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端午节

热度 12已有 179 次阅读2014-5-31 10:45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端午节

说说端午节

                                                         

端午节,中国人过,日本人也过。

    中国过端午节,要吃粽子,还有集会、赛龙舟,来纪念二千多年前的楚国诗人屈原。热闹非凡。

日本人也是要过端午节的。端午节,在日本叫男孩子的节,被称为“子供之日” 。也就是说庆祝家里有男孩子节日的端午节。

进入五月,有男孩儿的家庭庭院中或公寓的阳台上,会插挂着五颜六色的鲤鱼旗,还有的同时悬挂善于捉鬼的钟馗和武士像。

那,端午节来历是什么?

端午的“端”是指事物的开端,所以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农历五月初五,就被称为“端五”。

那么五月五日为何不叫“端五”而叫“端午”?

    这话说起来就长喽!在唐朝的时候,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宰相宋璟为讨好皇帝避“五”字讳,将五改为午,午与五同音,所以 “端五”也就成“端午”。到了宋朝,朝庭封屈原为忠烈公,定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还让人们佩带香袋,以示屈原品德节操馨香溢世,流芳千古。

另外,五月,天气渐渐转暖,各种害虫大量繁殖侵袭,疾病容易流行,所以古时人就在五月五日这天,把菖蒲和艾叶这二种药草,悬挂在屋檐下,以驱退害虫。

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异味,人们常焚烧乾艾草以驱蚊,还用艾火灸治伤病。在唐朝时,还有人把艾叶扎成草人挂在门上,以抵挡恶魔进门的习俗。

不知何时,这种习俗流传到了日本,也有了端午节用菖蒲艾条来防病却灾的风俗。

到了江户年代(公元1603年)因为菖蒲的日语发音和尚武(武を尊ぶ)一样,端午节就作为武家崇尚勇武的“行事”之一。

近代,端午节的“行事”广泛地流传开来。日本普通的家庭也在家中摆上武士人形、插上鲤鱼旗,为家中的男孩子祝福,希望他成长成一个勇猛无畏、出人头地的男子汉。

插鲤鱼旗,可能是与中国的鲤鱼跳龙门一样来期待吧!所以,在端午节前后,凡有男孩子家庭的屋外,都高高悬挂鲤鱼旗,成了日本端午节独特的风景。

在端午节摆设的各种人形中,除了日本人传说的武士,如金太郎、桃太郎外,还有钟馗的人形。怎么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钟馗,会到了日本?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一个专捉鬼怪的人物。

据北宋沈括的《梦溪补笔谈》记载:唐开元年间,岁暮,唐明皇自骊山讲武校场回宫,身染寒热,累月不见好转,一夕,忽梦大小二鬼,牛鼻子小鬼,一脚赤足,一脚穿鞋,撑一把油纸伞,偷杨贵妃之紫香囊和玉笛,绕殿而奔。另一大鬼蓝服、戴帽、袒臂,上前捉住小鬼,挖其目而食之。明皇惊问,大鬼何人?大鬼曰:“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誓为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明皇受此一惊,顿觉热退病愈。乃召宫中画师吴道子,命其画出梦中情景,道子奉旨,立笔图写,一气呵成,钟馗形象跃然纸上。明皇注视良久,拍案称绝曰:“是卿与朕同梦耳,何肖若此哉!明皇大悦,赏以百金并批曰:“灵纸应梦,厥疾痊愈,列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气。乃告天下,悉令知委。”

自此,钟馗着进士蓝服,跣足、戴帽,不修篇幅须发奋张,捉鬼吃鬼的形象就此定型。后来,通过无数次的拓摹,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纷纷张挂祈福。

唐代时于除夕张挂,一直盛行至宋,到了明代,则从除夕张挂到五月端午。由于钟馗的形象已经成为驱邪除恶、匡扶正义的象征。因此,深受民间喜爱,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企盼。

把钟馗放在端午节的各种武士人形中悬挂,是日本民族希望自己的男孩子,成为坚强、勇敢、耿直、敢于伸张正义的勇士。

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国度里,有不同的内容和习俗,二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真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的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回味无穷。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马文 2014-6-6 16:47
开了眼界
回复 静寞芷言 2014-6-12 21:29
拜读,长知识开眼界!谢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