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割难舍花椒情

热度 1已有 241 次阅读2013-7-18 10:52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花椒情;天水, 秦人文化


    难割难舍花椒情 
                                ---------写在老家花椒成熟收获之际
文/风华
    花椒始见载于《诗经》。古代常将花椒与酒配制,称作椒酒。《齐民要术》多次提到用于调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其味辛而麻”的特点。此麻现已形成四川风味的一大特色,并为厨师所广泛应用。


    虽然说四川人爱吃麻辣味儿,且花椒又是麻味的主要代表,但真正的上乘花椒不是产自四川,而是甘肃、陕西等地。这点从北魏农学大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能看出: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此外,《子计然》曰: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陇西天水,细者善。更是将陕甘一带花椒的特点给道出了。
    说起花椒的历史,就得说说花椒产地的历史了。《本草纲目》中说:“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今处处可种,最易蕃衍。其叶对生,尖而有刺,四月生细花,五月结实,生青熟红,大于蜀椒,其目亦不及蜀椒目光黑也。”
    其实花椒最早叫做“秦椒”,正如陶弘景所述:“秦椒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蜀椒,出蜀郡北部,人家种之,皮肉厚,腹里白,气味浓。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出,谓为汗椒,令有势力。椒目冷利去水,别入药,不得相杂。”

    众所周知,秦人祖先最早的领地在今天水一代,也就是笔者的家乡,秦非子封邑于秦,秦所在地就是今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清水县一带的秦亭,而天水又称秦州。
    正是由于家乡天水一带是秦根所在地,因此种植秦椒的历史可谓是有些年头了。诚如古籍上记载,天水农村历来有种植花椒的习惯。农民或在庭院之中,或在庄前屋后,或在田埂垄间,随意种植,届时收取,是很普遍的事。特别是在夏秋季节,沿国道两旁,如果你坐车经过,在微风中就能闻到丝丝浓浓的花椒的香味,正如元代诗人马祖常咏花椒云:“椒花染紫风雨香。”在盛产花椒的天水,遇到椒花飘香的季节,你随时可以感受到这种气氛。如果你到天水的农家小院去参观,那你可就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花椒的王国了。

    每年的夏秋季节,正值天水地区的雨季,也正是花椒成熟的季节,这就给椒农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天水,有黄土塬、有山地,而花椒树多在山上,爬一次山花一个小时,有些甚至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花椒园,天气好了能坚持一天,遇到雨天后,刚一上山就得下跑下山,如果情况糟糕点,来回三四个小时的山路,让天气一折腾,就得往返好几回。
    由于花椒的成熟季节短,不易保存,又容易受天气影响,所以,在天水就有一种让看了倍感痛心的情景:“男女老少,只要四肢能活动,一到摘花椒的时候,统统上地劳动。”笔者家里就有好多的花椒树,也算是花椒大户。记得小的时候,经常上地摘花椒,一个小篮子,多少摘点,回家就得称斤头,回头家里人还要给我算工资,那个时候刚摘得花椒也就一毛两毛的价钱,晒干的成品花椒也就是十块左右。现在随着市场对花椒的需求不断增加,花椒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刚摘下的花椒每斤都飙到了三块钱了,而晒干的成品花椒也就是二十多块钱。花椒多的农户每年还要雇人来做小工,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开始,沿着山路就有成群结队的人龙蜿蜒在半山腰,如果能亲临,那叫个壮观。



    天水地处黄河长江风水岭,有着南雄北秀的自然景观,有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天一生水,天水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生于古成纪,就是现在的天水秦安县,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改写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就如天水的历史文化一样,天水人民的勤劳质朴同样是厚重无比的。
    两千多年前秦人的辛酸创业史,造就了秦人敢于流血、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天水作为秦人的最早发源地,天水人将这种精神溶于自己的血液之中,世代沿袭,不断发展,终将秦人的精神完整的留了下来。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陇右风华工作室 2013-7-18 21:53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