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律诗的用拗述要

热度 30已有 703 次阅读2012-11-12 01:33 |个人分类:散文篇|系统分类:谈书札记

      关于格律诗的用拗述要

一、格律诗的拗救

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还得从我写的诗词,以及从各网站读到的诗词说起。首先,近些年来,我写过许些古诗,有古体的,有近体的(律诗)。除了在文博网上发出,也在其他网上发出。文博网上的朋友少在技法方面评议,而其他网站,有些网站还有专人批点。常常会看到讨论我诗词的平仄韵律问题。也许是认知上有区别,他们的批点,有些是过于武断;有些是过于浅薄;有些则令人啼笑皆非。其次,我历阅了不少别人的诗词,觉得存在许多值得商酌的问题。所以,萌发了写此文的想法。我要说明的是,既非想解释什么,只是想闻之足戒,与人共同探究、研习,同涉诗海;也不是想去训导他人。我早几年在一篇文章里已经写到,我写诗是写我人生见识、自愉自乐。故以此为引叙。

经过多方面的探究,以上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在于格律诗之拗与拗救的处理问题。

为此,在谈格律诗的拗救之前,我们先明白以下概念:1,什么是格律诗?2,什么是格律诗的拗救?3 拗救的目的、实质有哪些?

什么是格律诗呢?大家知道,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它是唐代以来形成的一种诗体,以有一定的格律要求而区别于古体诗(古风)。我们所说的格律诗,是一个大的分类,其中包含了词和曲等。那么何为格律呢?通俗讲,格就格式,律就是规律。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律写成的诗。这个格式和规律,其中包含了字数、段式、压韵、粘对、对仗、拗救等等。格律诗的平平仄仄,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可用十二个字相重相间,要粘要对,有拗有救概括。而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就是格律诗拗救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拗救呢?为什么要拗?又为什么要救呢?简言之,为了写诗用字措词更自由拓宽就需拗;而拗,就会不顺。救,就是为了顺而进行补救。拗救,就是不顺的补救。有拗才救,无拗不救。无拗也谈不上救。拗救,简单说来有如下的规律,就是平拗仄救,仄拗平救。在实际创作中,一般都是以平救仄这里所说的拗救,前提都是以格律诗来说的。古体诗(古风)不要求平仄,只要求压韵,不存在拗救的问题。

律诗具有基本格式(就其声律而言),被称为“正格”,这是从统计及声韵美的角度提出的,是正确的,且易学的(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无疑乃纆徽也)。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然若仅限于此正格,则难知律诗尚有诸多变化,也就会少品诸多美味。例如,“平平平仄仄”这一正格可变为其特格“平平仄平仄”使用。由此可见,古人早已求化了。王力先生曾做过统计,《唐诗三百首》的50首仄起五言律诗中,使用正格只占14%(若将“仄平平仄仄”20%,“平平仄仄仄”16%算在一起共计占50%),而变格(特格)则占了48%(若计入“仄平仄平仄”2%,共计50%)。至宋人用特格的比例则更大。这不难理解,一是求变的心理人人有之,不愿意整天守着一个面孔;二是,有时为了必须用的字及其意、气而适当牺牲其固有之形,也符合作诗之原品。

概括起来,近体诗中凡符合平仄规律的句子就叫律句。 不符合格律的句子就叫拗句。  拗救的目的:由于律诗的格律限制过于严格,诗人不得不采用一些拗句,以便于在谴词造句上有更多的自由。也可以说是近体诗格律严格限制下产生的一种变通。拗救的实质:是平仄调律的一种手法,用救的方法对拗句的音韵作一定的补偿  

下面,以例证叙述拗救。

我们从王力《诗词格律》及《汉语诗律学》)等著述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论述。

在具体说救之前,我们得先看看“孤平”的定义: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这就叫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这也叫做孤平拗救。说到孤平,诗词界争论颇大,大家观点也不甚相同。这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派以王力为代表,暂且叫除韵一平论派。另有一派,以启功为代表,暂且把这一派叫两仄夹一平论派。在此,不展开讲。

具体拗救的方法有三个(细分还有其它,但有此三个通常已够):

1)本句自救。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式。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凉风起天末、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回看射雕处,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庾信平生最萧瑟,都属于这种情况。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又如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其中首联寂寥无所欢一句,格律为仄平平仄平,按照五律格律要求,应该为平平仄仄平,而第一字为仄声字,为了避免孤平,诗人在第三字补救了一平声字。象这样的例子,在格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如崔涂《除夜有怀》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仄平平仄平)。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脆,日高花影重(仄平平仄平),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间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等,皆属于此。

