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

已有 32 次阅读2018-1-31 12:50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论文)

 

 

    有的人认为,共同富裕就等于平均富裕和同时富裕。他们设想,共同富裕应当是所有的人们都站在同一个生活水平线上齐步走,谁也不许走快些,谁也不许冒尖,谁也不许比别人先富一点、多富一点。走快的要向走慢的看齐,富的要向穷的看齐。这样慢慢地向前走,有朝一日共同迈向共同富裕的大门。其实,这些人所描述的根本不是什么共同富裕,而是一幅共同贫穷的画面。这是我们过去几十年中曾经走过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共产风等沉痛教训之路。这条的路子已经给我国的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决不能再重走老路。

    首先,要弄清平均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区别。平均分配否认劳动量的差别,要求按人口定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这在原始社会产品极其短缺的条件下是个好的分配方式,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和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也可以实行。但是,我国在解放初期的三十年中,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实行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按劳分配默认不同等级的劳动能力是一种天然特权,承认劳动差别和劳动报酬的差别,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因此,按劳分配是对平均分配的全面否定,按劳分配是比平均分配更优越的分配制度。

    其次,要认清按劳分配与部分人先富的关系。贯彻按劳分配必然会使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起来,其原因:一是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有强有弱,劳动技能有高有低,劳动态度有勤有懒,付出劳动的数量有多有少,各自取得的劳动报酬便各不相等,有多有少,所以,一部分劳动报酬高的劳动者便先富起来。二是由于每个劳动者的家庭人口状况不同,有的劳动力较多,有的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婴幼儿较多,各家庭人均收入有多有少,生活水平有高有低,所以,一部分人均收入多且生活水平高的劳动者家庭便先富起来。三是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劳动者提供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在不同地区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所以,在先进地区工作的劳动者及家庭会先富起来。四是由于各企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同一地区同一劳动者在不同企业付出同等劳动所得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所以,在先进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及家庭会先富起来。总之,在按劳分配制度下,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家庭、一部分个人先富起来,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必然趋势。

    最后,要明确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有人认为一部分人先富,就等于扩大贫富差别,就是两极分化,就是否定共同富裕;还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以上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过去,我国人民普遍贫穷,而我们又实行平均分配,结果是平均贫穷。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从来不是齐头并进、直线上升的,而是渐进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总要有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先富起来,再去帮助落后地区、企业和个人后富起来,这样,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事实上,全国十三亿人口,决不可能生活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也不可能同步向富裕目标迈进,也不可能同时进入富裕大门。所谓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平均富裕,是完全背离社会实际的一种乌托邦式空想和幻想。因此,部分人先富不是扩大贫富差别,更不是两极分化,而是缩小贫富差别,消灭贫穷落后状态。总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多有少的富裕;共同富裕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勤劳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过程。

 

(此文发表于1984、1、27  合江日报。署名王振岳。)

 

 

流通与信息(论文)

 

 

    流通----指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換。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是采取物物直接交换,如用牛羊换粮食,用斧头换布匹。后来,随着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货币,一切商品都要先与货币进行交换,然后再用货币与别的商品交换。如用牛羊、斧头换来货币,然后用货币去换粮食、布匹。商品----货币,这是卖的过程;货币---商品,这是买的过程。所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流通就是买卖商品。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很不发达,到目前为止,农副产品销售难、农用工业品购买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严重地防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流通。

    信息---指人们事先不知道其结果的消息。比如,一个人考大学,他在考试之后,究竟能不能被录取,他不知道。只有当他接到通知书后,才知道被录取或未被录取。这通知所带给他的消息,就是信息。

    信息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关系重大,比如一个农业专业户,要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有没有销路,都必须在了解和掌握各个方面大量信息的条件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为农民提供工业、商业、信贷等方面的信息。

 

    (此文发表于1984、3、15 合江日报,署名剑锋,即王振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