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中篇小说连载)3

热度 3已有 113 次阅读2014-3-31 12:17 |个人分类:小说|系统分类:长篇连载| 连载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3

                        

家里有六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大姐姐,小姐姐,加上小全旺自己。奶奶年纪最大,先说说奶奶吧。奶奶七十多岁了,头发银白,眼睛昏花,看人总是努力地眯起眼看。她是从万恶的旧社会过来的人,但看她那“半篮子脚”,你就明白她所出的时代了。在她当小妮子的时候,娘便给她裹脚。她痛得呜呼拉兹地哭叫,娘陪着她一起哭。于是,裹脚便在裹了放放了裹的斗争中展开。好在后来辛亥革命成功,她的脚才彻底放开了。可是,那两根可怜的小脚趾却永远踩在脚掌下,再也起不来了。有人说她命不好,十八岁嫁到冯家,丈夫是个暴君,挨打受气是家常便饭。待孩子大了,家境稍好,老头子便撒手人寰,撇下她走了。由于出身贫寒,苦日子过惯了,再苦也不觉得苦了。她持家是把好手,一年到头,家里家外,没明没夜,手不停脚不闲。拾柴挖菜,洗衣做饭,喂猪喂鸡,拆旧翻新。像一架永动机不停地转动,维持着这个家庭的运转。她脾气特好,无论孩子们怎样调皮哭闹,她怎么也不会发脾气。她像一只老母鸡,常把孩子们护在她的翅膀下边。先是冯满祥和他的四个姐姐,还有先后夭折的四个孩子,后是全枝、全花还有宝宝。咳!宝宝这孩子不该成人,一个半生就“丢”了,她着实伤心了好长时间。现在小全旺来了,在她眼里一样是个宝贝。她一眼不错地看着他,护着他,生怕出一点点差错。在她心里,传统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如果在儿子这儿绝了后,将来九泉之下,老头子面前在祖列宗面前是无法交待的。

她没有文化,一字不识,可是她一肚子两肋巴全是故事。她所有的知识故事全是从戏文中从老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得来的。她年轻的时候好看戏,“和尚桥”啊,“铡美案”啊,“卷席筒”啊,农村常上演的传统戏剧她差不多都看过。听老人们讲,戏就是“高台大劝”,教人学好上进孝顺敬老积德行善的。她把这些戏文消化吸收,像鸽子喂雏一样哺育下一代。孩子们可爱听她讲故事了。可惜的是,其中很多深奥的伦理观念孩子们常常闹不大懂。比方她常讲的“和尚桥”,是说农家少年王小和寡母相依为命,苦度岁月。附近一个寺院的老和尚常常来坐,帮他们母子干一些重活啊,聊聊天啊,吃吃饭啊,有时候天晚了就留宿了。寺院离他们家有一二里地,之间有一条小河,老和尚来的时候得淌水过来。夏天好说,冬天河水太冷,老和尚的脚太冰,寡母老是替他又是烤又是暖。王小长大做官,在河上修了一座桥,方便老和尚来往,人称“和尚桥”。寡母去世的时候老和尚前来吊唁,王小便派人把老和尚杀了。小全旺七八岁时听了问奶奶,为什么王小后来把老和尚杀了,先前又是烤火又是修桥的,他们不是相处得很好吗?奶奶说:“大了你就懂了。”

奶奶有一架老纺车,从旧社会一直纺到新社会,又纺到新时代。纺出的棉线和人打伙织成土布,用来做衣裳里啊,刷碗布啊,铺床单啊。孩子们可爱睡奶奶织的土布床单了,冬暖夏凉,还能蹭痒痒。奶奶老了,瞌睡少,常常半宿半宿地纺花,嗡嗡嗡,嗡嗡嗡,仿佛是一曲深沉悠长优美动听的催眠曲。冯家的孩子,都是在这催眠曲中长大的。时光和岁月,就是在这催眠曲中,在纺车的锭子尖上,在奶奶千万次重复抽线的动作中,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

爸爸是一个高大和善的人。常常笑嘻嘻的,从不乱打孩子乱发脾气。他小时候不爱读书,一上课就瞌睡,下课就精神。常常逃学,有时候做样子给爹娘看。吃了饭背着书包看样子是上学去了,其实是把书包往背处一塞,便去疯玩去了。待学校放学,他又背起书包回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瞒过了爹娘的眼睛。老师找上门来,爹气得把他暴打一顿,也不起什么效果。有时候,爹拿赶牲口的鞭子从西大路把他赶到学校,他从东大路跑回家来。千辛万苦好容易五年小学毕业了,一出校门,便把知识全还给老师了。长大以后在生产队混工分。那时候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一敲钟上工了,大伙嘻嘻哈哈上工了。踏踏实实干活的不多,偷奸耍滑的不少。说一个小故事,一天队里锄豆子,一个人的锄着锄着锄板掉了,他把锄板往腰里一别,仍用锄勾装模作样地在锄地。反正庄稼杂草茂密,谁也看不见。到了地头,他把锄板往路上一扔,说:“哎嗨,怪得,看好锄到地头了,锄板也掉了。”人哄地皮,地哄人肚皮,生产队年年分的口粮,往往吃上多半年就没有了。余下的时间得家长们想办法掏腾粮食,来喂饱一家人的肚子。好在他爹教他一门泥瓦匠的手艺,指不定什么时间出去干点小活计,贴补贴补家用。可是,爹这个手艺人是个“吕生”。“吕”者,“捋”也,也就自己摸索学习的意思,是乡下人所说的自学成才,没有投过师傅,手艺不精。传到他手里也是一样,只能干一些低层砖瓦房的粗活计,给居民垒垒鸡窝修修猪圈,不能干大工程,挣不了大钱。改革开放前,偷偷摸摸到市里干些活,挣上仨核桃俩枣。正经改革开放后,别人年轻力壮的,手艺精湛的都出远门到大城市,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去挣大钱了,可他还是守住那几亩责任田,农忙时种种庄稼,农闲时近处城里乡里打打小工,过着刚刚吃饱手里没钱的苦日子。

