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之“祈福”

已有 186 次阅读2010-5-16 14:52 |个人分类:夜雨随笔

     今天,一早就接到妈妈的电话,她说,今天好日子啊,让我备点东西,祈个新年福.我嗯嗯啊啊的答应着,心里在嘀咕,去年我也祈了新年福,怎么还发生了那么多痛苦伤心的事啊?是不是祈福的人太多了,神想照顾好每个虔诚的信众,也是分身乏术,有心无力啊。但这话我只能放在心里,是不敢对妈妈说出来,也不敢辜负妈妈的一片苦心,她常说,祈福这事,是心诚则灵.



  所谓的祈福,是客家人的风俗文化之一.在元宵节过后,看看黄历,选个好日子,买来九个红苹果,意在长久平安,三个小蛋糕,三杯热茶,按家里的人口,封好红包,摆在家门口,然后,把新年的愿望在心里默念,祈求神灵保佑,心想事成,合家安康.念完后,把红包分发给家里的人,让他们各自压在枕头下,九天过后,把红包拆了,把里面的钱花了,如此,神就会庇佑,新年里,事事如意了.小时候,看到妈妈祈福,她常常会把祈祷的事,小声念出来.比如,神保佑我的几个孩子,聪明伶俐,快高长大,考试科科状元....等等.那时的我,听了总会对哥姐嘀咕说:"神真的会保佑我考试科科一百分吗?如果我课不听,作业不写,书不看,考试时,准会捧回几个零鸡蛋.妈妈买定酱油醺就好了,还有心思在祈求神啊,真迷信,她怎么就不知道,靠人不如靠已,求神不如求已啊..."话没说完,往往是被懂事的哥姐及时制止了,妈妈责怪的眼神也会及时的瞅着我,因她信奉心诚则灵,我的话,无疑是冲撞了神灵,此时,我只能把没说完的话,满脸委屈地咽回去了。


  
  走过懵懂无知的童年,我在妈妈每年的祈祷声中,真的是快高长大了,最起码她是这么认为的。而我,面对每年妈妈的祈福,也因年龄的增长,一年一年地变化着,不再去取笑她了。后来,我明白了,每个新年后,妈妈的祈福,不是迷信与无知,而是一份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与对生活虔诚的信仰.妈妈是个善良朴素的客家妇女,很小的时候成了孤儿,从来没有读过书,她的名字,是我们姐妹,一笔一画的教她写的。她生活在农村,也没有文化,也不知道所谓的祈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她情愿相信,祈福真的能令神灵庇佑我们一家人,平安健康,信仰,有时候能支撑起生活的希望.



     今天,阳光明媚,真是妈妈所说的好日子啊,我想想,还是去祈个新年福吧,不能辜负妈妈的一片苦心.记忆中,成家以后的日子,每年的元宵节后,妈妈是从来不会忘记提醒我,在那个日子做祈福,正如今天一样.我人比较懒,对这些客家人传承了几千年的风俗文化,也只是放在记忆里,不会刻意去遵从的。我虽不是知识分子,也算是新时代的人了,再怎么说也上过学堂,读过两年书,肚里也喝过一点墨水,懂得生存的法则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当然也不会像妈妈那辈人那样的迷信了。因此,每逢接到妈妈的电话后,我就推三推四地对妈妈说:“你帮我们一家人祈福就好了,把我们名字也说上就行了啊,我忙没时间做了等等。”妈妈生气地说:“一家管一家,得自己做才灵的。”我只能唯唯诺诺的在嘴上答应她我会做的,然后,就不管了。



  祈福,摆着东西在门口做,只是一种形式做给自己看吧,神灵又不会真的把苹果与蛋糕吃掉的。妈妈不是说过吗?心诚则灵。普渡众生的神灵,你一定会感知到我的诚心的,对吗?我要祈求的福,不是一天的,我每时每刻都在心里祈祷着,祈求我善良的爸爸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祈求我身边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平安健康,快乐相伴;祈求。。。。。。

 

 

2010年3月11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