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乱舞话鬼节(上)

热度 13已有 254 次阅读2015-10-27 09:33 |系统分类:百家杂谈

群魔乱舞话鬼节

 

 (上)

 

十月三十一日,是西方国家重大的敬鬼节日,叫万圣节。万盛节在美国是个盛大的节日,是个丰富多彩的浪漫节日。全美国各大城市都会有庆祝活动,组织大游行。其规模之大,气氛之浓烈,鬼气冲天宇。人们仿佛到了鬼的世界里。

西方的鬼节——万盛节是怎么一回事呢?

几年前,我有幸在美国过一次鬼节,还参加了纽约市规模盛大的鬼节

——万圣节大游行。

现将我所知道的万盛节,以及所见所闻、参与的感受说说,以食读者。

十月三十一日晚上,整个纽约市灯光、月光、星光交映生辉,大街上人山人海,挤满看热闹人群,罗鼓声、号声、歌声,欢笑声在空中飞扬。

游行队伍以春街为起点,沿第六大道,向北一直至23街。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像筑起了两堵人墙。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7时许,游行开始了。

在游持队伍里,装扮成各色各样的“鬼形人”冲到街上,开始狂欢、游行表演。

最先出场的是一群巨大的骷髅,足足有二三层楼高,下面是几十个鼓动骷髅的人,脸上戴着骷髅面具,样子十分吓人。它们在夜幕下偏偏起舞,样子怪异,不断地捉弄看热闹的人群,一会儿突然扑向街西,一会儿又扑向街东,引起阵阵欢呼声,胆子小的人被吓得乱跑。

排在巨大骷髅后面是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鬼形人的游行者,有僵尸鬼、吸血鬼、偷尸鬼、巫婆……它们面孔狰狞、诡异森然,满街乱跑、乱窜,不时混入人群之中,露出狰狞吓人的面目。

黑色是万圣节的主色调,它象征着黑暗、魔鬼、不祥和邪恶,最为人熟知的代表形象要算身穿黑袍,头戴黑色尖顶帽子的巫婆。

噬食尸体成癖的偷尸鬼,最令人毛骨悚然,他穿着沾满血迹的衣服,手上拿着残肢断臂,故意到人群中窜来晃去,与观众握手欢笑,拍照。

美国是个多移民的国家,各国、各民族的年轻人把自已的民族、人种的民族风情、服饰也展现在游行队伍中,载歌载舞,煞是好看。把整个万圣节游行队伍打扮成既是魔鬼聚会,又是展示世界多人种、多民族风情的舞台。

整个万圣节游行队伍,可以说它聚集了许多标新立异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打扮成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形象逼真,富有想象力。

游行队伍中五花八门,不和谐东西也不少,如一男子将百斤重的大南瓜,中间挖空,赤身裸体,把南瓜套在臀部,装扮成南瓜精灵。身边有一女子,不断地和南瓜精灵做猥袭动作,显得不甚雅观而无人问律。更不堪入目的是,有一位男子,戴着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面具,西装裹腹,打扮成克林顿道貌岸然的模样,领着一个中年妇女,每走一段路,或到一个路口,就停下来,女的跪在克林顿跨前,做**动作,(报载,这是克林顿办公室绯闻,19988月克林顿向全国人民发表电视演讲,公开承认与办公室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引起观众阵阵喧哗,有的喝彩、有的鼓掌,有的咒骂。这种在大庭广众之中,丑化、污辱国家领导人,人格行为,在东方是行不通的,西方的民主、自由,实在叫人难以恭维。

美国的**、自由、民主、文明,似乎已经超出了人格范围,当然,我佩服克林顿容忍大度,不然,一定会到法庭上控告他们污辱人格,侵犯**。让人们难以相信的是美国不但极力欺压别国,丑化别人,妖魔化不听他的话的人,竟然把这种**、自由、民主、文明向东方世界推销,向阿拉伯民族推销,不能不说美国这些政治家们的无知。但如果说政治和民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在阿拉伯世界,女人的脸、身体都不能外露。你们能削弱本·拉登和他的追随者的反美之志、仇视之心吗?

人民的动态是政府政策的寒暑表。借万圣节群魔乱舞之机,借鬼之灵气,戴着魔鬼的面具,发泄内心的不满,是否是反映人们的动态和心声!

