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雪豹》:一场生存与规则、执念与放下的探讨

已有 16 次阅读2024-4-15 09:35 |个人分类:影视评论|系统分类:影视剧本

 万玛才旦遗作《雪豹》诠释与演绎了一个新的哲学范畴。电影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复杂的当代寓言,它涉及现代性,涉及自然律、习俗以及政府成文法规的关系。它让各种权力线条在其中交织,让这个109分钟的电影包含了大千世界,这都向释义者提出了挑战。 “雪豹”好似一面镜子,面对喇嘛的善良,反映出的是同等的善意;面对制作人与女友的爱意,一样回馈的是与小雪豹的温情。难怪会在看完电影后感慨,在雪豹与人的对照中,有多少精神性的东西被折叠,被隐藏,被放大和缩小了呢?

该片以凛冽的雪域高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与灵性、生命与信仰的故事。冬天,一只雪豹闯进了一家牧民的羊圈,咬死了九只“小牛犊子”一样的羯羊。因此,牧民父子争执不下:大儿子金巴坚持要打死这只雪豹,父亲却要执意放生,小儿子“雪豹喇嘛”得知此事,带领一组电视台记者前往采访报道,并牵引出多方的冲突与争执。从信仰和法律角度出发,众人督促金巴释放雪豹,一场生存与规则、执念与放下的探讨由此展开。

影片的故事不算复杂,可以说非常简单明了。牧民与保护动物的矛盾引入多方社会视角介入,媒体、宗教、政府,各方都只站在自己立场考虑,来解决问题的人只想着一级保护动物别在自己辖区出事,一万元的赔偿自始至终不提,最后交给内地独享的片尾字幕解决。人与动物关系的探讨引发人与人的探讨,以及与自然的关系。从雪豹这一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物种切入确实比较讨巧,观众对这种神秘少见的高级捕食者还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对一部藏族电影来说,特效也比较过关。人类始终要思考并学会和自然、和动物、和人类自己相处,你对待它的方式,它或许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不是现在,是以后的某个时刻。

特别喜欢影片中小儿子“雪豹喇嘛”那条线,充满了神性。也喜欢对金巴一家生活的描写,朴实而亲切。金巴说,雪豹咬死了一两只羊,他就当施舍了,但是它咬死了九只羊,就得偿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藏民、自然与宗教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他们各自恪守着心中不成文的准则。然而公权力与保护机构的介入,打破了这份平衡。他们强硬蛮横,不容置喙。他们出现在这片土地,就像标准普通话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一样违和。很喜欢金巴老婆的一句台词,“事情归事情,吃饭是吃饭”,多么朴素又纯粹的生活哲学啊!

这部电影又刷新了我对文艺片的认知。非常简单的故事呈现和独特的拍摄手法,注定这部藏语电影是如此特别。先说故事呈现,或许不能说是故事,因为没有明显能勾起情绪起伏的冲突情节,看起来平平淡淡,更像是在看纪事片。但就是这个看似简单平淡的故事,交织着多条令人思考的关系,处处充斥着冲突。除了明线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暗线习俗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政府与弱小群体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基调比较平淡,需要静下心来观赏。

残暴以文明之名入侵文化,文化以驱离之姿消融于文明。 藏人与藏文化是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众人向往、爱护;被咬死的九只羊也是藏人与藏文化,天上盘旋的秃鹫正在虎视眈眈等待一击即中;藏人、喇嘛、信仰、生存亦是藏人与藏文化,但没有罕有的包装,只有血淋淋的生存竞争,这一切就变得十分不堪。 我们既要保护藏人的生存环境,又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我们还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成这些美好的愿景。这简直就是比雪豹传说还雪豹传说的传说。 文明与文化的冲突难以调和,在生存之中找到生活是猴子捞月的臆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