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王国??小石林

已有 298 次阅读2010-4-25 22:26

 从大石林出来,稍稍一拐弯,就看见一大片广阔的天地。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很自然很随意地生出一块一组灰黑色的石头,与草地相映成趣。右方现一块小湖,水灵灵地倒映着对岸的一排高高低低的风化了的岩石。这些石头比不得大石林的石头。大石林的石头或光滑尖削或粗砺雄浑、冷灰灰的有的面目狰狞充满杀伐之气、嘶吼或是静默透着诡谲、也有的憨态可掬或嬉皮打闹,但从整个大石林看来,它是冷峻的、粗重的、沉稳的、集中的、呈笼罩包围式的。它是男性的!从江湖中走来,透着一些骚动和嚣张、张扬和野蛮,也有僵硬的无奈。而这里的石头就显得零散温和与开放。
  
  这,就是小石林!
  
  一踏入小石林,就有一种强烈的对比。阳光下,一种安然柔静甜美的温情袭来,一种清新灵动不涂抹铅华之气活泼泼地在颤动。它是女性的!妩媚、飘逸、文静又有真情实感,与世无争温温柔柔笑吟吟地迎纳风尘仆仆或疲惫劳累的征夫、耕夫与闲夫。
  
  她吸引着你或引导着你探寻着她的每一处。
  
  如同走进女儿国!总觉得在这个秀美、甜静的地方会遇着一个或三两个采莲女、采茶女、浣纱女。急切地探寻一番后,在那草地上你想坐下去想躺下来,忘掉身外所有的尘世,那尘世中的繁琐与艰辛,静静地看着赏着眼前这一片女子营造的天地,这天地中款款而行的女子!
  
  小石林中也有一些高大突兀的巨石,却似天外飞来,轻轻地一点,落在那儿,轻如蝴蝶或沉重如钟。它们表皮大多似乎很松脆,有裸露出来的一线一线的苍黄。如老翁老妪正在看护这花这树这草这水塘和那些幼小的孩儿们。或静静地沉思自己走过来的岁月,那岁月中的历历往事。
  
  这女儿国只有这样的女子、小孩和老人!那么灵秀那么活泼那么安祥!
  
  有一处高耸的石峰,那是年轻的阿诗玛在翘盼等候着远方的阿黑!这是女儿国的女儿们内心精神的真实写照吧。
  
  导游又在前方叫唤了,忙忙收回飘去的思绪去寻赶自己的队伍。纵深处还没有去呢,采莲女、采茶女、浣纱女也还没有遇着呢。导游说这儿就是小石林中的精华!
  
  唐僧路经女儿国,没有绕道而是暂时置取经大事于脑后,带着怀中的慈悲与怜悯(有无其他情绪,待定)直走而进,尚且逗留了几日。
  
  我们呢,我们一直在取什么经,经为何取?不得不如此匆匆?
  
  平常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连旅游也是走马观花,落个镜花水月的印象。
  
  呵,走马观花的“走”若真的是走那倒不失为一种闲适一种玩味,只是它失却原义成了跑。
  
  在旅游大巴上,有人沉沉入睡或闭目养神,本想跟大家抖抖“包袱”的导游见状,只得调侃大家一句: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忙着拍照,回到家中问啥啥也不知道!还忙着向人炫耀!逗得车上的我们一阵哄笑。
  
  其实,真正的旅游应该是一个人或三五个人不要导游的旅游,那才轻松与自由才有更多的收获。徐霞客式的旅游如今已寥寥无几。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匆匆,那感受才是最初的感受;由于未能深刻与深切,才有了缺憾之美。
  
  也正因为匆匆,别人上车后即酣然入睡,我却睁着双目,观望着未经人工刻意雕琢的一路的山一路的水一路的田园村居!想象着那连绵的黄褐色的没有太多植被的深山里的居民!他们的饮食起居,他们那原生态的歌原生态的舞!他们那质朴的梦!那是旅游中的另一种美与况味!
  
  这也是我的一贯的思维:不想浪费!正如进饭馆,国人点菜总是要剩余一些的,以示真诚与客气以示礼重与大方,同桌的我就吃的比一般人的多,尽管形象与吃相不那么绅士不那么优雅。
  
  回望一下小石林,她在一拨一拨的游客中露出甜柔的脸目送我们远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董安君 2010-4-28 12:32
文图俱佳。高手!
回复 人自然 2010-5-6 21:22
:handshake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