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已有 34 次阅读2018-4-30 12:58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目前,在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情况下,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怎样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潮流

    1、经济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A、必然性:改革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必要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在世界范围内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较量的有效措施,是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主义运动。

    C、紧迫性:改革是克服我国旧体制弊端,走出我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唯一出路。

    2、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A、必然性:对外开放是一切国家走向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B、必要性: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客观条件,是从经济实力上战胜资本主义的重要前提。

         C、紧迫性:对外开放是我国摆脱资金和技术严重短缺困境的唯一选择,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继续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十年成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

    十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微观搞活上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宏观管理上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间接管理;经济运行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实行多层次经济决策并调整了计划、财政、物价、金融、物资、外贸等管理权限;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生产建设资金供应由财政渠道为主改为金融渠道为主;对外开放,参与国际交换与合作,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设经济开发区。总之,改革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经济活跃起来,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存在的困难是改革开放前进中的暂时困难

    改革开放成就卓著,但也遇到了困难:供需总量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过热,效益不高;物资、人力、资金,一方面短缺,一方面积压过剩;平均主义与分配不公并存;集中过多与分散过头并存;通货膨胀严重,经济秩序混乱;地区封锁,条块分割愈演愈烈等。这些困难形成的原因:主观方面是没能坚持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客观方面是新旧两种体制对峙,旧体制破而未除,新体制立而无位,新旧体制之间不仅有磨擦,而且有漏洞。

    3、未来的希望在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旧的体制已被打破,恢复僵化的旧体制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旧体制已为实践所否定。改革的成就需要改革加以巩固,开放的硕果需要开放加以扩大。存在的困难只有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才能逐渐解决,目前着重治理整顿就是为改革开放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三、目前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当前治理整顿期间的主要方面是要完善改革措施,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对外开放。

    1、继续搞活微观经济

    搞活微观经济主要是指搞活企业。要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制,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合理使用企业留利,增加生产发展基金;完善工资和效益挂钩办法,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继续深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完善内部经营责任制;强化企业管理,发展企业集团;实行厂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2、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在微观搞活的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具体工作如下:完善财政包干制,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纠正外贸经营秩序的混乱状态,实行适当集中,完善外贸承包制;加强物资管理,确保国家统配物资分配计划的落实和定货合同的兑现;价格体制改革要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在计划体制方面要适当增加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和比重,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不变的方针。治理整顿期间,必须克服不利因素,利用国际上的有利条件,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积极发展出口产品生产,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大幅度压缩进口;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区的作用,形成四面八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同其它方面的相互关系

    1、改革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关系

    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才是中国的富强之路;脱离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

    2、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对外开放不是崇洋媚外,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在坚持政治上独立自主和经济上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与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技术交往。同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不是闭关锁国,更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在对外开放中,始终保持国家主权的独立性和经济上的自力性。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独立和自力能力,独立和自力也有利于对外开放。

    3、改革开放与治理整顿的关系

    A、治理整顿是指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这决不意味着改革停滞不前,更不是不要改革。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B、治理整顿是改革开放得以深入健康进行的必要条件,它将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较好的宽松的环境。

    C、治理整顿期间,改革要围绕治理整顿进行,并为它服务。治理整顿实际上是对前一段改革的完善和补充。

    D、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都不是目的,它们都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手段。只有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目的。

 

    (此文发表于1990、1、8  佳木斯市社科联理论讨论会。又发表于1990、4、3  佳木斯市委党校县处班和青干

班。署名刘雅莉、王振岳。)

 

 

                                   加强党校科学研究工作

 

    一、三年来我校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的科研活动,大体分两个阶段:1987年以前,是地下的自发的科研阶段,搞科研的人少,成果也少。1987年以后,是地上的自觉的科研阶段,搞科研的人多了,成果也多了。第一阶段科研工作,经过上次的评定职称,实际上已经有了总结。第二阶段还没有做总结。因此,我们趁这次科研成果评奖,对三年来我校科研工作做一次简要的总结。

    1987年以来,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7年,发表论文25篇,教材专著15部;1988年,

发表论文25篇,教材专著25部;1989年,发表论文30篇,教材专著5部。三年合计,发表论文80篇,教材专著45部。其中,获市二等奖2项,获市三等奖1项,获校科研奖27项。上述45部教材专著中,有一半是我校任主编,有一半是我校任参编。上述80篇论文中,有74篇发表在二三级刊物或论文集,有6篇发表在一级刊物。这6篇论文是:试论因明三支论式,发表于哲学研究;汉藏因明学术交流会综述,发表于哲学研究;彼此是与逻辑变项,发表于中国逻辑通讯;我国人口膨胀发展的趋势和启迪,发表于党校论坛;关于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若干问题,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从日本史学看日本在亚洲的崛起,发表于求是学刊,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二、我校科研工作的基本趋势