家里有四口人的土地,有奶奶的、爸爸妈妈的、大姐姐的土地,好地赖地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不到五亩地。小姐姐全花包括丢了的宝宝全是是黑户,当然没有土地。爸爸种庄稼也是二混子,长不过其他人的庄稼。每年地里种一季麦子,一季玉米豆子秋杂粮。麦子打三千多斤,秋粮再打上二千来斤。如果除去买种子、化肥、农药的钱,除去机耕,机播,机收的钱,剩下的就不多了。爸爸打零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活计干几天,没活计停一阵,挣的钱做不了大用。家里在奶奶妈妈的操持下,能不用的尽量不用,能节省的尽量节省。奶奶成天赶着老母鸡抠鸡屁股眼,妈妈每喂一次猪就盘算一次,盘算它们什么时候能卖钱,卖了钱能做个什么用。爸爸常调侃自己:“现在要是再划一次成分,我连我原来的成分也保不住。俺爹土改时是贫农,分地前家里赖赖好好还有几亩地。我现在有什么?土地宅基地都是公家的,房子孩子老婆那一样也卖不成钱,我比无产阶级还无产阶级。”

爸爸有一副天生的好脾气,心宽着那!就是天亮家里没有吃的断了顿,他依然能睡得着,睡得香。他抽烟很少,喝酒也稀松,最感兴趣的是下象棋。他的棋艺一般般,充其量不过是街边炕头的水平,可是棋瘾大,不服输,下起来没完没了。有时候杀得兴起,能不吃不喝干上一个通宵。改革开放以来,他的不少朋友同学都成了大款当了干部发达了,笑他不上进,没出息,他振振有词:“哼!我要是上进,早到国务院工作去了,还轮得上你们钻圈弄鬼?”

妈妈是个没心没肺的女人,没心眼,没主意,没算计。东说东流,西说西跑。当闺女的时候,还眉眼好看腰杆细溜。谁知当了媳妇生了几个孩子以后,身子便发酵起来,变得胖胖大大臃肿邋遢起来。她的学历还不如爸爸,上学上到小学三年级便不上了,给文盲差不了多少,只认识男女厕所和自己的名字。她成天说当年嫁到冯家,是上了爸爸的当了,受了爸爸的骗了。当年介绍人一介绍,两个人一见面,她便被爸爸迷住了。爸爸年轻的时候高大帅气,人也白亮。才见了两面,几句甜言蜜语,她便躺在了人家的床上,很快又奉子成婚了。她常常笑谈,说:“我以为我抓的是天龙,谁知道是个弊时。”

说归说,妈妈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不抱怨。尽管家里穷,日子苦,她从来不抱怨,尽心尽力地支撑着这个家。有了钱有了东西,先紧着丈夫孩子老人,自己吃不吃喝不喝穿不穿戴不戴没关系。剩汤剩饭都能吃,破衣烂衫也能穿。因为她知道,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是这个家的老腰子箍桶箍,她要是一撒手,这个家就散了。

妈妈也算个好女人,心地善良,脾气随和,见不得别人受苦,见不得别人悲伤,见不得别人受冻挨饿。她能把要饭的领家来大吃一顿,也能把别人没娘的娃娃抱家来奶上个十天半月。有了电视以后,看电视得预备一条毛巾,看见悲伤的情景,人家还没有怎么着的她就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了。她的乡品也不错,给左邻右舍一个组一条街的乡亲妯娌姐妹婶子大娘处得都不错,人们还都喜欢她那种大大咧咧的憨厚性格。

大姐姐全枝是个要强的女孩子,模样周正,心细懂事,从不给大人们找麻烦。小全旺来的那一年,她才上小学一年级,功课是全班最好的。老师们悄悄私下说:“这个女孩,要是好好培养,那可是不得了,将来不是明星就是名人。”小弟弟宝宝在的时候,也是最亲她这个大姐姐的。宝宝走了,她伤心欲绝。小全旺来了,她很快接纳了这个弟弟,感觉是宝宝又回来了。而且她喜欢小全旺的原因不只这些,他太聪明了。全枝教他写字,一遍他就记住了。教他算算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很快学会了。全枝上了二年级,学什么教他什么,学得比她还快。

小姐姐全花是个小胖子,心思比姐姐也简单许多。她只知道给小全旺玩耍,并不知道一些事情的来由。许是宝宝在的时候习惯了的,虽然对大人们宠爱小全旺有些嫉妒,但还是真心喜欢这个小弟弟。天天前前后后跟着他,围着他转,逗他开心,哄他高兴。

小全旺像是一个天外来客,一下子掉进这个贫穷但充满欢乐的大家庭。他是一家人的轴心,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像众星捧月一样围着他团团转。日子消磨着他的记忆,亲情包裹着他的心灵,过去的一切很快离他远去,他融进了这个家庭,成为这个家庭真真正正的一分子。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亲人,就连小狗闹闹,大红公鸡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他一出行,真像钦差大臣离了京城,前有爸爸,后有妈妈,左有大姐姐,右有小姐姐。闹闹是个差官,前前后后地蹦跳。奶奶在大门口再三叮嘱,要小心,要小心,莫摔着,莫碰着,早点回来。幸福充满了他的小心眼,他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