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香雪(短篇小说)

热度 14已有 194 次阅读2014-6-27 20:01 |个人分类:小说|系统分类:短篇小说

  呵呵,香雪(短篇小说)
  麦子十月怀胎,就要临盆生产了。因为是头胎,家里原本说是要到镇卫生院去接生的,恰逢市医疗队来到村里,经医生诊断,一切情况正常,建议在家里由医疗队医生接生。家里人当然求之不得。掌灯时分,医疗队派了一位妇科医生和一位护士来家,做好了接生的一切准备。说话间,一个新生命就要诞生了。
  公公把土暖气烧得暖暖的,婆婆又烧水,又准备鸡蛋,给儿媳妇准备产后的第一碗荷包蛋。老奶奶帮不上忙,只在屋里双手合十,祷告上苍,保佑孙媳妇母子平安。医生护士在临时产房就是麦子的卧室忙忙碌碌,给麦子做产前指导和心理安慰。麦子被阵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神情恍惚。她心里最希望一个人在她身边,那就是丈夫陈宜农。前天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已经去老板那结账,尽快赶回家里。昨天打电话,他回答说已在路上。今天下午打电话,他说已经过了武汉,离家不远了。她想,要是丈夫在身边,只要紧紧抓住她的手,她也会感到莫大的力量和安慰。
  正在这时,天上飘起了雪花,没风静火,麸片似的雪花越下越稠。公公看见了,心想,瑞雪兆丰年哪,小孙孙一定是个祥瑞之人。婆婆看见了,心想,下雪是个吉兆,可别下太大了,儿子快到家了,下了火车还有十几里路呢。
  经过几个小时的生死搏斗,麦子终于生下一个胖娃娃。医生包好婴儿,欢喜地说:“好重的一个女娃子!”婆婆笑着说:“女孩好,女孩好,先开花,后结果。”婆婆的政策观念挺强的。头几年,计划生育紧张要求一孩化的时候,她绝对说不这个话。现在政府开放二胎,她说话才有这么大的底气。收拾完毕,医生留下一些药物,交代一些注意事项,就要和护士一起回去了。婆婆给她们一人一大碗荷包蛋,不吃完不许走。医生护士被乡下人的实诚弄笑了,一人象征性地吃两个,匆匆地回驻地去了。
  麦子生完孩子,精疲力尽,不管不顾的昏睡过去,好像天塌地陷都与她无关似的。婆婆非让她吃了荷包蛋再睡,不然,会出现产后虚脱晕厥的现象。一觉醒来,见婆婆还在忙活,问:“宜农还没有到家?”婆婆说:“快了,快了,已经下火车了,正往家里赶呢。”婆婆又下了一碗菠菜葱花面窝荷包蛋,好好补补媳妇的亏空。麦子吃了几个鸡蛋,再也吃不下去了,她仿佛看见丈夫风尘仆仆地往家里赶路,大雪飞扬,饥肠辘辘,不觉眼角湿了。她对婆婆说:“妈,我吃不下,等宜农回来一起吃吧。”
  她和丈夫是高中同学,是自由恋爱加传统婚恋走到一起的,也是村里有名的恩爱夫妻。在学校的时候,丈夫绝对是学校的明星,人帅气,成绩优异,学生会干部,又是篮球场上的干将,常常被疯狂的女粉丝包围着。那时候,同村的麦子相貌平平,学习平平,虽然爱慕,但只有远远看的份。高二的那一年,因为母亲病故,不得已辍学了。看着渐行渐远的丈夫,她几乎绝望了。可是,丈夫高三的时候,也因为爷爷病重、病故,家庭困难也辍学了。她又燃起来希望,有事没事到丈夫家做家务,让父母托人上门提亲,终于遂了心愿,自己和丈夫花好月圆夜。说起来,麦子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成亲后,她孝顺公婆,勤俭持家,帮助丈夫支撑这个贫困的家庭。特别是丈夫出外打工,她更是辛苦,早出晚归,没明没夜。奶奶年纪大了,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公公婆婆病病歪歪,重活累活不能多干。平时,她自己尽力支撑。收获耕种季节,她把娘家伯伯叔叔哥哥弟弟找来帮忙,好使丈夫在外地放心打工。
  她爱丈夫,和丈夫感情特别好。丈夫出外打工,每天给丈夫打一个电话。听不到丈夫的声音,她是睡不着觉的。有一次,丈夫被派到其他地方干活,恰好手机又没了电,她疯了似的打电话,直到丈夫回到工地打通电话为止。因此,他们之间多了一条“规定”:不管什么情况,哪怕是用公用电话或者别人的电话,也要打通一天一次的平安电话。去年,丈夫回来的时候告诉她,再干一年,他要回乡创业,再也不出去了。她听了,竟喜极而泣。在她看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是日子苦点累点也是幸福的。
  广州到北京的快车风驰电闪,呼啸着一路北进。一过武汉,陈宜农从车窗里看到天上飘起了雪花。火车越向北,雪下得越大。后半夜待他从县城下车时,地天皆白,雪已有一拃多厚了。车站广场空荡荡的,一改平时热闹繁忙的景象。问了一辆面的,去陈村人家要二百块。“打劫呀?”他心里骂了一句,自己拖着拉杆旅行箱,沿着公路向北走去。不就是十来里路嘛,要在平时,一撂腿就到了。雪太厚了,拉杆箱又沉,轮子不转,只在雪里拖。不过,他年轻,热气方刚,知道上杆子不是买卖,宁可走路也不再搭理面的司机。好在雪地松软,一脚能踩到地,走起来不算太费劲。
  雪一直在下,没有风,不冷,有点暖洋洋的感觉。天不黑,路两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清不远处村子的轮廓。麦田被捂得严严实实,像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从农村长大的他,知道大雪对麦子的意义,熟知“麦盖三床被,搂着蒸馍睡”的农谚。他断定,明年又是个丰收年。
