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概略(七)

热度 7已有 475 次阅读2011-4-26 22:39 |个人分类:李秀亭论文集|系统分类:百家杂谈|

  

 

 

   中国诗歌概略(七)

 

 

 

漯河市李秀亭

 

 
鉴于篇幅问题,前面主要介绍了当时影响大的“三曹”,下面主要说说“七子”。“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世谓建安七子。

孔融(153-208) ,字文举,其实家学渊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曲阜,后来为曹操所用.孔融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

孔融是儒学开创者孔子的二十世孙,享有家世的威望,这在注重门第,注重正统的封建社会里,是相当了不起的资本,孔融自己对此也引以为豪,这种“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感和中国知识分子最足以自命不凡的卓越才华结合起来,构成了他性格中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一面。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属,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 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这“言无阿挠”和“投劾而去”的不俗表现无疑是两幅绝妙的人格写照,将其刚直无畏的灵魂作了坦诚的淋漓尽致的展示。

他著名诗篇可谓《离合诗》。孔融名列“建安七子”之首 ,另外,他写了《临终诗》,抒泄忠悃孤愤之情:"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风格与无名氏古诗相近。题一作《折杨柳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见当时古诗与乐府五言往往相混。 

孔融诗歌中较有认识价值的是他的《临终诗》,诗中悲愤地揭露了“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的社会现实,因为他被杀的罪名多半出于郗虑、路粹等人的深文周纳。在封建社会里,一切正直刚傲、不阿权贵的人士大约总免不了蒙冤遭害的不幸命运。“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这声调固然是悲观绝望的,但它毕竟是孔融对黑暗现实发出的最后控诉。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孔融的《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窒。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花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列名“建安七子”,实则他的年龄长于曹操,特别是他属拥汉派人物,在操尚未封魏公前即遇害,故时代早于其他六子,政治态度尤判然迥异诸人。《后汉书?孔融传》称其:“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融知绍(袁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由于他“无所协附”、“志在靖难”,然又“才疏意广,迄无成功”,他与曹操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操杀杨修主要因为忌才,故无株连;而杀孔融则颇有“虑鲠大业”的隐衷,故不肯放过他的弱子稚女。孔融结局相当悲惨。

   这首《临终诗》总结了作者的政治教训,表明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尽管他不能不韬晦其事,闪烁其辞;但读者仍能感受到诗中所含护汉贬曹的微言深旨,斥谗指佞的激情愤心。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冷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还经常公开炫耀自己“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己嘴巴活像一个漏器,频频漏泄自己的活动信息,隐情溢乎辞表,曹操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和采取对策。器不密则致漏,机不密则害成,事不可能不败。

 “河溃”二句,巧喻双关。承“器漏”,仍含深自悔尤,引咎切责。蚁孔导致河堤溃决,猿穴引来大山崩坏。多言多失,不慎小节,造成孔穴,留下空于,足以败乱大事,与此正相类似。更深一层,作者用“山”、“河”二字暗隐汉家山河。蝼蚁卑微善钻,附?趋利。猿猴能言不离走兽,沐猴而冠,望之不似人君。作者所选取的动物形象,暗比篡汉的野心家,语含谴责,憎恶情烈。  

“涓涓不塞,终成江河”(《周金人铭》)。屋顶天窗可以直通青冥幽深。“涓涓”两句似在警戒自己应当守口防意,谨小慎微;又似在暗示窃国篡位,其来浸渐,迹象可征。两解均堪耐人寻绎,似故弄玄虚,有意让人捉摸不定。

  下边“谗邪”两句颇为显露。汉成帝时《黄雀谣》有“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句,系喻王莽败坏汉政,饰伪乱真。“谗邪害公正”可能暗引其意。“浮云翳白日”昭示奸臣蔽君迹象,揭发曹操当权、挟持天子实况。

 

  “靡辞”二句表明自己进尽忠言,吐露词华;然而听者逆耳,全无效果。恰如繁花空开,并不结果。又《黄雀谣》中有“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之句,据《汉书?五行志》引注谓:“桂赤色,汉家象。花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像黄雀巢其颠也。”这里自不排斥作者对操、莽之间的篡逆阴谋,产生联想和比附。

