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发展的十八大趋势

已有 31 次阅读2018-4-21 15:38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中国企业发展的十八大趋势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的五十多年中,我国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不仅是国内经济界和理论界十分关切的热点,而且也是国外企业界和学术界十分注目的疑点。笔者认为,总的来说,随着我国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将在性质功能上趋向独立化和商品化,在经济关系上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在经营管理上趋向开放化和科学化,在生产技术上趋向高级化和现代化。具体来说,表现为本文所述四个方面的十八大趋势。

    一、企业性质功能趋向独立化和商品化

    1、由行政附属物向独立的经济实体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政企职责不分,政府和部门对企业实行强制性的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处于受婆婆严格管束的媳妇地位,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改革十年来,企业自主权从理论上和法律上开始得到承认,政策上也部分地得到了落实。但是,由于旧体制没有彻底瓦解,企业应有的自主权远远没有到手。有的行政婆婆迟迟不肯放权,有的即使放了一点权,也不放心,一有风吹草动就赶忙收权,弄得企业相当被动。这种局面如果不尽快扭转,势必会严重束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最终束缚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客观上迫切要求企业改变行政附属物的处境,承认其独立经济实体的地位。

    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所具备的条件是:(1)自主经营。企业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拥有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完全的自主经营权力,企业以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资格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对企业内部的具体经营活动,不再进行干预和控制。(2)自负盈亏。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经济法人,实行独立核算,盈亏自负,收支平衡。企业在经营中盈亏的一切风险,都由企业自我承担。国家对企业经营性亏损不负责补贴,对企业经营性盈利不多征税收和利润。(3)自我发展。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能够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能够实现持续的扩大再生产,依靠自已的力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总之,以上所述三自趋势,就是我国企业由行政附属物转向独立经济实体的趋势。

    2、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发展

    旧体制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于国家进行直接经营管理,造成财务上由国家统收统支、物资上由国家统包统管、人事上由国家统调统配的局面。随着我国各部门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的旧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以生产经营型代替原来的单纯生产型成为必然的趋势。

    生产经营型企业的特征是:(1)企业既有一定的经济责任,又有与经济责任相应的一定的经济权力,还有与经济责任和经济权力相应的一定的经济利益。(2)企业同时承担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两项任务,国家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通过市场间接地引导企业。(3)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同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上升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

    目前,我国处于新旧体制交替并存的时期,许多客观条件还未成熟,因此,上述企业生产经营型的特征还未得到充分体现。但是,随着我国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工资体制、市场体制等方面配套改革的实现,国家将逐步放弃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企业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生产经营型经济组织。

    3、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

    我国城乡企业在改革前基本上属于自然经济类型,其表现就是:企业产品自给自足,企业经营自我封闭,排斥交换,反对竞争,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冲破这种自然经济的旧模式,开辟商品经济的新秩序,实现社会生产商品化。

    企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是:(1)企业是市场中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充满生机和活力。(2)企业为交换而生产,所有的产品都是商品,都要坚持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3)在完成价格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企业在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竟争。(4)企业有良好的外界环境,有完善的国家宏观调节机制,有安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力发展我国商品经济,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自改革以来所坚定不移的目标。可以坚信,只要我们照着己经开拓的新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一个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天地。

    二、企业经济关系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

    4、由一元所有制向多元所有制发展

    在我国旧体制时期,企业所有制结构存在两个方面的弊病:一方面,企业总体存在单一公有制倾向。城乡虽有一些非公有的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家庭副业,但都够不上企业的资格。因此,基本上只有公有制企业,没有非公有制企业。另一方面,企业个体只属于某一种所有制,不存在各种所有制的联合企业或股份企业。这种一元所有制状况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为了适应并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由一元所有制向多元所有制转换是必然的趋势。

    我国近几年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所有制结构,主要形式有:(1)全民所有制企业;(2)集体所有制企业;(3)全民和集体联合公有制企业;(4)以全民企业为依托的股份制企业;(5)个体企业;(6)私营企业;(7)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8)外商独资企业;(9)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联合或股份经营的企业;(10)非公有制联合或股份经营的企业。

    从目前和今后几十年企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企业将彻底抛弃一元所有制旧模式,继续向着多元所有制方向发展。不仅非公有制的各种企业将有较大发展,其产值所占比重将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每个企业在所有制方面的纯洁度将越来越低,混合度将越来越高,各种所有制的联合企业和股份企业将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将是我国企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流趋势。

