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美味――竹筒粉

热度 11已有 138 次阅读2016-12-7 13:29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苗族的美味――竹筒粉
竹筒粉,是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最难以忘怀的美味,当年每每赶集,市场里遍地都是竹筒粉摊,如今一切都已退出历史的舞台,消失在记忆里。
竹筒粉在苗语里叫“粉内”,竹筒粉好吃,只是做起来工序繁杂。用粘米浸泡两三天,淘干净和着水用石磨推成米浆,推成米浆倒进锅子加热,加进适量的石灰水或者碱水。当时那个年代在山里哪里有碱水出售,都是用石灰水,在我们千工坪有一座石灰窑,需要的人都去向窑主讨点用。
竹筒是用一节很粗的竹子做成的,那一节竹子必须有一个疙瘩节,用烧红的粗铁丝在竹筒的疙瘩节底部打孔,打很多的孔。再做一根和竹筒大小适宜的木棒,只要能抽动自如便可。米浆加热,加石灰水,石灰水不能太多,若过量做成的竹筒粉会很苦。边搅和边偿着,直到米浆变成糊糊状。准备一桶清水,把米糊糊灌进竹筒,伸进清水桶里,用木棒挤压,就从竹筒孔里流出一根一根的粉,竹筒粉算是做成了。
就这样吃还是不太好吃,特别是夏季,那时有新鲜辣椒,有西红柿,把西红柿和辣椒一起炒做臊子,添点佐料,酸酸辣辣的竹筒粉特别好吃,让人回味无穷。后来因为人们嫌弃它做工麻烦,于是逐渐被米粉所取代。米粉只要买来用开水一泡即可,而竹筒粉工序繁杂,米质上也有所选择,不是所有的大米都能做,价格上也远远没有米粉卖得贵。
做竹筒粉的方法和做米豆腐一样的,只不过是一个用容器装着放冷,一个是用竹筒挤压,还可以用竹筛挤压变成蝌蚪的模样,用竹筛挤压成蝌蚪模样的,在苗语里叫“米虾”,至于为什么这么叫,我也没有具体查过。
渐渐地,竹筒粉退出了市场的历史舞台;渐渐地,人们逐渐的忘记了竹筒粉。家里的竹筒早就让孩子们当成玩具使用,当孩子们拿着竹筒抽水又喷洒出去,变成一小股一小股的水时,竹筒粉消失在孩子灿烂而天真的笑容里,消失在时代变迁的岁月里。


1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