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变迁

热度 3已有 45 次阅读2016-12-7 08:11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很早就想写写车的事了。不是因为车有什么动听的故事可讲述给人们,也不是因为车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可值得描述。是因为车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我记忆中,我最早接触的车,是生产队里那种有三匹骡子拉着的大马车,那是生产队里的主力军,也是生产队财富和实力的象征。那个时候,一个生产队里有三辆大马车就是很了不得的事儿了。赶马车的车把式都是生产队里最能干的壮劳力,大家称他们为“大班”,意思是说他们对所有的农活儿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是技术全能的劳动力。

小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常常以谁能坐上大马车为荣,放学后,我们常常跑到田间的道路上玩耍,看见一辆马车过来,趁着赶车人不注意,就偷偷地坐上马车后尾的一角上,随着车颤颤悠悠的摆动着前行,那种舒服、那种得意、那种陶醉,让跟着马车后面的其他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红。尽管不一会儿就会让赶车人发现,被赶车人训斥着赶下马车,但那的确是一件很值得炫耀一番的得意事儿。我也有过偷坐在马车屁股后面的事儿,虽每一次都会受到赶车人的训斥,但每次都是屡教不改,看见马车远远地走过来,就有一种爬上去的冲动。

我最早驾驶的车,是一辆独轮小推车,用一个步犁轮子做轮子,用两根木棍和几块木板绑在一块,推着满世界的乱跑。那车虽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的车,但却给我们童年的岁月带来了许多的乐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许多负担。那时候,生产队不断分菜、分粮食,由队里在菜园子里或在地头上按照各家各户的人口分成一推一堆的,然后各家各户派人去领回来。大人们要上工没有时间,这些个领菜、领粮食的活儿基本上就都落到了我们小孩子身上。放学后,大家拎着箩筐、布袋等成群结队的奔向分东西的地方,扛的扛、背的背,我们小孩子力气小,很多时候,我们领到东西都是一步一挪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把东西扛回家的。有了小推车,那就省力多了,有时候,还能助人为乐的帮助别人把东西推回家呢。

后来生产队里有了手扶拖拉机,我们许多家里也有了小平车,小推车才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家的小平车,几乎是我们家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主要设备。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几年时间里,每天放学后,只要哥哥姐姐们没有拉着小平车去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我都会拉着小平车去野外割草给家里积肥,初中毕业后,我回到村里参加了生产队里的劳动,小平车更是和我的生活形影不离了,冬天里,我们推着它在冰天雪地里平整土地,秋天,我们拉着它给田里拉粪,春天夏天里,我们拉着它把需要给田里运的东西运到地里,把地里要收获的东西收回家里。一年四季里,农村里那面山遍野的翠绿,那面山遍野的金黄,几乎可以说都是小平车一车车的送来运走的。

那个时候,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汽车是很少见到的稀客。我所生活的村庄地处近郊,但要看到一辆汽车,也不是经常的事。既是偶尔有一辆汽车通过,也是那种四个轮子的卡车。有一次,一个邻居在村外通往自来水厂的马路上看到了一辆十轮卡车,回来给大家说,大家都说他是吹牛,哪有四个轮子的汽车呀。我大姐结婚后回门,由于婆家在大山深处,路远又不好走,我本家一个大哥通过关系找了一个工厂的一辆吉普车去接大姐,车开进村里,好多人都围着看稀罕,都没有见过这东西呀。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家东借西拼的购置了一辆小马车。之后很多年,我就一年四季的和这辆小马车连在一体了。除了必要的农村生产外,每天我都要赶着小马车去给一些单位拉物料,什么石头、砖块、水泥、沙子、煤球等等,挣个几块钱的辛苦钱。这种生活一直到我参加工作才结束。对这辆小马车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当年学习写作的时候,写的头一篇文字就是《我和我的小马车》,至今,很多年过去了,我在梦中还会经常梦到我当年赶着小马车的情景。

我所接触到第一辆机械式的车,是自行车。那时候的农村,自行车也是很少见到的,见到骑自行车的人,一般都是工人或者下乡的公社干部。我大姐家有一辆飞鹰牌自行车,趁着空闲的时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来我结婚的时候,媳妇陪嫁带来了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一直陪伴着我十几年。

90年代初,我参加了工作,我所在的单位是一家新闻部门,工作需要我们经常的下乡采访,但单位也只有一辆三轮摩托,为便于工作,大家每人都自觉的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骑着自行车下乡工作,没有人感觉什么不方便,也没有人觉得辛苦或者喊苦喊累。当时,整个县政府也仅仅有3212型吉普车。后来有了一辆213型越野吉普车,大家就感觉特别的好。再后来几年,车就变得眼花缭乱了起来,自桑塔纳轿车之后,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近几年来,小汽车进入了家家户户,整个城市乡村里,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汽车了。那天,我下班回家,走过一段不到300米长的街道,数了数停止街道两边的汽车就有192辆之多。再看整个城市里的每一个小区里,汽车的身影几乎占据了所有可占据的地方,真的是车多为患。尤其是上下班的时候,蜂拥而来的车流让每一个走在十字路口的行人都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车,在过去是人们用于生活生产的重要设备,而现在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普通的代步工具,车是越来越多,多的车满为患了,可人的精神头却越来越差了,没有车就出了门,没有车就无法下乡开展工作,过去那种再远的路也会想方设法的赶过去的劲头再也找不回来了。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却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精神,真的是得不偿失呀。

车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反映出了一种社会心态呀。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查山 2016-12-15 09:08
在八九十年代坐车还是有等级之分,就政府官员来说:地委书记两头平,(上海牌轿车)县委书记帆布蓬(北京212吉普),公社书记130(双排座货车),大队书记嘭嘭嘭(手扶拖拉机),生产队长蹬蹬蹬(自行车)。人民群众是没有什么车子的。现在的车子有点五花八门,拼品牌了。
回复 查山 2016-12-15 09:09
在八九十年代坐车还是有等级之分,就政府官员来说:地委书记两头平,(上海牌轿车)县委书记帆布蓬(北京212吉普),公社书记130(双排座货车),大队书记嘭嘭嘭(手扶拖拉机),生产队长蹬蹬蹬(自行车)。人民群众是没有什么车子的。现在的车子有点五花八门,拼品牌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