  离家近了,他心里充满了温暖。他想起了奶奶、爸爸妈妈、麦子,还有刚刚出世的宝贝女儿。亲人们的安康幸福,是他生活的动力。拉杆箱里,有给奶奶治疗老慢支的药,有给爸爸妈妈的衣裳。他给麦子买了一件连衣裙,长长的很有质感的那种。麦子夏天喜欢穿长裙,他也喜欢看她长裙曳地的模样。小女儿太小,他不知道该给她买什么。况且买的时候她还没有出生,不知是男是女,只估摸着给她买了一套婴儿服,男孩子女孩子都能穿的那种。
  雪花不沾身子,落在身上一抖就掉了。他一边走一边想心事。上高中的时候,他确实被惯坏了。鲜花掌声,女粉丝们围着他团团转。前程似锦,雄心万丈。可是,现实打碎了他的梦想。爷爷得了癌症,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去世了。家中剩下的三个老人病病歪歪的,如何生活?纵是自己能考上大学,难道让三个几乎没有生活能力的老人供养吗?不可能也于心不忍啊。他毅然退学了,挑起了家里生活的重担。这时候,麦子进走了他的生活。虽然在一个班级,那时候他心高气傲,几乎没有感觉到她的存在。退学后,麦子来家里干这干那,温存有加,痴心善良,他们慢慢走到了一起。麦子还真是个好媳妇,善待老人,和睦邻里,多次被村里评为“好媳妇”,成为陈村的一枝花。
  虽然退学了,雄心犹存。他常常在苦苦思索,难道自己要在贫穷中碌碌无为度过一生吗?他扣过蔬菜大棚,因为技术不过关失败了。他养过生猪,因为猪价浮动太大没有成效。后来,他跟同村的弟兄们南下广州深圳打工。打工辛苦不说,收入也有限,恐怕也走不出一条路来。在网上,他看到一条河北一种粮大户利用新技术,获得小麦高产的消息。据消息报道,小麦产量提高百分之二十,直逼七百公斤。他乐得直拍脑门。陈村地处中原,是全国的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打生产队时算起,亩产从百多斤到现在的一千斤上下。无论人们施再多的化肥,产量再也上不去了。小麦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力。农村土地刚实行流转的时候,他也有过这个念头,但由于心里没底,不敢去做。他想可以在村里流转几百亩土地,先做一个种粮大户,搞粮食生产。国家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种一亩土地有近一百多元的补贴。这不就是一条宽阔的大路嘛!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挡住了他,资金何来?事有凑巧,他在网上结识一个网友,是同龄人,两个人越聊越投缘,相见恨晚。说起来种小麦的事,一拍即合。网友是做投行的,这点资金不过小菜一碟,并且对方流露出参股的意愿,他当然求之不得。两个人经常聊天,商量种粮的一些细节。网友和他商定,待他回到家里,即可赶赴陈村考察,着手实施。恰好家里打电话说麦子要生了,马上给老板结了账,急急忙忙往家里赶。
  仗着年轻力壮,不到一个小时,他硬是在大雪中步行到了家。村子里只有自己家里亮着灯,风不吹,狗不叫,一片温暖祥和。他叫开门,妈妈喜欢得两眼泪花,忙着给他做饭去了。进了卧室,看见麦子醒着,才出世不久的小家伙安静地呼呼大睡,小嘴一呶一呶的,像在品尝什么好吃的东西。麦子没有说话便哽咽起来,他连忙安慰她:“莫难受,我这不是好好的?”他用指头逗逗孩子的脸蛋,小家伙竟睁开眼睛,一点也不怕灯光。麦子说:“是个闺女。”他说:“闺女好,将来和你一样漂亮。”妈妈端来面条,碗里窝了好几个鸡蛋。吃了饭,妈妈说:“天不早了,快睡吧。”并拿过一双棉被,交代不要让麦子扇风着凉。
  他躺在媳妇身边,身心一下子放松,感到无比的温暖惬意。麦子把脸侧过去,用脸摩擦着丈夫的脸,这么静静地躺着。许久,麦子说:“给闺女起个名子吧。”他似乎胸有成竹,说:“叫香雪吧。”“香雪?”“你没有闻见漫天的雪香吗?大雪下面,还藏有你的精魂。”麦子会意,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
  夜愈深了,陈宜农睡着了,麦子睡着了,小香雪也睡着了,他们一家三口都睡着了。屋子外头,大雪仍旧紧一阵慢一阵洋洋洒洒地下着。漫天洁白,满地雪香,给勤劳善良的人们以梦幻般的世界。
  呵呵,香雪!
  
1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乞颜若风 2014-6-28 16:23
故事不多,宛如寻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
回复 大闲人 2014-6-29 10:30
欣赏佳作问候朋友周日愉快
回复 山叶 2014-7-2 14:00
平淡的故事。读来暖心,暖神。
回复 静寞芷言 2014-7-2 21:25
的确,读完心暖暖的!
回复 马文 2014-7-3 16:03
很有生活气息。
回复 董安君 2014-7-4 05:59
建议编辑后再发表。
回复 查山 2014-7-5 07:03
一杯美酒暖人心。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