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恩爱话七夕

热度 9已有 211 次阅读2014-7-31 15:43 |个人分类:心灵窗口(散文)|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七夕

 

 

                夫妻恩爱话七夕

 

 

 

                   

 

 

       在我国古代专属于女性的节日有两个,一个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还有一个就是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一年中有两个节日与女性有关已实属不易,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古代并不是对女性不重视,而是很注重能够女性的心理感受的,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女性的尊重。

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夫妻相会的日子,人们俗称这一天为“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初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浩浩汤汤的银河横贯南北,在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似深爱中期盼的眼神儿,又像深情的遥祝,更透露着真情的思念,让每一位抬头观望的人无不为之动情,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私语。
   
正处于怀春年龄的女孩们,心中充满无限的幻想,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期盼与时节相容,幻想与现实碰撞,让美好的愿望在心中荡漾。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所以有别称为“女儿节”。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最早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与后来演变出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没有太大的关系。到汉代,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古时称元旦),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她与《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组成我国四大爱情传说,在历代人们群众中流传甚广,长久不衰,直到今日人们仍被津津乐道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歹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他坐在树下想起嫂子的话暗自伤心,不知道怎样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条被贬下界,摔坏了腿,无法动弹。并告诉牛郎他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艰辛,每天早晨便四处采集花上的露水为老牛洗伤,悉心地照料一个月,直至病好,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牛郎虽然赶着十头牛回到了家,但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欲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只给了那头老牛相随。从此牛郎与老牛相伴,艰难度日。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为牛郎和织女牵线,二人互生情意,结为夫妻。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玉皇大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在七夕节有妇女们在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有的地方,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个“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那个“七姐会”的制作精巧,便会夺冠。今天,这类活动在很多地区已被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有的地区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但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所以有人称这一天是“中国情人节”。但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

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520,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小的时候,每年的七月初七都会下雨,奶奶说是织女哭了,流出的眼泪。我瞪着一双忽闪的大眼看着奶奶,因少小不经事自是满脸的疑惑。奶奶则是脸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讲起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织女私自下凡的事终于被王母娘娘发现,便派人到人间来捉拿织女。牛郎知道后便在后面紧紧的追赶,由于他追妻心切,竟然将老牛的嘱咐忘到了九霄云外,没有穿上用老牛皮做的水衩。眼看着牛郎就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从头上拔出簪子,在牛郎前面划了一条线,霎时间波浪滔天,水流湍急,在牛郎面前出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大河。这便是天上银河形成的原因。牛郎顾不得危险,便下河泅水,可一个大浪就把他又掀到了岸上,牛郎反复多次也无济于事,最后累昏在河边。当他醒过来看着眼前的大河,无计可施,便踉踉跄跄的回家,看到家里的水衩,想起了老牛的嘱咐。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用它的皮做一副皮衩,当遇到有人将织女抢走的时候一定要穿着皮衩去追,而且反复叮咛一定要记住。此时他才真正明白老牛说的话有多么的重要,他真是后悔不已,赶紧去拿皮衩,因机会已过,皮衩冒了一股清烟变作了一堆垃圾。可他又舍不得娇妻,便抱着他的娇儿每天到大河边呼唤织女的名字,大骂王母娘娘铁石心肠,没有半点人情。王母娘娘在天庭听到牛郎连日来不绝的骂声,又看到成天哭哭啼啼的织女,心头泛酸。母爱之心发现,觉得他们是真心相爱,心中慢慢地产生愧意,生出一丝怜悯,觉得应该成全这对恩爱的夫妻,便让狐狸童子去传话,告诉牛郎,织女可以跟他一起生活,但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初七必须回天上和娘家人相聚。狐狸童子是个小人,对织女倾慕,曾大着胆子向织女求爱,没想到遭到织女的断然拒绝,故而怀恨在心。在他下凡见到牛郎后,便将王母娘娘的意思颠倒过来,由一年在娘家住七天变成了一年夫妻相见七天。当织女知道后大怒,用刀杀他,但因其躲闪只把尾巴砍掉,织女告到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气愤不已,便罚他下界。他下界后化作人形,自称姓李。后来牛郎知道了此事,便告诉了人们,人们都恨他。后来人们就喊他“秃尾巴老李”。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只要一遇到心术不正的人便冠以“秃尾巴老李”的“美称”。