    从我校三年来科研成果看,我校科研工作的基本趋势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参加科研的面越来越广。参加科研的人员,占全体教学人员的80%以上,不仅有学校领导成员和任课教师,而且有教务管理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

    2、各科室负责人成为科研的骨干力量。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牵头,带领本科室和本学科的人一起,以老带新,合作编写有关教材和发表论文。例如,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等学科教材,就是在各科室负责人带领下编写和出版的。

    3、一部分老教师攀上科研新高峰。有些老教师过去埋头教学,长期未参加科研活动。1987年后,经过刻苦钻研,写出了一些很有见地、很有分量的论著。例如,一位六十年代初北师大毕业的老教师,八七年后写了两篇论文:一篇是从比较史学看日本在亚洲的崛起,发表在求是学刊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另一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应为三十六个,发表在学术交流,并由上海报刊资料进行摘登。还有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教师,两年中先后发表两篇高层次的论文:一篇是我国人口膨胀发展的趋势和启迪,发表于党校论坛;另一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表于中国文化经济信息。真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4、一部分年轻教师成为科研的开路先锋

    一位逻辑学教师,三年来他一连发表科研成果15项,其中两篇论文发表在哲学研究上,其余发表在逻辑与语言学习、中国逻辑通讯等刊物上。目前, 他总共发表于二级以上刊物的论文20篇,参编教材10部。还有一位哲学教师,三年来发表于二级以上刊物的论文6篇,分别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理论探讨等刊物。

    5、学校领导重视科研工作并率先垂范带头搞科研

    目前,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育长等领导者,不仅重视科研工作,定期研究科研规划,组织科研成果评奖,指导全校开展科研工作,而且率先垂范带头搞科研。每个领导成员都有科研成果,有的发表论文,有的撰写专著,有的编写教材。学校领导重视并参加科研工作,对全体教职员工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三、把我校科研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

    我校科研形势虽然很好,成绩虽然很大,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的教学人员科研档案还是一片空白,有的虽然有了点成果,但水平还不够高,需要再接再励,再上一个台阶。

    1、要进一步提高对科研重要意义的认识

    A、科研是党校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的需要。党校要担负培训党政领导干部、理论骨干,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和党性锻练的熔炉作用,教学人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目前党校学员的知识层次越来越高,不少是大专毕业生,老师知道的他们也知道。如果老师满足于课本上文件中一些普通知识和理论,不进行深入研究,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必须通过科研活动提高自身水平。

    B、科研是适应党校专题教学的需要。党校短班教学大都是讲授专题,一个专题就是一篇论文,如果你的专题是从课本文件中抄来的,学员就不爱听;只有经过自已深入研究熟练掌握的东西,讲出来才有吸引力。因此,必须进行科研才能提高自已的理论水平。

    C、科研是发挥党校社会宣传作用的需要。党校不是闭关自守的封闭式教学单位,而是一个对外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出版社出版专著教材,正是发挥党校作为社会宣传阵地的作用,扩大党校的社会影响,决不能把这些看成是个人的事。

    2、要端正对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认识

    这要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方面,教学人员要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把教学中的专题当作科研的课题,又要把科研的成果充实丰富教学的内容;既不要借口搞教学而不搞科研,又不要借口搞科研而不接受教学任务或不认真讲课。另一方面,对待别人要全面地看,辩证地看。每个人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成就就有不平衡的问题。既不要用教学成绩掩盖科研的不足,把科研的缺陷归罪于教学任务重;也不要认为搞科研就必然以牺牲教学为代价,甚至把教学上的某些不足归罪于多搞了科研。总之,要树立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要把教学与科研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工作,不要分什么第一第二,以什么为主。就像吃饭与睡觉两件事一样,不能说哪个重要,以哪个为主,因为二者都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3、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一要加强学术委员会领导科研工作的作用,定期研究科研工作,部署科研任务,检查科研成果。二要加强科研挡案的管理,及时统计科研成果,传递科研信息,搞好科研协作。三要加强优秀科研成果评定奖励工作,今后科研评奖一年搞一次,走入正常。

 

   (此文发表于1990、1、10   关于佳木斯市委党校科研工作的总结报告。起草人王振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