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说

热度 1已有 117 次阅读2014-12-13 09:17 |系统分类:百家杂谈

 

曾经雀跃着奔向那遥远的神圣殿堂,欢喜地采撷着林中的和谐圣果。然而秋风乍起,消逝的美好,化无尽的沉思远航。任凭国人在身后声撕力竭地呼喊,它依是无动于衷……
  诚哪,毋宁万般感伤……
  身为一个磊落的炎黄子孙,我无时不刻不对祖国心存感激,然而祖国所给予我的,并非仅是恩泽甘霖,她亦残忍地给予了我痛苦的回忆,令我在无奈中哭泣。
  千百年来,我们沿袭华夏亘古不变的文明矢志不渝。我们懂得辨别道德上的是非,可于“诚”,然道我们迷失了心智么?诚然我们步入了新纪元,今之辉煌远胜于昔日。可扪心自问,这又何尝不是远衰于昨日呢?我们人类总是执于追求新生的事物,而置往事为罔闻。有多少人记得,商鞅变法时的“一诺千金”;有多少人记得孙永林对农民工二十年的工薪不欠?我们不屑于这些规矩方圆,人类的智慧技巧应该体现在对“诚”的“改革”上。
  于是,或为名利,或为权势,或是基于其他能够想像的,不能想像的非道德目的,你,造假的你,贪污的你……连同许许多多个与之类似的这样的你,做尽了一切昧良心的事,让国人在狂风暴雨中伤心不已。
  你,充满了智慧,然而,你不配做一个中国人!
  我哀痛,中华渊源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没能够走进每个国人的心扉,甚而于新生代的花朵也难奏效。我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祖国诚信之光将照彻整个世界的黑暗,可国人却总是令我无言以对。我清楚,祖国温暖的怀抱中还有秉承“诚信是金”原则的好儿女。可是,一湾清泉能够荡涤无垠汪洋的混浊吗?
  瑟瑟的秋风中,我登上一座高耸的山脉,远望,是那一片无边的浓雾,将尘世的一切全都压在身下,一如昔日吞噬“诚”之时得到景况。
  当你遗失一个钱包时,有多少合格的国人敢拾起还予你,内心的挫折使他们深畏为你所诬;当你年迈不慎跌倒马路时,有多少合格的国人敢上前将你扶起,社会的欺诈,使他们惶恐被你栽赃……当一个民族走到这一步又何尝不是悲伤?可是我们又能说什么呢?是哭,抑或怒吼?一切都只不过是在大海里找寻一粒砂罢了。
  然而,我们不甘心,让万恶之源毁灭我们的正统之道。我们一次次的奋斗,奈何却一次次的受挫。
  于“诚”,奋斗的是国人,可阻遏的竟亦是国人。这于我们广袤的960万平方千米,诚然是一个荒唐的嗟叹,可又能说什么呢?
  我摸不透万变的祖国,因为国人的智慧实在是超乎常理。当有一天,“诚信”弱化到再也不能降低的程度时,我们也便走到了心灵上的悬崖边。可我们愿意得到这样的结局吗?金钱与权利,让一个人迷失在了前行的征程中,让他原本单纯的心灵变得浑浊不堪。在诚信的岔路口,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那条不归路。那条路,注定了他一生的错,也印证了一个民族永恒的痛。
  在社风日趋腐败的当下,有多少国人曾静心检讨过自己,为祖国的诚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丝绵薄之力?这份事业犹如一块洁白的手绢,携刻着日月星辰的光环,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可是为什么同是由祖国孕育的你,竟如此忍心残酷地摧残祖国的辛酸苦果?
  人变了吗?
  毋庸置疑,确乎是变了。当你在一次不经意的撒谎中,你就已经走错了路。可悲的是你竟然全然不觉,蓦然回首,你已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很远。你曾想过后退,然而你却惊惧发现是如此之艰难。于是,你一次又一次仁慈地宽恕了自己,最终自我固封在了阴霾层层的万丈崖底。
  当我们谴责那些伪善时,常以“文化水平低”加以敷衍,可难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就诚信了吗?
  看吧,遍布全国的高校,人才济济,可考场上的“长颈鹿”技术却也日益渐长;看吧,当省里下拨人员来校考察是,原有的一切腐化将荡然无存,校方将精心准备一张时效不足一天的合格课程表,而原有的那一张课程表早不知在何时已被撕去,领导来访前夜,各班一定加强教育力度,争取在次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文明学生样……而视察人员前脚刚迈出校门,原本的面目又在不经意间回归。这竟是如此的讽刺!对此,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除了惋惜,便唯有嗟嘘了。
  笔尖滑在纸面的瞬间,窗外风雨大作,我却已无法再下笔了。然而咬咬牙,笔尖竟又忍不住震颤起来。
  凄风夹杂着生命的忧伤,吹散那无边的枯树林;苦雨携着历史的沧桑在窗台上痛苦地踉跄。天空的蓝色已被吞噬进了无穷的黑暗,一朵朵阴云的愤懑向人间发出孤凄的怒吼,震颤得连空气中的细胞都因此破裂……一幕幕的感伤,令我几近崩溃。
  心碎让我不敢再下笔了,然而我于我祖国的挚爱之情迫使我用尽最后的心力来喷吐出压在心中的熊熊烈火。我不相信,祖国将来的诚信事业会发展成窗外的一幕幕。我坚信,一定还会有转机,是的,我坚信。
