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朝九华

热度 1已有 283 次阅读2011-9-22 21:18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九华

       在外地的这几年里中秋节一直没有回过家。而这几年多半是国庆紧随中秋,也赶上单位忙碌之时,于是就集中在国庆回家休假。
  今年的中秋相较往年有所提前。上旬刚过就是中秋节。
  于是,我作好了回家过中秋节的准备。并且想在这个节后去完成一个积存心中已久的心愿?伴母亲去一趟九华山。国庆期间虽然有假期,但游人太多过于拥挤。
  九华山,10年前我曾去过两次,那都是公司组织坐旅游大巴去的,黑夜里去黑夜里回。
  母亲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九华山哩,虽然也就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农历8月16日。一大早,我伴着母亲往县城车站赶,然后坐车驶向九华山。在九华车站,遇着两位乘同一车而来的同乡妇女,她们不识途径,要与我们结伴同行。
  午饭后,我们转车上了盘山公路,在郁郁葱葱的山峦间车走S。没多久,就到了九华街。
  我们开始往百岁宫方向攀爬。
  一路上,母亲和我入寺进庙烧香拜佛、求福求财保平安。
  母亲数几年前就开始了信佛。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只吃素食。
  母亲在天王、佛像下面磕头虔诚而专业。平时很节省的母亲也一个个硬币投进了香桌下面的小孔里。我也跟着投了些。
  上百岁宫、走九华街及第二天上大天台,一路上进出大小庙宇寺院也有十多处。
  对于仙佛神灵我曾经一向多有不信,现在也没有信或不信。但若许下什么愿却是要还的。人不能言而无信啊!
  九华是佛教圣地,入山随俗,以凡夫俗子的方式燃香敬拜也是对浸淹尘世已久的心灵一次净化吧。
  路上见着几个挑夫。他们三三两两担着沉重的砂石物料,拄着一根木棍,从石阶上一级一级地往上挪着移着。对这些从山脚下挑着一二百斤砂石的人,总是打心眼里震动与钦佩。没有他们,如许众多的散落山腰山顶的寺庙如何建成?如菩萨果有灵当首先保佑他们。虽然他们也是迫于生计。
  他们中有的人有时也对路过的人讨要着施舍,却总是很不好意思似地小声嘟噜两声。要施舍钱物就应该给这些人。
  母亲给了钱,我也给了。我是看到一个年岁较大的足有50多岁的人给与他的。第二天在下天台的途中我把袋中仅有的一包食品也送给了一位挑夫。
  我们下到山脚平地上时,忽见着数十个挑夫围聚一处正在玩牌小赌!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来驱除肩头的沉重与艰苦么?
  母亲年岁已高,常年没有爬过高山,刚开始时她说膝盖有些发酸难受,但母亲很坚强,远在山顶的百岁宫是一步步登上去又一步步走下来的。往下走时,即便是我小腿肚子也在胀胀的打着颤呢。且这一天天气还很炎热。上下来去的小青年们走过身旁也同样喘着粗气且要不停地歇息哩。母亲却不让自己大声地喘出声来。
  
  当日傍晚,我们赶到凤凰松并沿着去天台的山路拾级而上。为的是第二天早早登天台,中午能够乘上返程的直达车。故而我们要宿在山脚或者半山腰。听司机说寺庙也可寄宿的,收费也很低廉。
  前方去天台的石阶两旁有几排村舍。一个30多岁的朴素的男子很热情地迎住我们说他那儿有住的地方。
  是我们料想不到的价格。每人25元一晚,包晚餐和早餐!还有热开水洗澡泡脚!虽然洗澡的地方是用盆子冲洗。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三五个人一个房间,房间里就几张床与床上用品。不过提供早晚餐和开水供应,住的地方也颇干净,对于单个人而言这样的价格确实便宜的不能再便宜了。由于节后游人香客不是很多,我向主人提出能不能让我单住一间而不同那些陌生的香客同住一室,主人爽快地答应了。真是颇为实在的山里人家呀!
  晚饭是四个人四个菜还外送一碗汤菜,饭尽你吃饱。虽是素菜,味儿却地道入口。尤其那一碟子切得细碎的咸菜。
  清心养性之地。来九华就要有这样的体验呢。
  香烟梵音、木鱼铜钟、鳞次栉比的寺院庙宇却并不因它的神秘庄严而让人感到压抑与沉重。若是野外忽现一座寺观,门前也无人走动,无论大小倒是令人肃然压抑甚至惴惴。
  主人说他们这儿共有30多户这样的人家。于此已生活了多年。
  他们招呼客人的忙碌的身影却不带有城镇生意人的那种气息与神态。他们兜生意揽住客不高喊热呼更不拉拉拽拽,也不口舌翻飞、巧舌利齿。温温和和地答着客人的提问。买或不买、住或不住、不喜也不恼,一切随缘!
  和风细雨、不愠不火、恬恬静静的生活着,顺带做些香客游人的小买卖却也自在自乐自得。
  月亮上来了,滴溜溜的圆。它就在这群山密林间轻轻柔柔地徜徉。天空是洁净的,山林也是洁净的。庙宇村舍在这天月下一派安宁。
  呵,好一个纯静的周围伴着大小寺庙的山乡之夜!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呵!
  这一晚我睡得很好。母亲说她只睡了一会儿。不过,母亲的精神依然矍铄。
  看着母亲快乐的神情,我内心一片清朗通畅。
  
  第二天,天微亮,母亲就叫醒了我。那些同住的游人香客与信徒也陆续起来。
  早餐是一大碗热热的面条。餐后,我们便开始了更长更陡的攀山之行,山径虽是条石铺成,也 如天梯一般。
  我们攀爬的山径是背着阳的。回头,对面的层峦叠嶂间高处云雾漫涌、低处是一大片黛绿之色。早晨的阳光在对面的山头上向山腰山脚一层一层地滑去。
  渐渐地上山的人也多了起来。
  “来九华不到天台等于没来”。终于,我们一步步地爬上了天台。
  大雄宝殿岿然于此。寺庙前香烟缭绕香客穿梭。
  巅上,四野开阔,日灿风清。一身的热汗顿消、清爽之气立聚。
  远处,一边是翠峰下错错落落的九华街衢,望下去显得微小繁密;一边是云遮雾罩、群山低首、载沉载浮。
  极目远眺。佛,似乎就在那些隐现于云海深处的群峰间。
  忽儿有念,佛,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一种哲理一种人世的观照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升华吧。
  由于阳光的照射,山峦由近及远,颜色由深入浅,恰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下天台时,我劝说母亲坐一次索道。一是体会母亲脚力有所不支,怕母亲过于辛劳,二是让她老人家尝尝坐索道的滋味。同时也是为了赶时间去坐直达的回程车,免去转车之劳顿。母亲欣然而应。
  有一位貌似富姐的人坐着人力轿子上来了,一前一后的轿夫哼哧哼地匍匐而行。同乡与母亲都说不要钱我也不坐呢,坐在上面好不自在啊!
  虽然坐轿对于扛轿人来说是极希望有的事情,可坐这样的轿子登山心中总有除不去的不安甚至负疚、负罪感哩。
  
       这个中秋,陪69岁的母亲烧香拜佛敬地藏王朝九华,观一路秀丽山景,算是尽一份小小的孝道吧。
  心愿,终于圆满完成。
  
  2011.9.17[imgid=0] [imgid=1]  [imgid=2]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人自然 2011-9-22 21:19
就这么不好,图片上传容量有限。这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够达上呀。哈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