关于万圣节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各种说法上虽有些出入,总的说法还是一样的,比较准确的是:在西方国家,二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定为All hallows day ,(天下圣徒之日)Halloween(音,哈乐畏)即圣徒之意。但辞典把Halloween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 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十月三十一日,他们认为这一天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第一天。那时候人们相信,死去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夜里回到故居地,并符在活人身上寻找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死后每年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的一天,故群鬼不敢怠慢,纷纷出动。而活着的人们也惧怕鬼魂来夺生,怎么办?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晚上,熄掉家中一切灯光、火源,让鬼魂无法找到自已的家和活着的人,还把自打扮成妖魔鬼怪样子,把死人魂灵吓走。又在家前屋院摆上南瓜,糖果,供鬼魂享用。

节日之后,人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生活。传说那时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部落还有在十月三十一日这天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占领了凯尔特部落,他们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的习俗。但从此废除了杀死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以吓唬并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就是西方人以古灵精、怪打扮,来庆祝万圣节(鬼节)的由来。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知识普及,人们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人们所抛弃和忘记。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如图画、巫婆、黑猫等,大多具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了,就是死人骷髅,人也不怎么害怕啦!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孩子们的节日,年轻人化装舞会的节日。

在学校老师动员同学各自选择,搞创意活动。

天真活泼、童心无暇的孩子们自己做动物面具,特别是女孩子显得特别天真浪漫,她们穿着鲜艳服装,有的扮成蝙蝠侠,吉普赛女郎,护士;还有的装扮成“猫女郎”。身上穿着紧身的猫衣,带着黑黄相间的猫耳朵和猫尾巴,成为一只妩媚动人“小野猫”。有的男孩子扮成海盗,野兽精灵,有个别学生也买了可怕的骷髅。为安全,学校万圣节游行,仅围着学校绕个大圈子。

在美国过万圣节,除有群魔乱舞的大游行外,有的年青人还认为,万圣节看恐怖片,参加舞会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欢乐。所以,他们参加舞会会打扮得能弄多怪就多怪,什么最吓人就弄什么,能与众不同就与众不同。电影院还准备了万圣节电影,租赁影片,让自己在家也闹鬼。最经典的片子有《亡灵的呼唤》,《阴魂不散》,号称恐怖之最的《大法师》,《吸血鬼2000》,《吸血鬼的影子》,《黑暗惊魂》,《惊心食人族》等。为渲染鬼的气氛,还写恐吓信,老人们还和孩子们一块玩游戏。

你听这恐吓信:“已经倾慕你好久好久了,从见到你那一天起,我就决定非你不嫁,你知道吗?我在阴间。”

“想你可又害怕见到你,也许你正在哪个角落默默注视着我,我想抚摸你那没有下巴的脸蛋!”

“传说今晚阴魂不散,死光又现,鬼魂四处转,愿鬼听我使唤,半夜来到你面前,苍白的脸,哇!”

万圣节晚上做游戏,称魔咒,最流行是咬苹果,大人们将苹果漂浮在盛满清水的盆子里,让孩子们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看谁先咬到,并把它咬着衔出来,谁就是优胜者。显得全家人和谐,天伦之乐。

万圣节期间,为宣传吸烟危害,纽约华人社区还配合纽约卫生局举行一次大规模戒烟宣传活动。推出一幅显示吸烟危害健康中文广告:叫“鬼里鬼气”。广告是以华埠街道为背景,一家三口位于画中,左边是微笑的母亲,右边是被父亲抱在手中的孩子,孩子小嘴下撇,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而父亲只是一个轮廓,在烟雾中渐渐淡出。广告中央用白色的字体写在血红色的背景中“戒烟,别让你和家人消逝如烟”。如此触目惊心的广告令人倒吸一口凉气。

在美国过“鬼节”,孩子们也成了主旋律。这一天,当夜幕降临,家家都会敞开大门,点亮南瓜灯,照明灯。七点钟左右,大多是五六岁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到家门口叫到Trick or treat,(你要恶作剧还是给好吃的),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有装扮成骑着扫帚巫婆、小树妖,有的戴着骷髅面具装成鬼怪,手里提着小桶、布袋,挨家挨户要糖果。拿着糖果的小朋友们都很礼貌地说声thank you(谢谢!)然后再唱着Trick or treat 转到另一家去了。如果大人们不给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小孩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家的猫涂上颜色。

这些恶作剧常令大人们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浪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肚子总是填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盛节在美国是个盛大的节日,是个丰富多彩的浪漫的节日。

然而,在中国一些商家,为了赚钱,大搞商业操作,不顾中国文化特点和人民风俗习惯,群众的接受能力,照搬西方,办中国的万圣(鬼)节,群魔乱舞,鬼怪淋漓,效果失得其反。据报到,重庆市某商家,搞万圣节庆祝祝活动,有一女子被鬼怪吓昏,送往医院抢救,差点儿送了性

【相关阅读群魔乱舞话鬼节 (下)
1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