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世博

热度 1已有 405 次阅读2010-10-28 14:21 |个人分类:我的浅白游记

  虽然不是如全国人民斗地主那般全国人民看世博,但四面八方的国人还是蜂拥而至。
  就在世博接近尾声时,本人也荣幸地加进这个“观博”的大潮中。
                 
          10月17日 星期天
  

   携妻赶到酒店住处与刚到不久在此等候的另一公司的同事聚合时,已是下午四点四十分钟了。用过晚餐,天色已然暗了下来。
  我们人数不多,却囊括了“老中青”。站在路边“打的”,竟然候了许久。的士倒是很多,只是里面都坐上了人。
  到了南广场,坐世博专线大巴,那辆大巴成了我们的专车,因为除了我们一行人就是司机了。
  快到世博园门口时,突见路两边的人行道上走动着如蚁人群,敢情他们正是从园中玩罢而归的人吧。
  夜间门票90元、白天160元。
  入得园中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了。在指示牌上一看,原来我们进的是C区。随意地就近择馆而入。先是逛了南非,接着是阿根廷。感觉里面没有什么好玩的或惊人新奇之处,也没有该国的人在里面吆喝。人也不是很多,不用排队就可进入。
  难道这就是宣传中的世博?一些几何图形、色块、抽象的线条组合?就我辈涵养与思想如何体会得来?也没那积极的心思去思量啊。什么意思,直接明示明说不就得了?那么多馆,思考的过来?
  看来大凡观光类的多是宣传好于实感吧。而人们又多是在想象中驱使自己的四肢去消费自己的金币、身体与精神!
  我还是偏爱于大自然的景致的。
  同行中有人打趣道: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我们却是周游世界哩。一下就游了几个大洲呢。
  看到“USA”馆,好奇地凑过去。入口前的弯曲的栏杆里竟然立满了人。一拨一拨地被放进去。这是今晚第一个需要排队等候的馆。排得还不算长。一同事说,他家的亲友是在8、9月间来的,为了看沙特馆排队排了大半天,那个燥热那个焦急那个拥挤那个腰酸腿胀的执着,最终只看了一个馆而归,还满载一身的累。看来我们这个时段过来就天气而言真是恰到好处,不冷不热。晚风习习,灯光奇幻,漫步其中,别是一番享受。
  进得馆内,大家拥聚一处。一个小美国佬男子正在墙角的一个台子上用流利的汉话在介绍着他早已备好的台词。地面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葵花籽壳。空气不够通爽。
  美国馆里共分成四部分。一部分看完才能进入下一部分。这与美国提倡崇尚的“自由”正好相反。但与它们的“大棒”脾性相吻合。在“美国精神”的片断里,奥巴马竟然也出来了,把脸亮在布幕上作结束性发言。整个过程就如同小时候在黑暗里观看纪录片。
  传说中老美是“自由民主”的国度,却感觉此次馆中的“演示”烙上了“政治”色彩,似乎在极力推销宣扬他们的“理念”。
  出了美国馆,等候了一下走散的人,而后转悠了一圈,又进入了“加拿大”馆。门口有两位笑容满面的迎宾女士。馆内见着了那些流畅线条组合的不知何意的图形和温暖的色调。在我稍稍流连里,同行的人已走出此馆了。无奈,只得追觅而出。
  后来看到巴西馆,我一直建议进去瞧瞧,可他们都没了兴趣。不知他们此为何来。
  此时,发现不远处“俄罗斯”馆在高高地竖立着,如同此国辽阔的版图。大家竟取得了一致意见,跑去看看。但工作人员告知,此馆今晚业已关闭。不免徒添了几丝遗憾。
  似乎转累了,毕竟这一天大家坐车坐了好几个小时,于是有人提议回辙。而我却是不想虚此行,不想这么快草草离开,还没有感受到什么呢!我想尽可能地多逛几个馆,想它们当中一定还有其它的特色。
  但毕竟是集体出游,何况各馆正在陆续关闭,于是我们退出园去。
  今晚几个馆中,可能也就美国馆有些记忆了。那宣传片中关注小孩的天性和允许小孩兴趣自然的发挥并加以引导的教育值得一借。
  

