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格律词

热度 7已有 483 次阅读2012-12-19 21:43 |个人分类:散文篇|系统分类:谈书札记| 蝶恋花, 声声慢, 近体诗

简述格律词

格律词是以词的音、调、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伴唱之文学。

格律词的格律严谨,音韵严格。其中:(1)音,是指近体诗词当中的五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与现今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大体上接近,上声和去声类似于三声和四声,而去声于现在普通话当中已经不存在了。去声在客家方言里还存在。(2)调,是指平仄,阴平阳平归入平声,上声入声去声归入仄声。格律词的词牌决定了整首词的调。(3)韵,主要是指以隋末陆法言的《切韵》和宋末刘渊的《平水韵》为主的韵律。《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韵》实际简化为193韵。南宋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平水韵虽然是南宋时才出现,但反映了唐宋时代人们作诗用韵的实际发音状况。

格律词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词字数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如《菩萨蛮》、《长相思》;中调(58—90字),如《蝶恋花》、《一剪梅》;长调(91字以上),如《声声慢》、《浪淘沙慢》。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叠也成为阙。按照音乐分,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象《如梦令》;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如《阳关引》;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如《祝英台近》;慢,由引而愈长,如《木兰花慢》。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按词牌来源分,有三种:乐曲名称,如《西江月》;摘取已有词内部分字,如《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那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本来就是词的题目的,如《渔歌子》。

格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因此,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为一种新型音乐,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了。两宋期间,主要流传形式是歌女之间的传唱,有以柳永为代表的词作家。

格律词有别于宋词的,总体来说,格律词包含大部分宋词,但不完全包含宋词。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词起源于唐中后期,成熟于五代十国,盛行于两宋,宋降以来,逐渐转衰,并向着格调宽松、音律闲适的方向发展。格律词的巅峰在两宋,故当今时常将宋词与格律词相提并论,有时又称为长短句、曲子词、乐府、乐章、诗余、琴趣,等等。

唐天宝年间以边地州名为名之曲子,如《伊州》、《凉州》等,是格律词成型最早的例证。白居易对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最能体现的是其三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五代十国时,以花间派为导向,盛产了一批花间词高手。以温庭筠为代表,集齐了韦庄、牛峤、牛希济、冯延巳、欧阳炯等,以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男女燕婉之私为主的词曲。同时期的杰出代表应属南唐后主李煜,其词知者甚众。北宋初期,格律词主要受花间派词人的影响,词风多以温婉幽怨为主,成为婉约派。至神宗年间,苏轼的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创了词坛新风,豪放派变登上了历史舞台。于宋一朝,格律词在词牌、字数、平仄、音韵方面均已成型,其后得历朝历代,格律词均沿袭着宋的格律套路进行填词作曲。

但是,如今大部分格律词的音乐已经失传,这也成了莫大的遗憾。

 

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沙澧风 2012-12-21 08:03
学习!
回复 张成文 2012-12-30 16:11
回复 禅心 2017-3-21 17:05
欣赏,学习!收藏慢慢学习!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