 另外,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拗句。那就是在仄仄仄平平的诗句中,三四字对换,变为仄仄平仄平。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临洞庭》八月湖水平等,皆属于此。这种拗救,属于本句自救的范畴,是非常罕见的一种。在创作中,使用的人很少,承认的人也不多,我们应该尽量不用为上。在此就不多说了。

2)对句相救。所谓对句救,一般是指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來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属于大拗,大拗必须救。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样的例子还有如王维《归嵩山作》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等。

另外的情况是,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上面说过,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叫做两救。这也属于大拗的范畴,对句必须救。此种拗句的救法,和上面的例子是一样的。都是在对句第三字补一平声字,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崔涂《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这首五律第三联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格律为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上句骨肉二字用了仄声字,对句补一平声字救。这样的例子如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这一联其中的就既救出句的,又救本句的,所以叫两救。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在创作中,这样五连仄的拗句,不是万不得以,不用为上,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3)半拗时可救可不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这属于小拗,也叫半拗,可救,也可不救。若要救,则在对句第三字补一平声字,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半拗对句救的,如梅尧臣《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此诗首联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格律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起句第三字字用了仄声字,诗人在对句第三字补救了一平声字。这样的例子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等。

半拗一字双救的,如司空曙《喜见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这首五律第三联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下句字不但救了上句字,也救了本句的字,因此为一字双救。这在格律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等就属于此。

半拗对句没救的,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此诗尾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格律为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字应平为仄,对句没救。格律诗按两个字为一个音节,也叫音步,五言第三字不属于重要音节上的字,因此不是什么大毛病,可以不救。在创作中,这是很实用,也很常见的。当然,如果能救,救自然是好的。

前面已提及的特格必须注意。下面再谈点这方面的常识,也就是特拗的问题。特拗句,也叫准律句。是千百年来诗人们在创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定。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和第四个字对换,变为平平仄平仄的形式。不过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既然是固定格式,那么就不存在再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以五言为例,前面两字,必须是平平。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此诗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格律为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又如梅尧臣《鲁山山行》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等,皆属于此。在创作中,当我们遇到三仄脚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这样的准律句(特拗)入诗。

     关于格律诗的拗救,常见的基本就是以上这些。那么,为什么主要以五言诗为例子呢?在格律诗中,七言是五言的拓展。只要弄懂了五言,七言就能融会贯通了。五言诗平起的句子,在前面加仄仄即变为七言。反之,仄起的句子,在前面加平平。如平平仄仄平,在前面加仄仄就变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在前面加平平就变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他的也都是一样的。另外,在格律诗中,七言诗首字离韵脚较远,由于处于第一个字的位置,一向不论。而第二个字属于诗喉,不能轻易改变。因此七言诗的拗救,也是体现在后面的五个字上。

如果说格律诗的正格是食物真品,那么,格律诗的拗救就是佐料,利用这两者同时能够调配出美食,而不是异味、怪味。人贵在自知之明,贵在持之以恒地学习,贵在老实求精。对于格律诗拗救的学习与运用,也需要采取这种态度。解决好格律诗的拗救问题,写出一首好的诗词作品,我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的人也由于只见“正格”,不懂拗与救,故对别人的诗词乱予评判。此行须摈弃。

有的爱好者由于不知拗与救的问题,或理解把握不到位,只能按“正格”,所以,虽然偶有一两个好句子,就想将其扩以为诗,结果总因声律所限,加之只会就诗而诗,常常无以为继。

其实,要写诗词,先养“正统”之气,而后循序求变。久而久之,就能品味到“变”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当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一对律句时,如果将“平平仄仄平”用成了“平平平仄平”或“仄平平仄平”时,则可以不必去顾及“仄仄平平仄”中的两个“平平”的声调。因为按拗救理论而言,对句已救,可以省去了寻字的功夫。另一个好处显然就是“平平仄平仄”所带来的,当你第四字必须用平声时,只要在第三字处选一合适的仄声字就可以了。这样,既合律,又救了全诗的意,岂不是两便之事?!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以及《广韵》,对研读诗词是否合律,可以说是尚方宝剑。谈拗救相关的书很多,但可能是先入为主,我觉得王力先生的两本书是较易懂易记的。

