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记

热度 4已有 287 次阅读2011-6-23 13:36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文化生活, 大自然, 西昌

我退休之前,曾在宣传部门干过一段时间,有一年单位组织一些写手,去千里之外的西昌某矿蹲点采访。这地方偏僻贫穷,缺文化生活,星期天休假连个放松的地方也没有。加之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感到很寂寞无聊。

一次和文友逛西昌的商店,看到有罕见的汽枪出售,木托钢管崭新漂亮,还配有铅弹,喜出望外,当即掏钱买下。打鸟,就成了我呆在矿山业余生活中的唯一消遣。

一个月后回到重庆,我家附近有个大型的牛奶埸,那里有很多树木,还有一口池塘,倒是个打鸟的好地方。但因忙于工作,除了礼拜天,我很少去那里。后来下海经商,更是忙的不亦乐乎,重新端起这杆汽枪,已是“解甲归田”之后。

枪盒上早巳蒙上厚厚的一层尘埃,我重新动用它时,正是季春时节。“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我读过这首诗,知道大自然的万物休养生息的法则,此时?只鸟,等于毁一窝。但我认为自己只打麻雀,是为人类除害,所以理直气壮。

其实打红了眼,那里分得清那是什么鸟。一次,我提着枪在池塘边转悠,忽见一只麻雀飞来身旁一棵树上,树叶茂密,我难发现确切目标,只隐隐感觉鸟儿立在树梢,它也被万叶障目,怡然自得的对天歌唱,那里会提防树下,隐藏有一支罪恶的枪口对着它。我向着叫声勾动板机,鸟儿应声坠下,一看,竟是只体型与麻雀般大的美丽翠鸟。

每天下午,迎着上班的人群,逆向而行,他们去工厂,我则去牛奶场,还携上七岁的女儿,为我手提“战利品”。麻雀是最不择食的鸟儿,喂奶牛的米糠和苞谷粉它都要吃,而且懂得节俭,几乎全是拣撒落地上的零碎吃,成了牛奶埸名符其实的“清道?”。

牛棚建在很大的一片平地上,又敞亮,麻雀分散地面觅食,没有树技和叶片的遮掩,对我而言,它们全暴露在了我的枪口之下。附近又设有防奶牛越界的铁栅,正好做汽枪的依托,这样,射杀麻雀更有了几分把握。

别看麻雀小,它可是最机灵的小动物,不象鸡仔只顾埋头啄食。它一只眼晴找食,一只眼晴却提防着周围,即使进食时,它的头也不断抬起,保持着高度警惕。而且,它蹦蹦跳跳,不停地变换着姿势,让你无法将其瞄准。

麻雀一旦命丧枪下,一定是它的大意和你的走运。所以,我每天的“战利品”,只寥寥的五、六只,有时,连这个数也没有。诚然,除了客观原因,主观上也要归咎于我的Y枪法。麻雀肉当然是风味十足的野味,每次都成了小女儿独享的美?。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业的兼并提速。牛奶埸撤掉了,我失去了“猎?”,与此同时,我对麻雀也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属“四害”之列,是有恩于人类的益鸟,麻雀以数量上的优势保护了农民的庄稼,让地里的粮食免遭虫害。

虽然,它也偶食谷种和秋稻,调侃说,那是它向人类索取的一点报酬。人,作为万物之灵尚且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何况?有智商的麻雀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可以大度一点,宽容对待象麻雀一样的小动物?正如人类纠正自已的冤假错案一样,若干年后,麻雀也从“四害”的名单中除名,成为人类可爱的朋友。?

这杆汽枪一下失去作用,我把它束之高阁。后来,为治安需要,公安局贴出告示,劝说无论拥有什么**的人,都一律主动上缴。于是,我将这杆汽枪无偿的交了出去,留下了我对屈死在枪口下的那些麻雀,深深的良心上的忏悔。

 

3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董安君 2011-6-23 21:51
赏读。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