          10月18日 星期一
  

    早上8点半左右开始出门。正在车辆高峰时刻,很多人在等“的士”。酒店保安替我们“电调的士”,候了有半小时之多,才陆续跑来几辆车。
  在车上,说起10月16日那天入园人数已超百万,达103万之巨,创历届世博单日人数新高,那个热门馆沙特馆排队达9小时之多时,冷不妨,开车的女司机不以为然地冷冷地抛来一句,说人家日本办世博时赚够了老外的钱,而我国呢?尽赚自己人的钱!你看有多少老外来?论人数的多寡要从老外的人数上计较!中国人多嘛,算上自己人当然人数超高啦!
  听了,心里一闷。昨晚是没有看到几个老外,当时以为是接近尾声之故呢。
  下了车,此时专线前与昨晚不同,早已挤满了长龙,即使“立队”线也是满满当当。
  还未到世博园门口,远远的几条路边人行道上散客如蜂出窝、团队如一股股的急流向园门口卷去。比昨晚见着的人要多了好几倍。
  正式入园前要安检,就像上飞机前进候车厅时那样安检。每一道安检口前,那长长的S形栏杆里撒豆成兵似地立满了人。摩肩接踵人头耸立。无怪乎有人说看世博就是看人头
  进得园中,已有10点多钟了。这么多馆看谁家的呢?中国人不能不看中国馆。一锤定音。于是,为了赶时间,我们又排了好一会儿长队才坐上园中游览车去了中国馆。
  巍峨高耸鲜红夺目的中国馆昂然屹立在蓝天白云下,人们纷纷于面前拍照。
  馆门前从侧面到正面蜿蜒着一条粗大的缓缓移动着的永续不断的长龙,像历史长河。长河中,男女老少正耐着性子一点点地热切地向前挪向前浮向着那个目标前进。
  人真多啊!没有人不这么感叹!但“老外”却是寥寥可数的。
  中国馆里每一个省馆都搞出自己的特色,都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或用现代的科技展示曾经的历史与变迁及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五千年的华夏跃然于此。
  迅速地逛了十多个馆后,见着了“西藏”二字。西藏馆一侧有人排了一小队,估摸是入口处,就排了上去。后来才知这是在馆中看电影的通道,10分钟放进一批。既然排进来就熬一下呗。进去后,发现这个十几分钟的队排得值。观看了10分钟的浓缩的西藏雪域高原、风土人情的短片,很是震憾了一下。毕竟西藏还没有去过。这也算是近距离的感受吧。我和妻坐第一排,左边又添了两个老外。老外和我们一样举着相机拍录那个短片。
  午后1点半到了,还得花时间赶到集聚点。妻催促起来。要不是老婆大人耍小女人性子要我不停地照顾她,我会多看好几个馆的。我很想看看白天的老外馆,至少要看到一个。看看在白天它们里面是啥模样,相信不会是昨晚那样的单调和无生趣奇趣吧。可老婆大人来了嗔怪,她比我还有原则性呢。我知道大凡这种约好的时间内,人们一般不会准时到齐的。
  但我还是听从了妻。寻到园门口,两点钟已过了。果然还有人没有集合。相互询问看了哪些馆,居然有三个人什么馆也没进入,只在外围游猎。呵呵!看来游玩还得找几个志趣相投的方好。
  到了下榻处,坐上同事们带来的商务车,启程往回赶时已是下午五点钟了。
  世博之旅就这么草草结束。兴冲冲地跑来,急匆匆地离开,如同敷衍一般。真的辜负了那些精心设计刻意打造馆所的大师们。
  不奢望看完所有的馆,但白天的“老外”馆没有进去看看还是略有些遗憾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董安君 2010-10-29 15:48
:handshake :victory: :call:
回复 人自然 2010-10-30 19:39
:handshake 谢各位友师!
回复 野树2009 2011-3-7 07:04
很丰富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