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是反观自照的镜子??读山叶《尚未转暖的初春》

已有 281 次阅读2007-8-15 01:11 |个人分类:文摘

作者:炭马

尚未转暖的初春
            
          山叶

       外面起风了,我顺手刮落墙壁上
       一只缓慢爬动的小虫子,它后退了一截
       但并未滑落。
       我突然感到一股寒意从身上拂过
       那样明显,强烈
       在天气尚未真正转暖的初春,它们仍然需要
       努力爬行,来到一些温暖的角落。

             2006.03.24

  
  刚刚从山叶的博客上读到这首一年多前的诗,士别三日,真要刮目了。我一口气读了三四遍,感到了阅读的愉悦。

  诗歌表现了一个凡常的生活片段,“外面起风了”,墙壁上一只小虫子缓慢地爬动,这并不构成诗意。不过,接下来,和“我”偶然相遇的这只小虫子,被“我” “顺手”一刮,这时候,“偶然相遇”变成了“狭路相逢”,“我”和小虫子之间构成了一种紧张的关系,准确的说是“我”对它构成了危险,突然临头的巨大危险,“我”成了它的障碍。而“我”只是“顺手”为之,如同拈花惹草,有聊无聊,显然“我”是强势的,甚至可以主宰小虫子的命运。

  但出乎意料的是小虫子“并未滑落”,只是“后退了一截”,“我”身上“感到一股寒意拂过”,而且“明显、强烈”。这细微的转折恰恰使诗意得以自然推进。诗歌开篇就交代了“外面起风了”,接着又点明了这是“在天气尚未真正转暖的初春”,那么是什么使“我”强烈地感觉到寒意的呢?很显然,这里的寒意一方面是身体上的,“我”感觉到了寒意,所以明白了小虫子“努力爬行”是为了“来到一些温暖的角落”,进而生发了感动受到了震撼。这时候“我”对小虫子构成的紧张态势解除了,但由小虫子而反观自身带来的寒意??心灵上的寒意??却开始弥散,当我们为了“来到一些温暖的角落”,也常常像小虫子一样缓慢的爬行,爬得很艰难,在我们咬牙坚持或者接近成功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人“顺手”把我们刮落呢?我们同样笼罩在某种巨大的阴影中!所以我们对小虫子,对我们的同类,对自身的命运应该抱以怎样的态度呢?十七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早就写过:“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回味整首诗歌,诗意的展开层次清晰,而且语言干净,不做雕饰,充满生活平静的光辉,但给人的感悟无疑是深彻而丰富的。
  
  一段时间,流行在诗歌中叙述生活场景,但大多鄙陋的诗歌常常只是不辨粗细的罗列平淡的事物,喋喋不休的叙述乏味的事件,事物之间并不构成内在联系,平如飞机场,烦如菜市场,味淡意寡,木然如墙。我觉得一首优秀的诗歌或者是一扇供人远眺的窗,或者是一面反观自照的镜子,这首《尚未转暖的初春》应该都做到了。

[本文转自炭马博客:http://zjqtm.blogcn.com/diary,9401766.shtml]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