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玄幻小说《九桠树传奇》(连载二)

热度 2已有 57 次阅读2015-4-28 08:06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一
    话说衡山国都城之西,淠水南岸,有一古刹,名曰潜台寺。始建于汉代初期,后屡毁屡建,距今已有2000的历史。寺庙建筑恢弘,香火鼎盛,游客如织。庙之西北角有一僻静之地,曰“潜台书院”,为衡山国学院所在地,古国各地及周边爱好国学的学子云集于此,附庸风雅,纵论古今,盛名一时。此处亦为南岳山上一老叟栖身之所,老叟在此有一教席之职位。
    老叟信奉“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故虽已年届不惑,一事无成,孑然一身。但老叟每日生活极为规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后沿河慢步,用餐后上午与学生讲习四书五经,下午与学生一起研习书法,日子固然刻板枯燥,倒也自得其乐。
    这一日,老叟给学生放假一天,欲去南岳山探访了空方丈。了空方丈70有5,仙风道骨,佛学精湛,两人乃忘年之交。老叟路过“九桠树”,其时正值深秋,枫叶似火,老叟禁不住驻足一观。也合该是老叟要出事,就在老叟漫不经心欣赏这千年风枫之时,一女子款款而至,到得老叟近前,竟对老叟莞尔一笑。刹那间,仿佛一阵飓风卷过海洋,老叟的心中忽然掀起滔天巨浪。老叟心中暗叫不好,老叟我一世英名莫非今天要葬送于这小女子之手?淡定了几十年,何以今天被这一笑就弄的神魂颠倒呢?
    书中暗表,这小女子的这一笑,可不是一般的笑,乃是今天已绝迹的秘笈——勾魂摄魄功。木要说是这老叟,就是像了空那样的绝世高人也无法抵挡。眼看小女子娉娉婷婷地从老叟身旁走过,一阵暗香只逼老叟心底。老叟失了方寸,赶紧请教树下一个老翁:此女子何人也?老翁答曰:此乃霍山一妞儿,地道滴霍山人!老叟大赞:没想到我衡山国竟有如此倾城倾国之人,真让老叟大开眼界也。
    话说衡山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国都之西20里处,有山曰美人山,如淑女横卧,风姿绰约。或许是得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衡山国自古盛产美女。此地之美女有四大特点:一曰白,二曰丰,三曰娇,四曰纯。此四字一言以蔽之,曰:美!
   老叟见过美女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已无法走路了。想想南岳山还在远处高不可攀,不由缓缓折返而还。然而,夜不能寐,眼前竟全是那美女的影子。
    你道那美女子真的是美女耶?各位看官有所不知,正是得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连这南岳山的千年老妖——南山白狐也修炼成仙了。白狐看中老叟已非一日,今日见他来到家门,便故意制造了这场浪漫的邂逅。可是老叟不明就里,被她的狐媚之术弄的丧魂失魄,眼看老叟有生命之虞,这可如何是好?
    这几日,无论白天夜晚。
    九桠树下的那个女人,一袭红衣,莞尔一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老叟自责:我这到底是怎么了?40年来,自己何曾为一个女人而如此心神不定过。想自己读书求学,一直胸怀大志欲报效国家。为此,远女人,疏亲人,一心等待伯乐发现。无奈年近半百无人赏识只能蜗居于此做一教授,想想自己事业无成,孤单一人,不觉悲从中来。老叟如此精神恍惚,无法讲学已有7天之久,日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周围人等眼见老叟日渐消瘦却也无法可想。
    这一日,老叟正在书房枯坐。忽一阵低沉的箫声远远传来,那箫声如诉如泣,一下子拨动了他心中某根琴弦。他立即起身走出书房循声而去。不觉来到离潜台寺不远的“小赤壁”。但见淠河西岸,竟有一面孤峰突起面河兀立,石壁光滑平整,十分陡峭,红白相间,有石刻“小赤壁”字大如斗赫然其上。箫声正来自小赤壁下方,吹箫之人背对老叟,立于河石之上,白衣一袭,衣袂飘飘,缓缓吹奏。老叟听着听着,忽然觉得心中的块垒正在慢慢融化,头顶的乌云正在缓缓散去。他忽然有大嚎几声的冲动。于是,情不自禁地对着岩壁大喊几声“啊、啊、啊.....”嚎声在石壁间回响,那白衣少女轻轻地扭过头来,向着老叟轻轻地一笑。老叟又惊又喜!这女子不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九桠树下的那个红衣少女吗?
    老叟抑制不住兴奋:小姐,真的是你?