    以上肤浅之见仅为我读书心得,还望时贤不吝赐教。

26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回复 沙澧风 2012-11-12 07:52
很有益处!好!
回复 杜雪峰2009 2012-11-12 08:03
南悃老师的这篇文章讲述的非常好!教人们更加明确格律诗(即:近体诗,词,曲)区别于古体诗的要点,也叫人们明确的知道平仄在近体诗、词、曲、中的重要地位。
回复 曹世友 2012-11-12 08:22
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文章!
回复 闫利娟 2012-11-12 08:23
此乃真学者,真教授所讲,能增进读者的只是和营养,我也有几个其他博客,人家都正确讨论,有专人评分,不像咱文博网就知道互相吹捧、还更有甚者自吹自擂,狗蛋不懂还自称教授,可笑至极!
回复 郝颖 2012-11-12 08:46
这才是写诗断想,好文章,建议网站上今日头条,叫大家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是近体诗,什么是旧体诗,近体诗、词、曲和旧体诗、古诗、顺口溜的区别。我们老师在这方面讲解的也非常详细。还望南悃老师在这方面多讲几课,让我们这些初学者学到更多的有益于诗词创作健康的东西!谢谢!
回复 闫利娟 2012-11-12 08:59
对,建议网站上头条,好的东西大家学!
回复 周海涛 2012-11-12 09:05
好文欣赏,受益匪浅,我也赞同上头条,谢谢南悃老师,还望多讲一些!兴近体,斩打油,扼杀顺口溜。
回复 郭思嘉 2012-11-12 09:14
学习欣赏!我也同意上头条!
回复 爱在烟水间 2012-11-12 09:31
老师通知我们来学习,真是一篇好文章,复制下载了,还望多写一些此类文章,叫晚辈们多长点知识,谢谢南悃老先生!
回复 张伟红 2012-11-12 09:48
好文!平仄的运用与近体诗、词、曲的和谐美韵是分不开的,不讲平仄是无知的表现,赞同上头条!
回复 杜慧娟 2012-11-12 09:57
真的不错,学习分享了!
回复 杨艳丽 2012-11-12 10:06
讲的好!平仄的运用是近来很多懒惰无知的人不愿意用的,偏偏还有部分知识匮乏的人却大喊砍掉平仄,俗不知平仄在近体诗当中的重要性,老师多讲点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诗词爱好者的学习进步!我也赞同网站上头条!
回复 尹丽丽 2012-11-12 10:23
真正的学者,讲的确实好,进来很多家学者招摇撞骗,把自己说的天花烂坠,倒出来的却全是垃圾,说什么诗是韵文,可不讲平仄,但要对仗,这个仗不知他怎么对,自古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都是平仄相对,不讲平仄不是误人子弟吗?还自称大师,越描越黑。我也建议网站把此文上头条!
回复 野树2009 2012-11-12 11:52
这是一篇课文,应当得到推广!
回复 凤之舞 2012-11-12 19:04
学习!
回复 沙澧书院 2012-11-12 19:10
“我要说明的是,既非想解释什么,只是想闻之足戒,与人共同探究、研习,同涉诗海;也不是想去训导他人。我早几年在一篇文章里已经写到,我写诗是写我人生见识、自娱自乐。”抱着这样态度的人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研究学问。为文为诗,先度自己,再度别人,才更显说服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遗憾的是当下有很多不好的风气掩蔽了真思想真见识。希望看到南悃老师更多的力作,透辟的见解,正确引导更多的年轻人。
回复 王海霞 2012-11-14 00:31
学习!喜欢纯学术性的文章。另外,很希望南悃老师结合我们自己的诗讲一下,有时候也知道是失粘了,不会拗救。
回复 十年一梦 2012-11-14 09:28
中国人何时能改崇古之风呢?
诗,有感而发,何必自我束缚?
《诗经》是采风田间百姓喜怒哀乐而作,他们可曾想到平仄押韵?
中国文化走的老路就是好的东西经过“知识分子”雕饰,与本源越来越远,最后连从哪里来都忘了,还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就像花瓶,原来是盛水用的东西,最后发展到极致---极其精美的放在客堂——就像八国联军德国司令瓦德西说的:毫无用处!
回复 山叶 2012-11-14 14:12
拜读南悃老师的这篇文章,受益匪浅!
回复 沙澧书院 2012-11-15 13:05
   八国联军就是一群失去理性的疯子,用他们的认识来衡量华国雍容健劲的文化气象,实在不妥。不认真吸收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看来还真是不行。西方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也没有说任意糟践“和而不同、同而不媚”的多样文化。这个对待传统文化观和诗词观的文化争论还真是需要进一步商榷。学术争论的目的不是非要“尿到一壶里”,而是辨明真理,少走弯路,呵呵!方家一笑,不必认真!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