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一部为大银幕而生的“反英雄”史诗电影

已有 22 次阅读2024-3-11 09:35 |个人分类:影视评论|系统分类:影视剧本

 电影《沙丘2》有着一种引领式的视觉冲击和审美碾压,特别是第二幕准男爵登场的部分,震撼到目瞪口呆。影片披着科幻史诗的外壳,却处处在讲宗教与伦理,宗教到底是一种信仰,还是控制人的手段?或者这两者一体两面本无区别?父权消失,母权崛起,我们就一定拥有更光明的未来吗?或许无论哪一种“权”,本质并无差别?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影片告诉我们,科技越发展,思想可能反而会愈发保守。这两者看似南辕北辙,其实并行不悖,如果你看看今天这个世界,难道不正是这样的趋势吗?

该片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承接第一部,以主角保罗·厄崔迪的成长为主线展开讲述。他的家族控制着沙漠星球亚拉基斯星。而亚拉基斯星的掌权则意味着对全部宝贵资源的唯一掌控,如此诱人的权利引来了贵族家族们的纷争。当保罗的家族遭遇背叛后,保罗带领着一支反叛军开始踏上夺回亚拉基斯星控制权的旅程...

整部影片的故事大部分时间看上去都是“王子复仇记”,但随着他为了聚敛弗雷曼人煽动崇拜狂热,为了政治联姻舍弃患难真爱,为了巩固皇权发动星际圣战,观众惊觉反派固然可恨,英雄亦需警惕。这与英雄的人格无关,即便他能看到未来,也必将遵循历史设定的轨道。而维伦纽瓦一贯的宏观、冷静、压抑,带有审判性质的镜头语言,确保了原著这一“反英雄”主题得到精准传达。这些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老生常谈,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影片很好地维持住了前作恢宏壮阔的气势感,并在叙事上发展出了更多的空间。战争场面通过多元调度尽力带动视听观感,在大银幕的呈现下,所有的细节都分毫毕现。一边是昏黄的黄沙漫天,给人一种似乎要把人吞没的窒息感;另一边是冰冷阴暗的哈克南星球,死亡邪佞的气息扑面而来。冷暖色调的对比,结合男主角身份和经历,以前后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背负族群压力的少年的史诗成长。从另一层主旨上,影片依旧是对命运“可知和不可知”的一种续写,与其说是命运指引他向前,倒不如说是他自己决定走向命运本身。

这一部绝对是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古典美学与未来幻想融合,内核充满了文学思辨性和仪式感中透露出的神性,维伦纽瓦谱写出一曲史诗级华丽乐章。保罗喝下生命之水成为能通晓过去和未来的先知,结局输赢与否并不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维伦纽瓦还原的那个世界。我们跟随保罗走沙漠看落日,经历所有波澜壮阔,沉入奇谲瑰丽的幻象之中。维伦纽瓦创造了一个宏大的世界,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故事在他的世界里流淌,简洁而有效。

宇宙星河浩渺,个体命运抉择,恋人永失吾爱,人生从来不由己。当反英雄主义的少年不得不踏上救世之路,当没落王子为了家族荣耀而经受人性挣扎被卷挟入权力争夺,小我失去书写,但世界重获新生。悠悠苍天,待我何薄?茫茫大地,待我何厚?万千血肉,终为枯骨。前路黑暗,唯我光明!这是血与黄沙的洗礼,也是爱与死亡的悲歌,在汉斯季默带有弥撒气息的听觉巡礼之中,重生归来的王子开启了黑暗王朝的新篇章。当你认为命运像沙虫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殊不知自己早已经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

不同的人看这一部电影会看出不同的主题,阴谋论者会说事在人为,宿命论者会说无人可以逃脱命运的涟漪;无神论者会说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有神论者会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把先知当绿洲,终被预言奴役;把核弹当权力,终被武器毁灭;把鲜血当美味,终被近亲屠戮;把王座当天下,终为权戒跪服。有天眼的少年武不可觌,未来已经为他做好了选择。有香料的沙丘不能太平,世界总会踩出微步学会驭虫。一旦悉知未来的无数可能,便洞晓人心比那沙虫可怖百倍,人生早不如那沙鼠自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