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山道

已有 260 次阅读2009-8-17 02:22 |个人分类:岁月随想

蜿蜒的山道

   ??记黔灵山九曲径

 

 那是清明前后,仍时时感到有些春寒逼人。在夹杂着丝丝细雨的晨风中,伴着稀疏的游人,我与先生揩手又一次走进伴随我们青春、爱情、天伦之乐锺爱一生的黔灵山。#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滴哒的雨珠早已被被山林间的叶瓣儿争先抢去,迎面而来的是重岩叠障的苍松翠柏,好-幅清远的景致。在那绿波浩荡的叶海间,古道峭壁、亭台飞檐、摩岩石刻风中涌动若暗若明。山道上浸润着新鲜的潮湿,泥土中散发出悠远的气息。

 

片刻的林间漫步,便看到九曲径古道那苍劲的径碑。

 

九曲径是一条通往黔灵山弘福寺的青石古道。有记载此径为康熙二+七年(1688),赤松大和尚(弘福寺祖师)开辟。径道盘山婉蜒、古韵朴实、悠久凝重、渗透出历代的沧桑与厚重。九曲径全径九曲(弯拐)383级,其间明.清时期摩岩石刻、亭台、佛洞古迹不绝。

 

我们登上了九曲径中踏步间距最宽敝平缓的第一曲,光洁如玉的石阶在晨曦中闪闪发亮。 “古佛洞”一面靠山半亭半屋,两层亭帽错落有致,各持一对挑檐彼此相望。该亭为黔灵山最早的古迹,记载着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先生于崇祯十-年(1638)曾到此游览。看着亭台间斑驳尽退的浮色,试想浮色之后着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不禁让人哀叹岁月的匆匆。

 

缓慢延伸的台阶被山林间潮湿的空气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露水,滑溜溜的倒也有几分情趣;山涧里吹来的风夹着尚未退尽的春寒,阵阵的感到有些刺骨。依偎着先生我们踏着露水向曲径的深处走去。

 

在那浓密的绿色中台阶显得陡急起来,还未转完几个曲,额前竟也露出了微微的毛汗。树叶间阵阵耳语如风吹来,抬眼望九曲回廊曲曲绰见三五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抹汗攀上了第五曲,那临壁而建的“窈亭”已映入眼帘。它正面靠壁飞檐四角,亭壁上的“佛”字为清代嘉庆年间贵州巡抚陈预书。字下有一天然石窦,中空不见其底,吹之声响彻应。窈亭石窦虽早已失去当年的风姿卓色,却仍然令我又-次的噙泪,遥望那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古人,感动你以窈亭建在这石窦之上,使之相应成辉彰显其美。更感动你以“窈”字赐为亭名,“窈其深,廓其有容”,用字精确点石成金,黔灵山九曲径永远无愧此称。

 

我们的脚步在急促的喘息中迈得越发的缓慢起来,也许是中年“发福”吧?坐在径边的拦坎上,看着这些历经过几百年风雨磨砺的青石墩子,在绿色的浓荫中,若隐若显透着风化的残垣,是那样的冰凉浸彻,那样的耐人寻味。

 

在欣赏和想象中,座落在第八曲的“灵官亭”已张开双臂迎向我们,它是曲径中保存最好的六角亭台。端正的亭身,挺直的亭柱,六支飞檐凌空突起,灵官亭大器而俊美。该亭原有禅联-副“鞭下无情,打尔明中作恶;头上有眼,看他暗里行奸。” 刚正不阿禅心永明。

 

转眼九曲最后的径道,四角亭台“洗钵池”这曲径终止的地标性建筑,它平地凸现四角皆空飞檐耸立,亭中书有“洗钵池”三字,甚是引人注目。赤松大师曾有诗曰“万斛泉源一鉴明,闲来洗钵有馀情。照心不待澄波月,鸟语松风趣自生。” 赤松大师的诗句是他现实生活中的写照,也是多少人永远不能超越的一种境界。

 

站在弘福寺大三门前,脚下的九曲径如一条远古的玉带,悠远的韵味盘缠起伏,唯美而不失大雅之作。

 

在九曲径的径道上,除了亭台沿途可见各种摩岩石刻。最大的是一个“虎”字。字高6.53.92,威风凛凛大气浩然。此字为咸丰十年(1860)总兵赵德昌书。其间还有“黔灵胜境”、“第一山”、“佛”、等明清年代作品。解放后曾有国家领导人董必武、赵朴初等,所题 “黔南第一山”、“南无阿弥佗佛” 等作品于九曲径的石壁。

 

远离了尘世的繁华喧嚣,吮吸着自然的丰赠厚馈,何等的清新怡人,何等的的纯美宁静,我们感到了一种深深地释放和自由。先生禁不住握紧了我的手,一股温情的暖流穿心而过。

 

黔灵山啊九曲径,在你婉蜒的山道上不知还有多少感叹和情怀。

 

 

:“窈亭”的“窈字”亦叫“穴字头加个叫字的字”它的字音字义与“窈”字相同。

 

 2009.0817国色天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山叶 2009-8-17 10:32
赵朴初的字写的很不错!
回复 野树2009 2009-8-20 04:04
所见所思,释放了情怀。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