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味儿

已有 17 次阅读2021-3-25 09:44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我印象的年味儿在家风传承中。尝于老一中的庙门前的仆碑上望见过先祖的名讳,曾祖为仲,上过私塾,做过民国的土地勘察官,为人正直,无漏无隐。祖父为老中医,家穷,只开方不卖药,锦旗却挂满墙壁。“积善行德,尊老爱幼,知书重礼”俨然成了我家的遗风。春节的种种最能体现我家的这一遗风。
年味在礼数里。打小就耳濡目染着祖父的礼数:迎宾客的时候要小跑上前,持物的要先接物品,再寒喧;在宴桌前让客人或长者坐正对门的尊位,他们不先坐下,主人或晚辈是不能坐的;长辈和客人没有动过的菜肴,小辈们是不能动的;动筷子的时候要把筷子对齐,不能从盘菜的顶尖夹菜;喝汤不能出声,要小口慢嚼等等。春节来客最多,于是迎客、陪客便成了小辈的实弹演习了。年三十晚上,除了守岁,浇饺子汤,放挡门棍儿之外,分家过的低辈份子孙要给长辈端碗饺子拿俩大馍,祈祝老人健康长寿。而老人也会在初七时回送布袋馍,祈愿小辈们有余粮有力气。正月初一一大早,先是父亲领着全家上祖父母屋里铺席磕头,然后男的拱手,女的侧揖,很是庄重。回到自己家,再给父母磕头,孩子们给我磕头,然后给孩子们发压岁钱。长幼有序,是绝不能乱套的。吃饺子要使劲吃,叫“填穷坑”,寓意吃得越多越富有。早饭后三五一群,去街坊邻里同姓的、非同姓的其他长辈家磕头拜年,大多是礼让一番,除非岁数特别大的、有病的,那是非磕一个不可。九点多钟便各至各家,走亲的走亲,迎客的迎客。
年味在欣赏礼花、燃放鞭炮的热闹中。三十晚上或初一清晨,一朵朵烟花在天际闪烁、轰响、绽放、落下,此起彼伏,把黑暗照亮了、照美了,它们时而如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似彩蝶飞舞、龙凤呈祥,时而像虹桥横跨、笑脸盈盈。胆子大的人,或是在家里放,或是有街上放,或是走着放,或是跑着放,有的还在房顶上放,火机一开,或是猛吸一口烟,迅速而精准地一兑焾儿,空中一掷,“轰”的钝响,煞是潇洒!再加上围观者的呐喊,热闹非凡!我却胆儿小,总是把鞭炮放在铁丝上、长竿上,点着就跑,并且还用手捂着耳。放地雷炮时,我甚至还用老虎钳夹着炮屁股放。虽然时不时地被我们家女姓嘲笑,但我深知平安是福。上初三那年,我用冰棍儿点放鞭炮(其实是在焾里放了些磷,别人却不知道)引得大人孩子们的惊诧称奇,那种自豪得意,至今记忆犹新。
年味在春联的书写与创作中。曾祖的书法极佳,李家世交成自先生言,怀庆府、卫辉府商业街的多个门楼门匾均是我曾祖书写。受祖上遗风,三叔的毛笔字最好,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七,村里送来的红、绿纸便堆满了桌子,三叔从早晨到傍晚直写一天,我在旁边帮着研墨、叠纸、裁纸,看着那“划如列阵排云,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裂奔”的汉字,亦会跃跃欲试,偶尔写个“福禄祯祥”“细水长流”“小心刀口”“六畜兴旺”什么的。记得高中时我们家大门门头写得最多的是“壮志凌云”“实现理想”。二十八,贴花花。各种各样的门方,对联让人们跓足评论。传统春联中“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书写得最多。大学时基本上是我拟对子,三叔书写,也算是叔侄璧和,其乐融融。而评论我们家的春联也成为村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年味儿在划拳猜媒、喝得敞亮、吃得开心的真诚中。
年味儿在男孩要炮,女孩要花,老人要帽的民俗中。
年味儿在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家和万事兴的谐律中。
年味儿在深深的记忆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