着的身形依然不多言语。
      忽一日,上头下了文件,说要村民们把水田中央的几座坟头尽快迁走。这一片田地就要开发建厂啦。
      水田中央的几座坟头中除了汉爷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位老人。坟头四周长了树也长满了草。
      不几日就有挖土机推土机开进水田里。
      芽婶颤微微地瘪着嘴对子女说,她老了后,该把她放哪儿呀?
      子女说,各家找安放的地!要不就花大价钱放在指定的墓地里。
那、那、一个村子里去世的人还能在一齐吗?
      再也不能了!但听说外省有个地方专门辟出一块地把同村去世的人安放在一处哩。
    哎呀,娘!别想那么多了!人死了还管得了以后的事?!
                                        2012.9.01
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董安君 2012-10-26 15:26
美丽又凄凉的故事。好文笔!
回复 人自然 2012-10-29 19:51
董安君: 美丽又凄凉的故事。好文笔!
多谢夸奖。还请董老师不惜斧正指拨一二!
深谢中!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