    5、由国家经营向多家经营发展

    全民所有制企业原来是归国家垄断经营的。由于它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客观上要求改变这种僵化落后的旧体制,代之以两权分离的多家经营的新体制。

    近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多家经营的主要形式有:(1)个人经营。企业通过个人承包或个人租赁形式,使其经营权转让给承包者或承租者个人,承包者或承租者成为当然的厂长或经理,全权负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2)合伙经营。就是两人以上合伙承包企业或租赁企业,这是扩大了的个人经营。(3)集体经营。就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职工共同承包企业或租赁企业,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分层次地落实经济责任、经济权力和经济利益,共同承担企业盈亏的风险。(4)国家经营。这是未实行任何承包和租赁形式的传统经营,这部分企业是少数,而且越来越少。

    随着我国国家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两权分离的形式将不断涌现,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等经营方式将有更大的发展,个人经营和集体经营将成为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

    6、由单一劳动制度向多种劳动制度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有了很大变革,原来的由国家和集体统包统管的单一劳动制度被破除了,一个多种劳动制度并存的新局面开始了。

    劳动制度多样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1)采取多种就业方式,除国家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外,鼓励劳动者组织起来集体就业或自谋职业。(2)采取多种用工制度,除固定工外,还采用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等形式,有的企业采取招收合同制工人形式。(3)采取多种工资制度,除国家固定工资形式外,还采用浮动工资、定额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等多种形式。(4)采取多种劳动管理制度,除根据职工表现进行必要的奖励或处分外,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及职工基本素质,将职工临时失业或永久辞退,或将固定工改为合同工或临时工,以至解雇。

    以上所述劳动制度多样化表现,虽然只是初始时期,还不够完善,但它们代表着我国企业劳动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7、由单一按劳分配向多种分配方式发展

    改革以来,我国企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局部转变:一次是由平均主义的半按劳分配转向全按劳分配;再一次是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样化分配。目前正处于第一次转变基本实现和第二次转变刚刚开始的阶段。   

    我国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除了占主体地位的按劳分配方式之外,近几年还出现了各种非按劳分配方式,其中主要有:(1)个体劳动所得收入;(2)企业债券利息收入;(3)股份分红和股息收入;(4)企业经营者风险收入;(5)私营企业主及职工收入;(6)居民储蓄收入。这些非按劳分配收入可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直接劳动收入,包括个体劳动者所得收入、私营企业劳动者所得收入、企业经营者风险收入等;第二类是间接劳动收入,即劳动者的资金收入,包括劳动者的储蓄收入、股息红利收入、债券利息收入、个体企业资金盈利收入、农民投资盈利收入等;第三类是非劳动收入,包括接受遗产收入、接受赠予收入、接受救济和补贴等收入。

    上述多种分配方式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我国所有制多样化、市场多样化和经营形式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分配方式也必然向更加多样化发展。其中,各种非按劳分配方式日益增加和日益完善,各种非按劳分配收入所占比重将日益上升。

    8、由单一市场向多种市场发展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市场是单一的物质产品市场,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市场体系趋向多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市场:(1)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资金市场;(2)调剂劳动力余缺的劳务市场;(3)转让技术成果的技术市场;(4)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市场;(5)买卖出租房地产的房地产市场;(6)转让企业产权的企业产权市场等。

    以上这些市场,虽然只处于初期发育阶段,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是它们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深受企业的欢迎和支持。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价格体系进一步理顺,我国的市场体系将逐渐形成,新的市场将不断涌现,市场将更加多样化。

    三、企业经营管理趋向开放化和科学化

    9、由封闭经营向开放经营发展

    改革以来,通过企业扩权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开始冲破了企业条条分割和块块封锁的旧框框,出现了开放经营的新局面。企业不仅对本部门本地区开放,而且也对外部门外地区开放;不仅对国内开放,而且也对国外开放;不仅在流通领域开放,而且也在生产领域开放。

    目前,由于企业领导体制和财政体制上的某些缺陷,我国企业开放经营的步子还迈得不大,许多地区和部门从本位主义出发,往往还在搞保护落后的垄断经营。但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国策,企业开放经营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和停滞的,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企业经营体制一定会建立和健全起来。