       每天的七月初一牛郎便挑着担子,一头装着送给织女的礼物,一头里坐着他们的娇儿,在银河边牛郎挑着担子走过燕子用身体搭成的桥,到对岸与心上的人相会,所以有“鹊桥会”之说。不知道你注意没有,每年的这个时节真的看不见燕子,我注意了几十年果真如此。到了初七这一天便要告别,夫妻难忍离别之痛故而落泪,这就是七夕下雨的原因。

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的传说,在华夏大地耳熟能详尽人皆知,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也表现了人们对织女的喜爱和尊重,以及人们对坚贞而纯洁爱情的向往和羡慕,并以此作为崇拜的对象和衡量恩爱夫妻的标准。也正因如此,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口耳相传,不仅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更让人们生发出无限的感慨,农历的七月初七这一天下雨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定例,那是牛郎和织女在用他们真爱的相思之泪,清洗人们心中被虚假爱情蒙蔽的尘埃,让人们的心灵变得清澈,让爱情变得纯洁甜蜜而真情无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想很多人对秦观的《鹊桥仙》并不陌生。可是在现今恋爱自由,两情相悦,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的热恋中的男女之间似乎又有了更新的注解,那种落后的婚姻观念似乎也早已落伍,与现在年轻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理念相比,有些不大合时宜了。

不知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大,还是现在人们对待爱情的观念变化太大,很多年轻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有些让人目瞪口呆。如今的一部分人,把爱情看的随随便便,昨晚还在如漆似胶百般缠绵,晨来已雷霆交加,反目成仇,转瞬间已成陌路。“闪婚”、“闪离”者不绝于耳,把婚姻看成儿戏。更有甚者,不是把爱情看的神圣而严肃,反把爱情视作路边的野花,随手采摘,把玩揉搓,当其芳香散尽,花容凋零便随手一丢,什么爱情不爱情,不过是晨花夕凋,绝不留恋。现今的一些人们对爱情及婚姻看得太淡,对夫妻感情并不知道精心的经营与呵护,更不知道什么叫珍惜,在这一点上还真的应该向牛郎和织女好好的学习。也许是有些爱情来得太容易,当失去时也就无所谓了,别说是失去,不把爱情当作垃圾一样随手丢就算是不错了。什么“小三、小四”,什么求“包养”比比皆是,“奉子成婚”、“披腿”、“出轨”已经变成了一句时髦的流行语。更有甚者,把本很严肃且神圣的事当作交易“明码标价”,直言不讳的谈媾和的条件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一方把“肉体”当作赚钱的商品,另一方则视作发泄的工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和坚贞不渝的牛郎织女相比真的是天上地下。

我在这里并不想说教,即便是真的说教也难有那么大的作用,更何况很难解决根本的问题。肮脏的思想必然催生丑恶的灵魂,这种模式在一个人的思想中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不求别的,只是我们还应多少保留一些道德底线,心里还是应留存一些廉耻之观念的为好。再说得明白一点,总应该顾及一些自己的脸面吧,别的不说,总该顾及一下你的父母与子女的面子吧,真的连自己的脸都不要了,也不要陷入把父母和子女的脸都抛到一边的地步,那可真的是无可救药了,最后的结局也只能到地下去接受你的亲娘老子的教诲了——要是当初以爹娘为榜样的,连这最后的谴责都省却了……

       珍惜爱情,夫妻尊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是对每一位新人的祝福;携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每对夫妻对婚姻的承诺……我们应牢记祖先的教诲,夫妻恩爱家庭才会和睦,父慈子孝生活才会美满……

祝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祝天下夫妻白头偕老!祝每个家庭和和睦睦!更祝天下所有善良朴实的人们幸福安康!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六日   

 

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乞颜若风 2014-7-31 16:51
资讯很完整、知识很丰富。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节日在我国年青一代中不容易普及和流行开来的原因。因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底蕴过于深厚,一个小小的节日都需要相当的知识积累。所以,很多年轻人宁愿接受以一束玫瑰花或一盒巧克力为符号的西方情人节。我们传统的节日如何向年青一代普及和推广,是当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复 叔洪原创文学 2014-8-6 18:48
乞颜若风: 资讯很完整、知识很丰富。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节日在我国年青一代中不容易普及和流行开来的原因。因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底蕴过于深厚,一个小小的节日都需要相当的 ...
心有灵犀一点通——很赞成朋友的观点
问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