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给谁的牺牲:写在《集结号》之外

已有 381 次阅读2008-1-3 14:37 |个人分类:纵情声色

 

2007年岁末,冯小刚的大片《集结号》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有看过《集结号》,却有幸看了该影片衍生出来的纪录片《牺牲》,其中的许多情节都看得我血脉贲张,几乎热泪四溅,看完后很长时间了心情还是不能平静。

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有谷子地兄弟们相似经历的人,不同的是,电影《集结号》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谷子地弄清了事实的真相,还给了兄弟们一个烈士的称号,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战士死去了,却连名字也没留下;有的连死了还是活着都不清楚,只是在名册留下了电影《集结号》中表现的两个字:“失踪”;有的名字和尸体都没留下,就像没存在过一样,在这个世界消失了,虽然他们可能同样浴血奋战过,甚至更加勇敢。

一个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留下什么或没留下什么对他们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所谓的名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代号,对于后人来说不过是刻在石头上或写在纸上的几个字。对于没有留下名字的,就在一个数字里面,虽然那数字或许也并不准确,可是这又有什么呢?生命是代号吗?生命是数字吗?生命是血、是肉、是痛苦和欢乐、是愤怒或忧伤,是无法抹杀的存在。留下什么或没留下什么,区别不过就是后人能不能记得,可记得又怎样,不记得又怎样呢?如果没人在意,名字姓张还是姓李、数字多一个还是少一个,又有什么区别吗?会有人认真想每个名字、每个数字都曾是和一个自己一样的生命吗?至于他们的肉体,是栖身荒野还是葬于陵园,真的那么重要吗?最终还不都是尘归尘,土归土,重回大地母亲的怀抱?

可是留下什么不留下什么,对于活着的人是不一样的。就像那个谷子地,几十年的奔波、呼喊,就是为了给他的兄弟们一个烈士的称号。他觉得,只有这样,他的兄弟们才能闭眼,他的内心才能安稳。其实感觉最不一样的,还是这些死者的亲人们。在记录片《牺牲》中讲到内蒙古一个叫孙秀峰老人的故事,1948年,她十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出门,因为继母对她不好,她不想父亲离开,她送父亲孙耀到门口,父亲说:“在家听话,我很快就回来,少则六天,多则八天。”谁知父亲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这句话也成了他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19491月,部队给他家里寄来了入伍通知书,当地政府给颁发了光荣军属牌,可是几年后,牌子又被收回了,因为杳无音讯,有人怀疑孙耀叛变了,这让家里人抬不起头来,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先是孙耀的父亲出去找儿子,他死后,孙秀峰接着找,可是几十年的寻找过去了,她由少女变成了老太婆,父亲的下落仍是个谜。她也曾暗自想是:是不是父亲在外面又成家,生了一大片娃,不稀罕我了?失望之下,她把寻父过程中人家给她开的纸条都烧了,只留下了那张入伍通知书,她告诉女儿和老伴:“等我走后,把它放进我的棺材里”。可是就在她已经绝望的时候,20067月,一个叫王艾甫的老人给她送来了一份五十多年前未能寄出的阵亡将士通知单,原来她的父亲早在1949年就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牺牲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就在我家附近就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女人的丈夫早年离家后音信皆无,有人说他参加了解放军牺牲了,或许当了大官不要她了,也有人说他参加了国民党,跑台湾去发了大财,又有一大家人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抓丁和征兵是常有的事,哪种女人不管别人说什么,就是那么一直等着,替他守着莫名其妙的寡,一直到死也不知道他的死活,还在等着他回来,使人想到那句著名的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真不知死去的和活着的哪个更不幸。

其实早在看崔永元的节目《我的长征》看队员们祭奠无名红军的时候,我就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祭奠那些国民党兵呢?他们同样年纪轻轻,同样的血酒荒郊,难道他们的死就不值得惋惜吗?替谁死,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些年,人们开始关注那些在战争中默默消失了的年轻生命,这无疑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人们来到一座座无名的红军墓或解\\\\放\\\\军墓的时候,总会在心里想:这么年轻就去了,这事多么可悲哀的事情。但我觉得,比这些站在了“正义”一边的牺牲者更不幸的,是那些不幸站到了历史反面的人。他们或许与我们所讴歌所缅怀者的人生道路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地道的中国农民,也许只是为了换一口饭吃,或许为了逃离自己的家庭,或者被某个宏大的口号所激动,甚至被抓了壮丁,成为了一名军人。他们或许自始至终也没弄明白什么,就在战争中死去了。他们的死,真的是轻于鸿毛,只能用“被歼灭”来形容,而且是“返动者应有的下场”,不会有人替他们掉一滴眼泪,发一声叹息,反倒是欢欣鼓舞,甚至击掌相庆,他们的家人也会因此而背上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虽然在他们死的时候,可能为了一个更显正义的理由,比如“脚匪”,比如“安民”。不幸的是他们所替卖命的那一方倒掉了,成了返动派,虽然他们的心可能并不站在返动派一边,却丝毫不防碍他们的死亡上面被很自然地泼上脏物,而且永远无法洗刷。

生命是平等的,死亡却并不公平。

其实,死于这样日后能分清是非的战争中,还是幸运的,那些死于像中原大战这样军阀们争权夺利的战争的人们,连被谈论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永远存在于一种混沌之中,直到被人们彻底忘记。自古以来,这样的死亡真是数不胜数。翻开历史,为了改朝换代,为了争权争利,不同部族,不同阶层,甚至兄弟之间都会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又有多少战争能分得清是非呢?所有的战争发动者不过都是拿无数与他一样宝贵的生命做一场赌\\\\博,结果输了又有什么,即使死了还有那多人陪葬,太划得来了。有时我觉得人的生命真是贱啊,动不动坑杀几十万人,屠城几十万人,连史官都麻木了,只是平静地写完一个数字,然后翻过去,不再看一眼,好像这些数字不是由无数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

牺牲,在今天当然是个褒意词,可是如果我们想想那些最早被摆在祭坛上的猪、牛、羊甚至人的头颅,就会觉得它用来形容所有战争中的死者其实都是适合的。无数生命的消失,不过是都在祭奠,可祭奠给谁呢?给那些伟大的君主或领导人吗?还是他们所向往的王权和政权呢?可他们真的有权利享受这些与他们一样宝贵生命的血肉吗?抑或是给某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或光明的未来?纵使这理由是真实的,未来真的实现了,那又如何呢?它们与死去的人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起了鲁迅曾引用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你以给他们子孙后代一个幸福未来的理由鼓动许多人做了牺牲,那你拿什么来给这些牺牲者呢?

还是回到《集结号》,有人说影片的战争场面很真实,也很残酷,这是我所能想像到的,因为它的战争特效是由韩国做的,而韩国著名的《太极旗飘扬》我是看过的。我所感动的是冯小刚等人说过的话:男人对拍战争片总是很向往的,可越拍越对战争充满了反感,甚至对巴顿这样的战争狂人都充满了反感。我希望这话不是为了票房而做的秀。

还有那句宣传语:“每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我只是不知道这里的牺牲包括不包括那些在谷子地们枪口前倒下的人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