   “人有”两句哀叹满朝官员,大多二三其德,不能忠于汉室。“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与这帮人并列朝班,无非貌合神离,终必分道扬镳。此句颇有孤立无援、独木难支之感。

   “三人”两句,说明流言可畏。城市本无猛虎,但经三人转述,便可惑乱视听,何况进谗者如郗虑、路粹之流,又决不止三人;而曹操原本疑忌自己,身遭横祸注定难免。此句重在说明造谣传播者多。胶漆一类物质难溶于水,但长期浸渍,同样也会稀释离解。此句重在说明中伤由来已久。

   于是作者最终以极其沉痛的语调,作无可奈何的结笔。“生存多所虑”,活着倒是千忧百虑,无时或已,不如“长寝万事毕”,让身死来解脱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齐都听任它了结去罢。

诗如其人,读时如感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凛然生气,故远非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摹拟的《临终诗》所能企及者。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早年刚刚踏入仕途,他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陈对罪恶,言无阿挠。”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彪,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三国志?崔琰传》注引《续汉书》)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有句成语叫作"覆巢无完卵",就是说.曹操要杀孔融全家时..孔融的家人叫孔融的儿子逃跑.,而他的儿子就说:"覆巢无完卵"..意思说.巢穴都被颠覆了,哪里还会有完整的蛋呢??于是就和他父亲,以及家人一起受刑。 
孔融还有一首有名的诗,就是《离合郡姓名字诗》。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谜”,不易分析出他的真正含义。其实,这也是一种特殊诗歌体裁的创造。这首诗是阿这样写的: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与时进止,出行施张。
吕公饥钓,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予匡;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不奋,羽仪未彰;
龙蛇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离合诗是杂诗的一种,具体离合情况,以前四句为例。第一句渔父屈节,看不出要离哪一个字。第二句水潜匿方,才暗示“渔”字的偏旁“水”潜藏了,离得“鱼”字。第三句与时进止,第四句出行施张,暗示“时”(汉碑作“?)字的偏旁“出”(近似)远行了,离得“日”字。“鱼”与“日”合成“鲁”。以下五字,照此类推。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体不同,今又繁体简化,加上诗人又持灵活态度,故我们今天离合,不免有些困难。跟上面“时”字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些。如“海外有截,隼逝鹰扬”两句如何离“L”字,前人无注。近人逯钦立认为截字汉碑每作“□(左佳,右孔去子)”,有此一字,足证此诗为汉人作。所解自是可信。“□”偏旁为“佳”,诗句以“隼”代“佳”,足使声情并茂。 
  这种离合诗,类似于春秋时代的瘦辞,战国时代的隐语,魏晋至今的谜语、灯谜,在文化娱乐活动中,颇能引人入胜。
总而言之,孔融作为当时大名鼎鼎的孔子后代,留下来的诗歌虽然不多,他的“离合诗”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尤其是“离合诗”一韵到底的写作特点,是其它诗歌无法比拟的。

建安七子第二个是陈琳,陈琳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 217年, 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为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饮马长城窟》为他的诗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筑长城故事,揭露当时繁重的徭役给民间带来的苦难,尤为深刻。他的《饮马长城窟》如下:

饮马长城窟 ,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 ,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言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建安七子中,陈琳以书檄表章见长。他曾为袁绍草檄骂曹操,使曹操后来

    对前去归附他的陈琳说:“卿昔为本初(袁绍的字)移书,但可罪状孤而 已,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可见印象之深。又有曹操苦于头风病发,卧读陈琳书檄,翕然而愈的事。都说明陈琳以表章文字著称于当时。但是,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对后代有着更为深远影响的,实在还是他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这也是陈琳仅存的四首诗歌中最好的一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陈琳这首反映修筑长城的劳役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一首诗的起句或起句中的几个字即为诗题,从《诗经》起已成民歌惯例。这多数是因为先有歌词后加题的缘故。在汉乐府中如《战城南》、《有所思》、《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等等无不如此。陈琳点题直起,拟汉乐府是拟得很到家。“饮马”,是放马使饮的意思。“长城窟”,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窟,即今所谓泉眼。“伤马骨”,是借马说人,衬托役夫难以忍受边地之苦。“马犹如此,人

