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词写诗人之七十五,临江仙·刘基

热度 5已有 82 次阅读2016-4-27 11:30 |个人分类:诗词集|系统分类:诗词歌赋| 北京时间, 临江仙, 浙江省, 文成县, 军事家

作诗词写诗人之七十五,临江仙·刘基

月转星移七百载,人间论说英雄。是非良莠笑谈中。文韬武略策,著述也奇丰。妙算玄机遗嘱后,遥看腥雨凄风。一言道破意双重,古今吏劣事,出出不离宗。

注:刘基(1311---1375),字伯温,称刘青田,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统元年(1333年)进士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官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后人称他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基娶富氏,封永嘉郡夫人。继室陈氏、章氏,章氏为朱元璋所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为陈氏所生,二女为章氏所生,适吴彪、沈安。刘琏,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被胡惟庸党人胁迫堕井而死。刘璟,生于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少年通经,才学过人,明太祖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后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刘基一生,仕途多舛,功名显赫,但也磨难特多(被胡惟庸所害),家庭遭殃。

    刘基的主要成就,体现如下: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刘基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刘基一直来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刘基对《大明律》的制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文学方面,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刘基以诗议政,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批判精神,其所议论的范围包括元季至正年间吏治、军政等种种社会弊端。从诗歌的渊源角度考察,以诗议政,客观上承续宋人“以议论为诗”之传统,主观上则因其固有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使然。诗作情、理兼具,既有社会认识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刘基将词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题材广泛,内容丰厚,艺术上长于兴寄,长于铺叙,且善于用典。描景状物秀丽入神,造语精工典雅,词风以婉丽为主。刘基的寓言文学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还阐明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道德等观点,还表现了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民间谚语赞其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刘基主要作品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一千六百余首,各种文体文二百三十余篇。相关作品和诗词有:郁离子》、《复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卖柑者言》、《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春蚕》、《五月十九日大雨》、《旅兴》、《薤露歌》、《美人烧香图》、《蜀国弦》、《梁甫吟等。

文学作品举例,如《郁离子》节选一: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擭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其亦犹是也! 译文为:郁离子居住在山上,夜间有只野狸子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但没追上。第二天,仆人在它钻进来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并用鸡作诱饵。就在当天晚上捉住了那只野狸子。(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缚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紧紧的抓住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狸子)到死也不肯把鸡放下。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像这只野猫吧!

    《郁离子》脍炙人口的寓言体政论散文集,是刘基对蒙元王朝彻底失望、隐居青田故里而著。《郁离子》作为刘基为天下后世立言的不朽名著,其创作动机与学理体系,吴从善《〈郁离子〉序》称云: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刘基高弟徐一夔《〈郁离子〉序》称: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概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刘基在《郁离子》了也提到:仆愿……讲尧舜之道,论汤武之事,宪伊吕,师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郁离子》的寓言体风格可谓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在这点上颇似《庄子》的语言风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辞富丽、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更为重要的是,《郁离子》还吸收改编了一些《庄子》的寓言来就事论理。

    又如诗《五月十九日大雨》: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写作技巧很有特色,用“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猛。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后世纪念,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