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

热度 1已有 248 次阅读2011-10-10 07:19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农村, 生活, 老家, 粮食

我小学一毕业,就赶上全国罕见的大饥荒,,城里人吃的粮食骤然紧张起来,实行低标淮的定量供应,我那时尚小,但每月也可领17斤粮票。继母的老家,是在距重庆有八,九百里的边远农村,那里的生活比城里好过一些。那一年的暑假,继母老家有人回去探亲,于是,继母就托付这个人带我去了乡下。

继母到城里来了二十多年,只为她母亲奔丧回去过一次。乡里还剩她的大弟媳妇和三弟两家人。我这次去乡里,就主要落脚在三舅家。三舅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在街上开了一爿卖酒的铺子,他的家则在十里之外的农村。

三舅组建的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他和三舅娘?有生育,而大舅家人丁兴旺,就过继了一个男孩给他当儿子,取名“国均”,与我同年,个头却比我高一截,人也比我聪明利索。

这次回乡,给人感触最深的是走路。公共汽车只到县城,第一个考验,就是去乡下的八十里旱路,把我给走哭了。一个城里娃,生活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惯了,腿儿很娇,一、两站路都得乘车,那里能走几十里的远路。

其次感触深的,是乡里亲友们对我的那一份真挚醇厚的亲情。继母的亲戚,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们,而他们恐怕连听也?听说过我,大家第一次见面却并不生分,待我就象勤来勤往的亲侄子。

五十年前那个地方的农村,某些方面还处在原始的生活状态。比如三舅吸烟,点火用的就不是火柴梗,更不是打火机,而是腰间挂着的小布袋,袋里装着的两块外观粗劣的燧石。想抽烟了,便从袋里取出燧石,我们俗称“火石”的东西来取火。

“燧石取火”,只是在历史书和小说上见过,说的是远古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燧石或燧木取火,结束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有了火,人类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我常常看父亲抽烟,划根火柴就点着了,后来用上打火机,“叭”的手指一?,火苗就燃起,从来?见过石头能敲出火来,在我小孩子眼里,这是比童话还神奇的天方夜谭。

三舅人长的精瘦,天生一个烟鬼样。只见他将备好的纸捻子一头垫在燧石下面,用手指夹着,然后两石上下敲击,让它连连溅出火花,很快纸捻子的一头被火星点着,冒出青烟。

吹燃纸捻要口技,这时冒烟的纸捻只是点着,而?出明火,将其送到嘴边呼呼地吹气,用氧助燃,让燃着的纸头红亮,然后,伸出舌尖,拢上嘴唇,“忽”地一声吹气,红亮的纸头这才腾地燃起火苗,点上叼着烟杆的叶子烟。

印象最深的,是和我的表弟“国均”去大山里砍柴。舅娘家断了柴禾,要去三十里外的大山里打柴回来,不用说,这是个辛苦活。我是城里来的客人,并且吃不下这份苦,所以,就不让我去。

可我偏要去,舅娘磨不过我答应了。她为我也准备了一份干粮,还有扁担和绳索。国均带的是一把头天就磨好的锋利发亮的弯刀,我也去灶房临时找了一把瘪脚刀,与他一同上路。临走,舅娘叮嘱国均,只是让我陪着去玩,千万注意我的安全,别把我累着。国均开始也不愿带我去,怕我进山里乱闯迷路,直到我作出保证。

为了早去早回,我们凌晨四点就出发了,除了我和?均,他还约了个伴。仲夏之夜,到处是蛙声一片。天黑漆漆的,我们走的田坎小路,路的两边是齐腰的庄稼,稻谷己经?穗,麦子开始泛黄,但夜里都是一种颜色。在风里它们要动,一动就象野兽潜伏的脊背在向我们逼近……

我?有在农村走过夜路,加上我丰富的想象,怵自走的颤颤惊惊,衣袖碰到稻叶,惊飞起一只蚱蜢,我会吓出一身冷汗。经过一个坟茔,倏地伴着一声鸟叫,我也会“咚咚”的心跳,风中摇晃的树冠,草丛中野猫的绿眼,农舍里传来的吠声……都对我形成威胁。

这三十里夜路,走的我好累,不是体力上而是精神上的。我先掉队走在后面,觉得不安全,就加快脚步走在他俩之间,我们三个人都保持着间距,也不知走了多久,东方才渐渐露白,大山伟峨的身影才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来到山谷下面,这里有大片的灌木林,间或也有数米高的树,但腰身粗大的树一棵也?有,足见柴山的自然生态被人为的破坏巳很严重。我们不是砍柴为生的樵夫,自家烧饭用,不讲卖相,指头大小的?技也要。

他们两人各自拿出柴刀,奔向目标,不是乱劈一气,而是选枯枝死?。这大概是砍柴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我也想提刀学样,国均招呼道:“你就原地休息,等我邦你捆好”。我一下想到出发前作的保证,变的老实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国均就手脚麻利的把一大一小两挑柴禾捆绑好,他那个伴也是为自家来打柴的,年纪要长几岁,两捆柴禾就更大一些。挑着上路之前,为了轻装简从,他们两人提议把干粮吃掉,省得碍手碍脚。

国均体力好,他挑那两捆约莫有八十斤,而我这一挑恐怕连三十斤也?有。开初,我们三人挑着担,象在竞赛似的跑的欢,慢慢的我不行了,树?捆的长,脚一绊着,就迈不开步,使我掉在他俩后面老远。害的国均每走一段,就搁下挑子回头跑来接我,这样,他连一点歇脚的功夫都?有,我真成了他的累赘。

赖死赖活到了家,已是晚饭时分。我浑身象散了架,而国均却象?事儿一样。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我也老了,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变成了饱经风霜的老人。继母的家乡,我?有再回去过,但儿时的这份记忆却象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是那样的清晰,感人和温馨。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白花蛇 2011-10-11 00:11
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