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讨论综述

已有 37 次阅读2018-1-31 12:57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讨论综述(论文)

 

 

    近年来,理论界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现将研究讨论中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城市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结构?

    有的认为,城市经济结构,就是指城市经济的构成、特点、性质和规模。它由工业结构和基础结构两部分组成。

    有的认为,城市经济结构由工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基础结构、服务结构六个方面组成。

    关于工业结构,有的认为可分若干类型:1、按工业主导部类,分为重型、轻型和重轻平型;2、按劳动对象性质,分为加工型和资源开发型;3、按部门综合程度,分为综合型和单一型;4、按城市经济功能,分为外贸型和内销型;5、按产品加工程度,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

    关于基础结构,有的认为可分三种类型:1、生产性基础结构;2、社会性基础结构;3、制度性基础结构。

    二、什么是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有的认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城市在长远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总方向、总目标、总方针、主攻方向和力量部署。包括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和步骤等等。

    有的认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战略指导思想,主要掌握全面性、区域性、特殊性、综合性四个原则;2、战略目标,在保证落实国家总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多做贡献;3、战略重点,从薄弱环节入手,发挥自己的优势;4、长期计划与中短期计划相结合。

    有的认为,我囯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应当是:把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建立以大中城市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经济中心,形成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网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怎样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有的认为,应考虑四个因素:1、要看城市的性质;2、要看资源条件;3、要看技术条件;4、要看地理位置条件。

    有的认为,应从研究城市生产布局入手。因为城市的发展要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又以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因此,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的基点是社会的生产布局。

    有的认为,应处理好五个关系: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2、城市与农村的关系;3、城市内部生产与建设的关系;4、城市与城市的关系;5、城市发展与城市研究的关系。

    有的认为,应解决三个问题:1、必须使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統一起来,发挥中心城市中观经济管理的枢纽作用;2、必须按专业化联合化原则组织生产;3、必须使局部经济合理与全局经济合理統一起来。

    有的认为,应做到四个协调:1、城市发展规划与工业发展规划互相协调,使工业布局、规模、结构与城市布局、规模、结构相适应。2、城市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互相协调,把人口发展列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3、卫星城建设与中心城市建设互相协调,大城市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要有计划地向卫星城疏导,防止大城市盲目膨胀。

    国务院最近指出,发展城市经济必须搞好城市经济改革,改革普遍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城市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要从解决囯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入手,把适合当前情况的各项改革措施配起套来,同步进行。

                           (二)关于中心城市和经济区域

    一、中心城市和经济区域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中心城市的含义,有的认为,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或地区可以称作经济中心的少数大城市。持这种观点的被称为窄派。也有的认为,凡是城市,包括、大、中、小城市,都是经济中心,因此都是中心城市。持这种观点的被称为宽派

    关于经济区域的含义,也有不同解释。有的认为,经济区域是以一定规模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与周围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共同形成的区域。经济区域按类型可分为综合经济区和部门经济区。也有的认为,经济区域就是在综合这个区域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最佳整体结构;是从各自发展、分散经营的经济体系,逐步走向组成一个既有统一规划又有合理分工的经济联合体。这个经济联合体既不是一种人为的区域,也不完全是具有天然缘连的地区集合。

    二、为什么要发挥城市在组织经济方面的作用?

    有的认为,这是由城市的地位决定的:1、城市是造就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2、是提供建设资金的主要源泉;3、是提

供技术装备的重要基地;4、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交易中心;5、是对外经济往来的最佳场所;6、是开发农村经济的重要桥梁;7、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一种好形式。

    有的认为,城市管理经济有八条好处:1、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次;2、有利于原料和能源的调剂使用;3、有利于就近就地组织协作配套和工业改组联合;4、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5、有利于企业生产和生活统一安排;6、有利于技术和人员的交流;7、有利于带动经济联系区和周围城镇的发展;8、有利于支援农业,缩小城乡差别。

    有的认为,以城市组织经济,是为了打破条条块块的分割和封锁,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发展城乡经济联系,提高经济效益。

    有的认为,发挥城市作用是为了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破除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旧框框,是经济体制上的重要改革。

    三、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有哪些特点?

    有的认为有四个特点:1、它以工商业发达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与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相联系;2、它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按经济自然联系组成;3、它以取得最好经济效益为原则,开展经济活动;4、各经济中心可以互相交织、互相联结,形成灵活的有机体。

    有的认为有三个特点:1、以城市为中心,但又不受城市行政区划的限制;2、每个经济区域各具特色,互相渗透;3、每个经济区域都是全国一盘棋上的棋子,形成全囯统一市场。

    四、我国的经济区怎样划分?

    有的认为,全囯经济区应分为大中小三级:1、以少数特大城市为中心联系附近城市,形成大经济区;2、以若干大城市为中心联系附近城乡,形成中经济区;3、以若干中小城市为中心联系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形成小经济区。

    有的认为,全囯经济区应是金字塔形:全囯十几个大城市是塔尖;几十个中等城市是塔身;几百个小城镇是塔底。毎个经济区又都有自己的塔尖、塔身和塔底。

    五、怎样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区域的作用?

