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进行再生产理论教学的(论文)

热度 1已有 49 次阅读2018-1-27 16:21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我们是怎样进行再生产理论教学的(论文)

 

 

    根据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于二月一日联合召开的全国干部教育工作电话会议精神和校党委的安排,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把《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这本书,作为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王任重同志在电话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为使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统一干部思想,根本途径就是加強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都要学,为了配合国民经济调整,首先学好政治经济学。从地委党校第九期干部轮训班教学实践看,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多数学员说,学习再生产理论提高了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用再生产理论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确实是犯了的错误;对比现在的调整,认识到中央的决策确实有理论根据和科学道理。认识到中央路线正确,措施得当,办法对头,因而有信心,有劲头。总之,达到了统一思想认识,与中央保持政治上一致的目的。为了使以后的教学搞得更好,我们作了一次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教学要求

    这次教学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了学习这本书的教学要求是:使学员读懂原著,掌握原理。所谓读懂原著,就是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原著能看明白,对每一章节、段落的内容都能理解领会。所谓掌握原理,就就是对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中企业资金运用,以及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方面的问题,以适应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我们在教学前对读懂原著这一条,信心是不足的,但通过教学实践,这一点是达到了。这是学员、教员在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下,共同努力作到的。据学员支部分析,大体比例是3:5:2,30%的学员接受能力強,经过预习和讲解就能学懂;50%的学员基本能领会,再经复习和讨论也能学懂;20%的学员学习吃力,讨论后也就是弄懂大概意思,极个别的同志还是不明白。

    二、教学措施

    为了保证教学要求的实现,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要有一个适当的教学方案。所谓适当,就是与教学要求相一致、相符合。我们的教学要求是读懂原著,掌握原理,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案便确定为领读原著,归钠原理。所谓领读原著,就是教员按再生产理论原书的次序,一章一节,一段一句地给学员讲解清楚,重点段落和难懂句子要反复细致地讲解。所谓归纳原理,就是教员每讲一个段落,都要说明马克思论述的原理是什么,它与前面和后面的论述有什么关系;每讲完一章或一节,都要系统地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总结,使学员把握所学原文的内容。

    读懂原著与掌握原理,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要有一篇比较完整的讲课提纲。所谓完整,就是要全面体现教学方案的精神。教学方案是领读原著,归钠原理,所以讲课提纲也必须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讲课提纲必须是领读原著的提纲。提纲必须和书紧密相联;提纲中每个问题都要注明书中的章节、段落;提纲的顺序要和书的顺序一致;提纲应是通过自己分析的,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通俗易懂的。

    另方面,讲课提纲必须是归钠原理的提纲。首先,整个提纲的大钢小目,在不打乱原书章节顺序的原则下,尽量从原理角度列题。因为书中的某些章节题目,有时在狭义上使用,有时在广义上使用。如生产时间,指的是不包括劳动时间的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又指的是包括生产时间在内的总流通时间。改一下标题,使人更容易明白,使提纲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其次,提纲中的内容应当以叙述原理为主。书中与原理无关或者关系较远的一些内容,可以从简戓者不写。这样有利于学员抓住重点,排除枝节干扰。最后,提纲中每一章、节的后面,应当有几句归纳性、概抬括性的论述。

    以上两个方面做到了,这个提纲就较为完整了。如果只是一个领读原著的提纲,那么,学员预习时,对基本原理就模模糊糊;同样,如果只是一个归纳原理的提纲,那么,学员预习时,原著就不容易读。原著读不懂,原理就难以掌握,教学要求就不能达到。

    3、要有一套通俗的教学图表

    由于再生产理论的原著比较难读,原理比较复杂,因此,除了讲课中举一些事例和必要的板书外,我们还绘制了一套通俗的教学图表。实践证明,采取这种直观教学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用图表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书中公式的综合和扩大,比如第一篇和第三篇;第二类是原著中文字的分析和概括,比如第二篇;第三类是外文符号的读音及其代表含义的解释。

    我们在教学中共绘制综合图表三十三幅,板书简单图表五十多幅。通过这些图表,把一些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了,把一些抽象的原理条理化了。既方便教,也利于学。有的理论说很多话也不容易说清楚,用图表就讲清楚了。教学图表是教学手段,质量是不是高,主要看它是不是科学准确,直观明了,使学员容易看和容易记住。教学图表的应用,为教员讲课提供了一些方便条件,同时也为学员听课和自学増添了一个拐棍,学员很欢迎、很满意。