何以堪!”两句象叙事,又象起兴;由苦寒而顺势引出下文役夫致辞求归,十分自然。此诗的叙事多由人物对话组成,这种形式也具有乐府民歌的显著特色。诗先写役夫不能忍受苦役,前去对督工的长城吏提要求说:“慎莫稽留太原卒!”意思是千万别再留难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了,让我们早些回家

 吧!对官家的要求不是可以随便提的,出于不得已才迸出这一句话来的,即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叙起简捷得法。“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这是长城吏的答复。“筑”,就是夯,众人齐举打土使土坚实的工具。这两句意思说:官府工程自有规定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大家快一齐唱打夯歌,努力干,别再提什么回家了!写长城吏答话的声音语气,生动逼真,那种盛气凌人的傲慢和不耐烦神情,仿佛如见。役夫面对无情的现实,尽管已不再抱有幻想,但憋在心里的话,还得说出来:“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这虽是无可奈何的抗争,但有此抗争,却使我们看到在役夫的胸腔里正郁积着一团忿恨的烈火。所谓“宁当格斗死”,指的当然是宁愿在沙场上、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但能死国的,也未始不能死于反抗暴政;死于反抗暴政也是死国。陈胜、吴广在举

 义前就曾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可见,这种不愿忍受苦役,宁可战死的情绪,对统治者来说,是危险的讯号。诗写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对立和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对暴政的强烈不满情绪。此诗前半写役夫与长城吏的对话,后半写役夫与他妻子的书集往还;中间夹四句,承前启后,作为过渡:“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望长城之漫长而兴叹,实亦即叹筑城工程浩大,劳役遥遥无期。重复“连连”二字,蝉联前后句,声情俱佳。这是承前。长城既然连绵如此,修筑它,劳动力自然非多不可;壮丁抽得越多,拆散的家庭当然也越多。“寡妇”一词,在古时的含义比今天要宽泛些,凡女子与丈夫离别而独居者,即可称寡妇,不一定非作未亡人不可。诗中对举“边城”与“内舍”、“健少”与“寡妇”,为接写彼此两番“作书”布局。这是启后。第一次书信寄答,诗中明白交代。边城健少作书寄给在家的妻子,嘱咐她“便嫁莫留住”,赶快趁年纪尚轻去重新嫁人,不必再在家等待他了,要她“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好好地侍奉新公婆,能时常想念着自己。“故夫子”,犹言你原来的丈夫,是自谓。希望妻子对自己常念不忘,正见自己情深意切,难忘对方。既然如此,又为何催她“便嫁”呢?这正是因为自己已清醒地认识到将来夫妻团聚已成绝望,所以宁可集不幸于一身,也不忍心让心爱的妻子耽误青春,白白为自己痛苦地守寡一辈子。他为妻子着想,甚至连她将来应处理好与新的公婆关系都考虑到了,这是何等入微的体贴、深挚的爱抚啊!“多情恰似总无情”。“便嫁”与“念我”看似矛盾,其实是统一的。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健少在不得已境况下的复杂内心,充满了悲剧气氛,同时也展示了劳动人民在对待爱情问

题上甘愿牺牲自身、成全他人的崇高境界和道德品质。这在封建时代,尤为可贵。内舍复信报往边地,仅记“君今出言一何鄙”七个字。实际上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一句话的。她既责备丈夫不该在来信中胡说什么“便嫁莫留住”之类粗鄙不堪的话,当然还会有下文,比如说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迹;如果将它写出来,大概也不外乎此诗结尾的那几句话。诗人没有那样写,他将本来可以一口气连着说完的话,分作两番来记述,不让精华一泄无余。先只写她对丈夫的“出言”感到委屈,仿佛自己被讥刺,受到了侮辱: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竟对我说这样的丑话!这就突出地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爱是“之死靡他”、忠贞不渝的。就文势而言,这句话十分自然地引出边城健少再次作书申述理由,把悲剧进一步推向高潮,由浅入深,层次井然,可见诗人善于裁剪和安排。

    “陈琳《饮马长城窟》一章,格调颇古,而文义多乖。”怕也是将两次书信寄答看成一次了吧。(近年新出版《乐府诗集》一书,也将此诗后十一句都标点作内舍词。)倒是浓德潜说得正确:“‘作书与内舍’,健少作书也。‘报书往边地’二句,内舍答书也。‘身在祸难中’六语,又健少之词。‘结发行事君’四句,又内舍之词。无问答之痕而神理井然”。