    白衣女子莞尔一笑:先生还记得我吗?
    老叟几乎要冲上去,要对他说他这一阵子对她的刻骨思念,但他忍住了,笑道:小姐如此出众,想忘了你也难啊,哈哈哈......
    白衣女子忽然深情地看了老叟一眼,说:先生,我能为你唱首歌吗?
    老叟慌忙答道:那太好了,求之不得。
    白衣女子玉唇轻启,天籁之声缓缓流淌: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
    千年修行 千年孤独
     ........
    我是一只等待千年的狐
    千年等待 千年孤独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
     .......
    你看衣袂飘飘 衣袂飘飘
    海誓山盟都化做虚无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只为你临别时的那一次回顾
     ......
    老叟完全沉浸在白衣少女伤感唯美的演唱中,心中泛起一阵一阵的涟漪,忽然白衣少女的歌唱戛然而止,只见她泪流满面。
    老叟的心像被什么扯了一下,钻心的痛。
    白衣少女抬起流泪的眼睛,轻声问道:你,忘了我是谁吗?
    老叟如坠云里雾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是怔怔地看着白衣女子。老叟自忖见多识广,所谓美女虽无深交也可谓阅艳无数。但从没有一个女子能如此让他心动,此刻当两行清泪从女子那深潭似的眼睛里轻轻滑下时,老叟没有伤感没有怜惜,有的是一种欣赏,一种对极致的美的零距离的感受!几行诗句油然浮上老叟的脑海:
   雨中的梨花
   美的让人惊讶
   东边日出西边雨
   分明  就是一幅
   唐人笔下绝妙的国画
   真想为你递上手帕   
   或者替你将眼泪轻轻擦
    .........
    老叟此时纵然心中已是翻江倒海,似有无数的话要向一股脑地向女子表达,但几十年的历练让他强作镇静脸上波澜不惊。老叟只是面带微笑看着女子,女子又幽幽说道:莫非你已忘了对我许下的承诺?老叟这下有些恍惚了:我何时曾向你许下过什么?!除了今天这“赤壁”下的偶遇,以及九桠树下的一面之缘,我们有过交集吗?
女子又缓缓说道:也许这不能怪你,因为毕竟已经过了太久。这样吧,先生有空来小女子处小坐,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我已保守了千年!
    老叟一听这话心中诧异不已,忽然觉得有股冷风直袭后颈,他不知道是该喜还是忧。不待老叟有所反应,女子走近一步,轻声对老叟说道:老外滩,有座“女子十二乐坊”,想必先生也是去过的,我是那里新来的乐师。先生有空不妨来听我为你演奏江南丝竹或者为你唱唱歌,顺便我会告诉你一千年前你向我许下的诺言......
女子言罢,飘忽不见,只留下老叟呆如木鸡恍若做了一个梦。
   二
外滩是衡山国的一个好去处!淠河之上,远处帆影点点;近处商船、画舫往来游弋;岸边,亭台楼榭鳞次栉比,酒肆、旅店商铺林立。此处正可谓达官贵人的消遣之地,亦是三教九流的藏身之所。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外滩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皆曰此处胜杭州。
    那日白衣女子离去之后,老叟连日来的烦躁苦闷恍惚都一扫而光烟消云散了,心下十分高兴。高兴之余,他对这天上掉下来的美眉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女子到底是谁呢?居然说我千年之前对他有过承诺,这岂不是天大笑话,奇哉怪哉?这女子想干什么,到底想图我什么呢?我明明除了几卷书籍之外一无所有啊。老叟越想越觉得很神奇。鬼使神差,老叟不觉来到了外滩。
    外滩一片辉煌。沿河两岸的灯光将淠河照的光怪陆离,如梦似幻。老叟径直来到“女子十二乐坊”。迎宾的女郎略施粉黛,美艳如花,老叟忽然觉得全身燥热起来,似有一团火正在燃烧,他觉得此刻要是有盆凉水浇在身上,那将是何等的惬意啊!女郎妩媚的眼睛斜了老叟一眼:先生,这里有你的知己吗?老叟一听,十分高兴,他觉得这里的女郎素质很好,来休闲放松叫做来找知己,这才是古国遗韵哦,气质高雅谈吐不俗,老叟在心里给了这里32个赞!
    老叟微笑问道:小姐,有个会吹箫的姑娘,新来的,这会儿不知可有空,我想和她聊聊!
女郎笑成了一朵花:哎哟,先生真是好眼力!白霜姑娘可是我们这儿的头牌啊!琴棋书画,吹弹打轧,戏剧小曲,无所不精。不过,这会儿她正在和东门大官人说话呢?先生请稍等!