    有的提出四条意见:1、以中心城市为主,统筹规划和组织专业化协作和泾济联合;2、以城市为中心,组织统一的开放的商业流通网络;3、搞好中心城市基础建设,加強综合服务的职能;4、对现行管理体制相应地进行改革。

    有的提出十条措施:1、多数企业应归城市管理;2、改进计划管理体制;3、改革物资管理;4、改革商业体制;5、改革财政体制;6、要给中心城市一定权力;7、加強横向联合;8、搞好三废治理;9、搞好旧城改造;10、发挥文化科技中心作用。

    有的提出四条措施: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和加工出口;2、重视内含扩大再生产;3、发展商业服务业;4、做好综合服务中心工作。

    有的提出三个步骤:第一,实行利改税,割断部门、地区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联系。第二,对企业隶属关系采取逐步简化的方针,先把省属企业下放给中心城市管理。第三,中心城市要适应新体制的需要,探索新的经营管理形式和方法。为此,要加強经济信息系统、经济调节系统、经济检查系统和对外经济联系系统的功能。

                          (三)关于沿海中心城市和东西对话

    一、沿海城市在囯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

    有的认为,沿海城市是内外经济交往的门户窗口,处于重要地位:1、濒海靠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2、接近消费地,流通渠道多,内外贸易发迏;3、生产水平高,生产能力強;4、文教科技力量雄厚。

    有的认为,沿海城市是全国工业科技文化的荟萃之地,是内外经济交流的枢纽,是经济建设的基地。

    有的认为,沿海城市是我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据地,依靠这个基地出资金、出人才、出经验,向大西北进军,把中国开发出来。

    国务院最近指出,沿海城市工业基础比较好,科学技术力量比较強,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经验比较多,应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和振兴我国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沿海十四个城市开放后,和四个经济特区联成一线,形成我囯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样,既可以加快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在吸收先进技术、推广科学管理经验、传递经济信息、培养输送人才等方面,支援和带动内地,促进我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东西对话的含义是什么?

    有的认为,我国经济按发达程度,可分为沿海、内地、边远三个经济地带。所谓东西对话,就是指东部沿海与西部内地和边远地带的经济协作。

    有的认为,我国经济从东到西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东部发达,西部大部分比较落后。东西对话就是指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协作。

    三、怎样发挥沿海中心城市的作用?

    有的认为,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总战略应当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总战略和沿海城市的特点,在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把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加速实现沿海城市的现代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有的提出七条意见:1、要有统一的长远规划,经济发展速度必须高于全国平均速度;2、要分两步走,十年准备,十年振兴;3、与邻近地区联系起来,共同发展;4、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5、预防和治理三废;6、防止一刀切和地方主义倾向;7、控制人口増长。

    有的提出需要解决的七个问题:1、针对企业管理多头领导问题,要把地方企业由所在城市管理起来;2、针对企业管理分散等状况,要利用城市推动联合;3、针对外贸不能自主的问题,要扩大外贸权限;4、针对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的状况,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5、针对金融体制上的矛盾,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中心;6、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要加強计划管理;7针对组织经济的要求,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协调机构。

    有的提出,要发挥沿海城市的综合经济功能,充分合理地发挥其各种优势,带动其它地区的经济,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四、怎样促进东西对话

    有的认为,沿海建设与内地建设二者要结合起来考虑,统筹兼顾,共同发展。

    有的认为,东西对话应从两方面着手:1、把现在实际存在的产供销之间的关系,用经济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2、按行业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联合。

    有的认为,东西对话应抓四项工作:1、经济协作的形式和范围应向更高更广发展;2、要加強技术开发;3、搞好商业与工农业的联合;4、组织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横向经济联系。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讨论,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正如陈雷省长在城市和县镇经济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研究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是领导好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本世纪末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为此,必须做到:1、要把眼光放远,把城市的发展同全国、全世界的全局发展联系起来;2、要把脚跟站稳,立足于本城市的特点;3、要把力气用在实处,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4、要把周围毗邻地区联系起来考虑,不要孤立地就城市抓城市。

 

    主要参考资料:

    1、李铁映:《城市发展是个重大战略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2、林真:《全国城市发展学术思想讨论会简介》,《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年第2期。

    3、编辑部:《第二次全国中心城市经济问题讨论会》,《城镇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

    4、程必定:《中等城市生产布局问题初探》,《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4年第42期。

    5、刘维新、刘増录:《第二次全国中心城市经济问题讨论会观点综述,》,《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4年第65期。

    6、林凌:《关于中心城市改革的几个问题》,《财贸经济》1984年第1期。

 

    (此文发表于1984、9、15 社会科学动态第九期,哈尔滨,署名王振岳聂鸣;并转载于1985、2、26 中国工业经济(原工业经济管理丛刋)第二期,北京,署名王振岳聂鸣。获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