第三个是王粲,王粲(公元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他出身于官僚家庭,十四岁时来到长安,十七岁因董卓余党作乱,南下避难,依附刘表,但在荆州十五年,一直不得重用。曹操攻下荆州时,刘表已死,他劝服刘表之子刘琮依附曹操,被任命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建安二十二年随曹操东征孙权,因病死于途中,年四十一。王粲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他早年曾经亲历战乱,流离颠沛,对人民的苦难有深切的感受,作品内容充实,情调悲凉,成为“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中年之后,深得曹操信任,官至侍中,生活优裕,在邺下与曹氏父子周旋期间,写下了一些歌颂曹操功德的作品,失去了建安文学进步的思想光泽。

王粲的《七哀诗》简析于下:  
西京乱无象,
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
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
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
挥涕独不还。
未知生死处,
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
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
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
喟然伤心肝。
古诗大意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七哀诗》应是当时的乐府新题。所谓“七哀”,是表示哀思之多。《七哀诗》今存三首,不是一时之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后代都把它作为最能代表建安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五言力作。公元192年,大军阀董卓被杀后,他的部将李?、郭汜攻破长安,大肆烧杀抢掠,李郭二人又互相混战,造成一场空前浩劫。王粲在南下避难,逃离长安不远的路上,目睹了一幕悲剧,心中无限酸楚,便把这件事如实地反映了出来,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第四个是徐干,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徐干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室思诗六首》共有六首

其一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念与君生别,各在天一方。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不聊忧?食,慊慊常饥空。端坐而无为,??君容光。 
  其二
??高山首,悠悠万里道。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其三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飘
?不可寄,徙倚徒相思。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其四: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其五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诚心亮不遂
其六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室思》是一组代言体的诗,写的是妻子对离家丈夫的思念。全诗分六章,就日常所见、所感、所思,从各个侧面反覆细致地抒发了思妇的盼望、失望和期待之情,但各章之间并无贯串的故事情节。诗的语言很朴实,浅显易懂,不再一一详解。
第五个是阮?,阮?(165??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与陈琳所拟。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阮?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较有名的诗有《步出北郭门行》,《步出北郭门》于下: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步踟?仰折枯?枝。??丘林中,??有悲啼。借?啼者出,“何?乃如斯?“?母舍我殁,後母憎孤???衣食,??鞭棰施。骨消肌肉??若枯?皮。藏我空室中,父?不能知。上冢察故?,存亡永???母何可???正嘶。?我於此????!?告後代人,以此?明?。
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不再一一详解。但是,我们从中可
以看出它的艺术成就以及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伤。
第六个是应?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217年,是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作为"建安七子",应?的文名并不如其他人显赫,所留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为人所喜爱。由于和其他人相比较,经历、性格、学养、家世的不同,所呈现在作

品中的风格也迥然,?则因学识丰厚,作品文采飞扬,委婉低回。例如他的诗歌作《别诗二首》《斗鸡诗 》等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别诗二首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

 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

 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

  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斗鸡诗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

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

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

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

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

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

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

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

博奕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从这些诗歌中,完全可以看出?则因学识丰厚,作品文采飞扬,委婉低回。

最后介绍一下刘桢。现在选入中学课本的有刘桢《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作者刘桢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217, 东汉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相掾属。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今存诗十五首。有《刘公干集》。曹丕《与吴质书》云:“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钟嵘《诗品》云:“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后人将其与曹植并称“曹刘”。辑有集4卷,已佚。 “建安七子”之一。《赠从弟》共三首,分别以藻、松、凤凰比喻从弟(即堂弟)的品性,既是赞美也有勉励。

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总之,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起,但这一时期的文学却空前的繁盛,堪称是上继西汉雄风,下开盛唐之音,是诗歌研究不可忽视的一大亮点,而在建安时期,最有成就的文人当属“三曹”、“七子”,他们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片全新的领域,并由此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5

鲜花

握手
2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白花蛇 2011-4-26 23:41
好长,手都拉累了。
回复 卓祥运 2011-4-27 06:21
兄何时成集,弟将先睹为快。
回复 程运平1 2011-5-12 08:24
美文!
回复 ?雨?城 2011-5-22 08:23
很详细地介绍!不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