  倘使毁掉一项经济数据能够换取诚信的普及,我们同意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都错了。
  诚信,它是无价的。倘使用尘世的俗物与它相提并论,那么它便光辉散尽,沦为俗物,不复为我们所热烈追求的圣洁。
  今天,我们在这里,并非只是对“诚信”聊抒所感。美言终难抵一次微小但意义深远的行动。可是这些的行动于我们又岂是易事。一次次的奋斗,却又一次次的跌倒。不因伪善而伤天害理尚属大幸,更何况是奉“诚信”为行事之本,一年年积极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诚信在一个民族的魂里是断不可有丝毫的动摇的。一个散失了诚的国度是谈不得其他的了。奈何国民如此,徒有伤痛罢了。这里,我无意针对任何一个骨肉同胞,但我们必须站在理性的角度直面今时祖国诚信事业的现状。
  缺乏诚信的民族在现代社会中就如同一棵随波逐流的浮萍,不复有希望的存在。诚信是一个人的本原,一个没有本原的人,也便失去了生命的最后一丝价值。人活一世,非为显贵通达,但求无愧于家国。学会诚信,是对自我情操的提高,是对个人修养的熏陶。作为一个磊落的中国人,必须具备这一素质。这条通往诚信的道路或许会很艰难,但也可能平坦无阻,一切只取决于我们个人的修为。
  然而,回过头来,当我们考虑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伪善立足于社会时,我们会感到困惑。“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里极具哲理的话。我们不会怀疑一个襁褓中的孩童的天真与纯洁,可若干年后,俟其加冠之年,我们便会为他惊人的蜕变而瞠目。前后如此令人胆寒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强烈的深思。归根结底,社会在诚信这一环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社会中鱼龙混杂,行为腐化,从而导致不良影响波及多个层面进而深入庞大的民众群体中。起初,人们或许尚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然而时间一长,当一些思想在人脑中根深蒂固时,我们便再也无法矫正前进的脚印。这是可悲的,然而从最初的纯真大同到而今的伪善社会,又印证了什么?我们不可能再宽恕自己的过失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与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已出现了大的漏洞,才导致诚信之河决堤,诚信之流散落各处无以归拢。
  自然,我们也从不驳斥国度里坚守诚信信仰的同胞的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那些非诚信额现象,我们同样需要理性地正视。
  我们确乎应该开始检讨了,然而这远远不够,祖国的逾13亿人口中,尚无悔悟之心的不在少数,要让他们脑中的思想归于正途如采星摘月般困难。但我们虽然改变不了这一代,我们至少可以从下一代开始抓起。
  尚存于胚胎中的新生代是万不能够再受社会上伪善因素的谮害了。他们的一切都还处在懵懂阶段,这一时期所接受的任何思想都有可能影响他们乃至一生。他们的人生刚从起点出发,我们必须准确及时地替他们浇灌诚信雨露。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让诚信之花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牢牢扎根。我们无法切断现在的伪善之根,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它的毁灭在下一代得到实现。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不会输给任何的军事强国,亦不会败给任何的经济霸主,他一定会是地球村里最顽强的生命!
  凝神见,一缕暖暖的光芒透过层层云朵滑入我的眼球。我仰起头,看到了天边屹立的虹桥,那七色是如此的瑰丽,令我心潮涌动;和风徐徐,拨开一层又一层的云雾,唱着动人的歌谣,吹入我的心扉。一排排的常青树在普照的光芒中舞起了动人的节拍,令我欣慰不已。
  刹那间,我顿悟了。祖国的一切都还会有希望,不远的将来,祖国会实现她的诚信梦,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同。
  那一天,我们会放心地在密集的人群中输入银行密码;那一天,我们会快乐的在路上扶起跌倒的老者;那一天,我们会安心地在黑夜里敞开庭院门扉……那一天不会远的,它无时不在,只是我们从未正视过它的存在。或许,明天,它就会来了。那时,我们会笑,会跳,欢欣地享受这企盼了五千年的感动……
  觅一处桃园仙境,闲来信步高山之巅,感春风徐徐,听莺歌点点,放眼绿野阔处,遍皆诚信花开,遂便心扉结彩,撷云和歌,化为大同……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