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

已有 272 次阅读2011-1-25 06:18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

           以德报怨

 

民国年间一个冬天的早晨,下一夜大雪,天亮了雪还没住。当地人高财扛了把铁锹从村里走出来,到村外的祠堂去铲雪。当他推开祠堂门时,发现里边有火光,还有婴儿哭声。一问,是一对外地夫妇探亲回家,路过这里,遇到了风雪,夜里把儿子生到了祠堂里。高财一听大怒,高声叫骂,让他们从祠堂里滚出去。当地人风俗,在祠堂里生子是最不吉利的。夫妇俩苦苦哀求,说容他们风雪了再走。高财见状,威胁说:“走不走,不走我就……”说着一铲雪就扔到产妇身上。夫妇俩见哀求不行,收拾了一下,抱着婴儿含泪离去。

年后,高财家境败落,以给人赶大车为生。这一天,他赶着大车到了外地一个村庄,天下倾盆大雨,把人和骡都淋得不行了,货物也淋湿了。没有办法,他只好把车停在一家人家的大门口,自己跑到了大门楼下躲雨。这时出来一个人,一见他就亲热地喊:“大哥,你怎么到了这?”高财楞住了,他并不认识此人。说了几句话,那人立即吩咐人把大车赶到后院,货物卸下来晾着,牲口上槽好草好料喂着。他搀着高财,先找了一身干衣服换上,后做一桌好饭好菜,招呼高财吃喝。末了又几个下酒菜,两人边喝边聊。高财见这个人有些面熟,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随后几天里,那人每天好酒好菜,盛情款待了高财。每当高财问起,他就说:“人出门在外,难免有一时不便。大哥,你叫我书铭,别的你就别问了。

几天后,天晴了。这时高财急着赶回去要给货主交货。而书铭一家人一再挽留临走,书铭吩咐人把凉干的货物装好,又蒙上了一块新油布一家人送到大门外。骡子几天来好草好料,喂得精精神神。车上还放一袋干粮预备让高财路上吃。对高财说:“路上小心,这儿离咱家还有七八十里地哩。”高财对他说:“老弟,咱究竟在哪认识,你不说我心里愧得慌。”笑着说:“回去吧,慢慢你会知道的。”高财一再坚持,才叹了口气,说:“既然这样??????”他向旁边招了招手,过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雪生,跪下,给你大爷磕个头。”小男孩顺从的在高财面前跪下,磕了几个头。高财仍迷惑不解,问:“这是-------”“这是十年前在咱村口祠堂里生的雪生。”

高财一听,五雷轰顶,头发晕,两眼发黑,跳上车,一言不发,赶着车就走了。一路上,他惭愧得肠子都青了,昏昏沉沉,勉强把车赶到了家。

回家后,高财一病不起,时寒时热,茶饭不思,夜间多梦,还不时惊厥。医生请了一又一,中药吃了一付又一付,可总不见效。有的医生说是雨激阴寒,有的医生说是忧思过度,没有个定论。过了一个多月,原本一个刚刚五十岁的壮汉子竟撒手人寰了。

书铭听说后,后悔不迭,后悔说出真情,以至高财大哥愧疚至死。他赶到高财家中,帮助埋殡了高财。后来,他资助高家把高财的孩子抚养成人。从此以后,两家人世代友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董安君 2011-1-25 06:54
:handshake :victory: :call: :lol 以德报怨,感动苍天。 以怨报德,悔之已晚。
回复 程运平1 2011-1-25 20:05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回复 马文 2011-1-26 17:55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