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大部桥

热度 3已有 99 次阅读2014-4-4 15:14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辽阔悠远的天际下,是一片澄澈明亮的阳光。此时,万物为融融阳光轻轻抚摸,呈现出一派宁静而又和谐的景象……

  这里,是南雄市水口圩郊外一角。放眼四望,只见处处青葱叠翠,树木繁荫。几许村舍农院,恍若星子点缀其间;更多的则是排排崭新漂亮的楼房,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靓丽地矗立于这一方绿色的世界。偶尔,一阵清风吹拂,送来乡间特有的泥土芬芳,也吹皱了我脚下那一池河塘的碧波。它们在日光下微风里尽情荡漾,顿时把蓝天白云以及岸边屋舍丛林的倒影梦幻般美丽起来。

  不远处,便是横跨浈水的大部桥了。如果不是因为81年前的那场彪炳史册的水口战役,大部桥也不过是一座中国乡村最为普通的桥。而历经了岁月的沧桑,饱尝了战火的洗礼之后,眼前的大部桥已不再是当年模样。它已修葺一新。桥上宽敞平坦,侧边还建有一条水渠,清水潺潺,流向广袤碧绿的田野;桥下,是平缓舒展的浈水河面,波澜不兴。河滩青草葱郁,翠竹苍劲挺拔,或生长了密密麻麻高低不齐的灌木。一切均难以寻找到昔日战火纷飞的迹象了。站在大部桥上,似乎也只能轻拍了栏杆,在这融融的天地中,发几声幽幽的兴叹了……

  然而,历史的云烟此刻却从心中急遽涌来。面对了眼前这一片古战场,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千军万马的厮喊声、拼杀声。同时还看见,就在大部桥对面的山岗上,在河滩深处的每一处丛林中,甚至于湍急奔涌的河水里,当年红一方面军的一、三、五三个军团英勇骁战的战士,正与陈济棠的十多个团的粤军展开殊死搏斗:弹雨如飞、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尸横遍野,血流如注,整条浈水河顷刻间变成了一条惨不忍睹的血河。

  据史记载,水口战役发生于1932年7月8日至10日。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第三次“反围剿”之后,蒋介石不甘失败,命令广东的陈济棠率领粤军“助剿”。于是,1932年7月初,粤军奉命由韶关、信丰兼程赶赴南雄,企图与北面的国民党军合击红军。粤军一路经乌迳、南亩进入水口的清水、篛过、横坋等地,终与红军在水口圩的大部桥一带遭遇大规模激战。由于红军的顽强英勇,历时三天两夜后,敌军被迫退回南雄,但“双方伤亡之大,战场景象之惨烈”,实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罕见”(聂荣臻元帅语)。

  当地的老人告诉我们,水口战役打响时,附近的清水、篛过、横坋村民自发组织,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为红军送水、送饭、抬伤员……事后,又把双方近六千具遗体集中葬于东坑一个大湖内。“当时,整条浈水河均浸满了殷红的鲜血,尸体任意漂浮其中。附近村民是连续两个星期都无法饮用河水。”老人说到这里,神色凝重,仍然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是啊,这就是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但正义的战争又能为人类创造和平的未来。当年的红军一路北上,历经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之后,终迎来共和国的诞生。正所谓“一页风云飘散,历史变幻了时空”。如今,大部桥、水口圩,乃至整个南雄大地,一如祖国所有地方一样,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处处生机蓬勃,繁荣昌盛。尤其是这些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水口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低矮简陋的民居不见了,代之以排排整洁漂亮的小洋楼。当下,又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城镇化建设热潮。人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满怀了激情,正为着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故此,站在曾为古战场的大部桥上,我们是再也无法寻觅到那满目疮痍的弹痕了;倒是,一些附近的农户满载了一车的花生或者黄烟,喜笑颜开从桥上穿过,不时打破了这乡间原野独有的宁静。而桥下的河流,不再汹涌,平静如初,只涣涣东流而去。桥的两边,是一望无际满含了希望的稻田。有一两只耕牛,此时,正在田间低头悠闲地摇了尾巴,咀嚼着鲜嫩的草叶,也咀嚼着四周那一片清新澄明的气息……

  久久地凝望这浈水河畔的大部桥风景,不知怎样,我突然想起了影视《三国演义》那几句美妙动听的歌词:“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或许,正因了昔日一股英雄气曾在这一方红土地上驰骋纵横的缘故吧,这里才拥有了如此祥和安宁的一片美丽世界。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文云 2014-4-4 15:16
初来乍到,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回复 山叶 2014-4-4 17:31
文云: 初来乍到,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欢迎新博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