    老叟坐在书香气十足的大厅里,不知为何手里竟冒出了汗,心里也忐忑起来:我到底要来干嘛呢?等下又和她说些什么呢?正在胡思乱想之时,忽然一阵异香直钻进他的心底——是兰花?不像!腊梅?也不是,若有似无,沁人心脾。随即,只见一个熟悉的倩影飘忽而至,还是那双幽深的眼睛,让老叟所有的矜持顿时化为无形,他禁不住脱口而出:白霜姑娘,没想到你真在这里!
    白霜含情脉脉看了老叟一眼,脸上竟飞出了两朵红霞,轻声道:先生,请随我来..........
    三
    衡山国让千里之外的一个人寝食难安。
    他叫刘彻,人们熟知的名字叫汉武帝。
    衡山国的王,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诸侯王,名字叫刘赐,现在是他刘彻的敌人。
    刘赐是谁?何以结怨雄才大略的刘彻。
    先叙叙家谱。刘赐的父亲叫刘长,刘长的父亲叫刘邦。刘彻的父亲的刘启,即汉景帝,刘启的父亲叫刘恒,即汉文帝,刘恒的父亲叫刘邦。
    刘邦有7个儿子,当然不是一个老婆生的。刘恒是第4子,刘长是第7子。
    这么一叙,列位看官明白了,刘赐是刘彻的叔叔,刘皇叔不是。
    一个皇上,一个诸侯王。想没矛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诸侯王坐久了,也想过过皇帝的瘾。皇帝要坐得稳,就要灭掉蠢蠢欲动的诸侯王,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简单的事情,被刘邦搞复杂了。
    说说刘邦吧。刘邦当然功高盖世。我们这个汉民族的名字、汉字、汉语等等都与他紧密相关。刘邦的帝号叫汉高祖,但又叫汉王。汉王就是诸侯王。这个诸侯王是谁封的呢?项羽封的。项羽是皇上?NO,项羽不做皇上,大概据说可能他觉得做皇上不安全,秦始皇自称皇帝不到20年就玩完了。所以还是不称帝吧,他给自己一个封号——西楚霸王。同时封了很多诸侯王,比如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茶等等。这些诸侯王在项羽乌江秀了一把霸王别姬之后,纷纷劝进刘邦当了大汉皇上。但当了皇上的刘邦可就不是那个汉王的刘邦了,中央政权与诸侯王的矛盾势如水火。淮南王英布率兵反汉,此后其他诸侯王群起效尤。这     让刘邦得出一个结论:
    各诸侯王之所以会与中央政权离心背德,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不姓“刘”。
    于是,刘邦开始将自己的儿孙封为诸侯王。在他看来,异姓不可靠,只有自己的儿孙可靠。但刘邦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在位,江山是你打的,儿孙没不服的。你死了,你弄那么多诸侯王,你这不是在故意制造矛盾吗?可以说,从分封那天起,隐患就算埋下了。
    到刘邦公元前195年去世时,总共有9位刘氏子弟被封为诸侯王,其中刘长“接”了英布的“班”,被父亲立为淮南王。淮南国共领有九江、衡山、庐江和豫章4郡,都城在寿春,也就是今天六安的寿县。
但刘长最后是因谋反自杀身亡。那是在汉文帝的时候了,按理说,刘长罪名是谋反,他那一支血脉应该斩尽杀绝才是。但汉文帝没有,要不怎么说文景之治呢,以仁治国,以德治国。汉文帝看看25岁的刘长死后,一大帮孩子,10岁、8岁、6岁、四岁......他有些于心不忍,就将原来刘长的封地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和庐江。刘长的大儿子刘安成了淮南王,小儿子刘赐成了衡山王。
    刘安的大名,大家可能知之甚少。但爱读书的人,可能都知道有一部书叫《淮南子》,这是一部论文集,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这些传说故事,就是这本书中记载的。刘安是《淮南子》的总策划、总编辑。
    刘安的故事先按下不说,先来说说刘赐和衡山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汉武帝刘彻近来接到不少密报:刘安要造反,刘赐要造反。刘彻是汉武帝,是灭了匈奴的汉武帝,他可没有父亲爷爷的仁慈。但毕竟是一脉相传,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为慎重保险起见,他决定亲自来淮南国衡山国看看究竟。
    刘安刘赐接到诏令,皇上要来,心中大为惊恐。
    一场密谋就此拉开帷幕。
    刘赐命悬一线,九尾狐闪亮登场。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