    10、由保险经营向风险经营发展

    我国改革前的企业经营可算得上保险经营,其特点,是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等经营活动,都由国家一手包办,企业无论遇到多大的天灾和人祸,都不会破产和倒闭。过去,我们曾把这种

保险经营说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今看来,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实践已经证明,保险经营的后果是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由保险经营转向风险经营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风险经营的主要表现是:(1)企业人、财、物的使用,由无偿使用转变为有偿使用;(2)企业供、产、销活动,由国家包办为主转变为企业自办为主;(3)企业的经济收支,由国家统负盈亏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4)企业的外部环境,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样,企业既无靠山,又无拐棍,必须凭自已的能力面对外界的竞争和挑战。因此,风险经营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出路和必然趋势。

    11、由内向型经营向外向型经营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自给自足地搞建设,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往来。因此,企业由内向型经营向外向型经营发展,具有客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从商品交换看,一个国家的资源无论多么丰富,也是有限的,各国之间有必要通过国际市场交换产品,互通有无,并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比较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从技术交流看,我国技术比较落后,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就要求企业要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掌握当代最先进的技术。(3)从资金融通看,我国资金比较短缺,需要吸收国外资金,补充我们的不足,这就要求企业要具备一定的创汇能力,以便增强偿还债务的能力。(4)从劳务合作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有劳务出口的良好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要,增大劳动力出口数量。因此,我国企业由内向型经营转向外向型经营,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

    我国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是经验管理,即靠经营管理者个人的实践经验进行管理。这种方法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必然要向科学管理发展。

    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是:(1)管理人员专业化、知识化;(2)管理机构高效化、合理化;(3)管理制度民主化、公开化;(4)管理方法科学化、数量化;(5)管理手段系统化、自动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企业生产技术趋向高级化和现代化

    13、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

    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绝大多数,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占少数,这是由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决定的。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企业资金有机构成将不断提高,于是,企业中劳动力的数量相对减少,生产资料数量相对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这是一个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必然趋势。

    14、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发展

    从总体来说,我国企业再生产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是,从单个企业来看,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不够景气,亏损严重,经济效益很差,有的勉强维持简单再生产,有的连简单再生产也难维持。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缺乏应有活力,特别是缺乏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动力机制和

压力机制,也有少数企业是因价格不合理造成的政策性亏损或微利。这些问题和困难,随着我国价格改革的实现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完全可以得到相应地解决。只要企业增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压力,那么企业就会充满扩大再生产的活力。因此,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5、由劳动积累向资金积累发展

    前些年,我国农村企业和部分城镇企业,常把劳动积累作为扩大再生产积累的主要形式。农村表现为农民通过无报酬的劳动形成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城镇表现为企业中高就业和低工资。这种状况,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必将被现代的资金积累所代替。

    资金积累的基本要求是:(1)商品货币关系是企业内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2)劳动者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劳动;(3)高就业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好形式;(4)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发展科学技术和增加生产资料。

    16、由小而全大而专发展

    我国农业企业和部分工商企业,由于专业化和联合化程度很低,普遍存在小而全的弊病,这是

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结果,又是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因此,要发展我国商品经济,必然要求企业由小而全大而专发展。

    实现大而专目标,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由兼业经营转变为专业经营,由小而全转变为小而专。第二步,由微型经营转变为规模经营,由小而专转变为大而专。这个过程虽然在

我国还有很多困难,但是,企业社会分工和生产集中的一般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17、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发展

    我国企业技术水平从总体来说是很低的,我国企业既肩负着推进传统产业革命的任务,又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任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速我国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另一方面又要加速城乡企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在下个世纪中叶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由传统技术转向现代技术的主要内容是:(1)加速企业技术改造,用现代技术武装企业;(2)加速企业设备更新,逐步缩短固定资产周转时间;(3)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渐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加速国内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出一条中国式的企业技术现代化新路子。

    18、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

    企业发展战略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粗放经营,二是集约经营。在我国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应当选择集约经营为主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要求是:(1)提高产品质量;(2)讲究产品适销对路;(3)降低物资消耗和劳动消耗;(4)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5)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率。

    集约经营为主的道路是由我国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很少。只靠拼资源、拼设备和原材料,是难以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由目前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必然趋势。

 

  (此文发表于1988、10、16 黑龙江省经济学会年会讨论会。署名王振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党校经

济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兼职佳木斯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