    4、要有一些必要的课外辅导

    讲课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但是,课前课后的辅导,也很重要,不可缺少,特别是学习再生产理论这本书。课外辅导,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一是教员深入学习小组,一起学习,随时回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是主要的形式;二是教员把学员提出的问题收集汇总起来,集中解答问题,这是次要的形式;三是对学员普遍感到难度较大、没有掌握好的部分章节,集中进行补课,这也是必要的。

    以上三种形式,究竞采取哪一种好?主要看是不是必要。所渭必要,就是教学的具体情况,就是学员大多数人的要求。因此,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时可以只用一种形式,有时可以两种形式并用。

    三、教学步骤

    在再生产理论的教学中,每一节课大体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预习。学员参照教员的讲课提纲,阅读原著。可以是学员自己预习,也可以学习组集体预习,也可以两种方法并用。通过预习,对原著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找出重点和难点来。

    第二步,讲课。教员和学员手里都有一本原著和讲课提纲,教员必须把提纲和原著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提纲把原著讲明白。原著是基本教材,提纲是教学手段,但主要内容都在提纲中。课堂上学员应以听讲为主,凡是提纲里已有的内容,不要让学员再记录。不过,对于讲课提纲以外的某些必要的东西,还是要记下来,如教学图表、难句解释、现实意义等,这些有助于理解原著。

    第三步,复习。这是进一步领会和消化课堂上所学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原著、提纲和自己的笔记对照起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复习,对重点的部分要反复认真地研究,加深理解,全部掌握。复习要以自学为主,发挥个人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作用;但也不排除适当的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把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找出来,以便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步,讨论。这是一节课中最后一个环节,是一个集思广益的阶段。讨论的形式大体有三种:一是组长掌握,按照讨论题一个一个地进行集体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二是由学习较好水平较高的同志当小组辅导员,进行重点发言,把讨论题从头至尾向本组学员进行讲解;三是把讨论题分给几个学员准备并重点发言,大家进行讨论。实践证明,这些讨论形式的灵活运用,使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每个组都有几个学习骨干,他们是学员的辅导员,是教员的得力助手。他们在讨论中,有的不仅用口讲,而且用粉笔在地板上画公式和图表,向学员讲解。有些问题,教员讲课中讲到了,但学员没有听懂,小组辅导员就再讲一遍;有些问题教员没有讲或没有讲清楚,小组辅导员就按自己的理解向学员讲清楚。这些兵教兵、兵教官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启发了教员改进教学的自觉性,有力地促进了再生产理论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日程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原书內容共三篇,按照章节内容和篇幅,分了九课,每节课用3天时间,共用27天时间。

    因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一书是《资本论》第二卷的节录本,其内容是以第一卷为基础的,所以在学习之前,我们安排了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专题,共用4天时间。现在看来,这样安排是合适的。

    五、体会和问题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这本书的教学,是我们一次新的实践,因而缺乏经验,只好在教学过程中摸索着干。上述所总结的各点并不是开始都想到了,而是在实践中碰到了问题,听到了意见,加以改进之后才逐步明确的。如图表的运用和学员学习方法的改进,就是如此。通过这段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要有明确的为学员服务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熟悉我们的教学对象——学员。今年年初确定讲授再生产理论,这对我们教研室来说困难不小。一是内容生疏,二是时间紧迫。于是我们就抓紧时间备课,挤时间读书,力求自己要读懂弄通。开班后,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到学员中去,熟悉情况,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在与学员相处中,既要耐心,又要虚心,这样教学双方才能同心协力,教学相长。学员来自各条战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运用自己的实践和自己的语言,谈自己的理解。既生动具体,又通俗易懂,对我们是启发,也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学员,起到了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作用。

    其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很大作用。如学员各支部书记和教务科同志们,在调动学员积极性主动性,总结交流学习经验,组织复习讨论消化听学内容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教务科有的同志在我们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还承担了讲课任务,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当然,教学中存在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讲课还不够精炼,不够通俗,有的地方详略不当,难点掌握不准,重点突出不够。再就是领读原著与归纳原理结合得不够好。我们作了几种尝试,还需要进一步摸索,这一切都和我们的基本功不够有直接关系。

    以上总结只是我们首次实践的初步体会,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此文发表于1981、6、11 地委党校教学参考资料第四期,佳木斯,署名中共合江地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执笔王振岳。)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