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孩子的记忆之“洗澡”

热度 8已有 148 次阅读2015-2-3 21:57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江南水乡, 花样游泳, 生理需求, 小孩子, 南方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洗澡”

对大城市的人来说洗澡和洗脸刷牙一样是一项基本生理需求,有些人甚至认为能否舒服地洗个澡关系到基本**问题。

小时候家在农村,江南水乡夏天洗澡很方便,每天下午太阳没落山,一群小孩子就扑通扑通跳进水塘里,先在水塘里游上几圈,然后比赛潜泳,看谁在水下憋的时间长,谁游的远。大孩子水性好,能钻到水底拔还未长成藕的藕尖吃,小孩子则双脚打着水,慢慢摸着水塘边自己练习游泳。孩子们泡在水里,看到大人从地里收工回来匆忙爬上来往家里跑,搅起的水塘浮泥粘了一身,附在身上的汗毛上一根根清晰可见,像个毛猴,被大人一顿臭骂,于是在家里再冲洗一下。长大一些骑车到河里去洗澡,有时游到对面河滩上挖人家的红薯吃,有时在石头缝里摸鱼,有时把河蚌捞起来在河滩上丢了一地……那时的洗澡应当不叫洗澡,更是少年时的娱乐,我们在水里泡几个小时,嬉戏打闹,玩各种花样游泳,个个练就了很好的水性。入秋后不能下水了,也就不怎么洗澡,有时过一两个月实在痒得不行,烧热水在大脚盆里洗,装满一脚盆热水,还要用冲壶备一大壶热水,水凉了就加,南方没有暖气屋里很冷,因此洗个澡需要一些勇气。南方的冬天太阳出来有时会很暖和,在屋檐下晒着太阳忍不住光着膀子,蘸着热水洗个澡,慢慢搓身上的泥,搓出的黑泥卷成长条掉了一地,这种洗法老家叫抹澡,往往只洗到上半身。

上高中后就住校了,那时学校没有澡堂,也没有水房,即使夏天洗澡也是个大问题,学校离河边远,老师也不允许我们去,男生们只好都穿着短裤围着水井洗,打一脸盆水,从水里捞起毛巾一把一把往身上擦,再兜头淋几盆水就算完事,总也洗不清爽。入秋以后更没法洗澡,不过乡下的孩子不大洗澡这似乎不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上大学去了省城,学校依然没有澡堂,夏天可以在水房解决,秋冬只好成群结队去附近的大工厂里洗,那时工厂的洗澡条件也不好,有时水温不足,有时甚至突然停水,浑身泡沫都无法洗去。再后来我去了北京一所著名的法学院上学,洗澡还是成问题,学校的澡堂很小,很局促地窝在操场的看台下面,永远都很拥挤,必须几个人轮流使用一个喷头,匆忙之间无法尽兴,即便这样澡堂一周才开两三次。参加工作后,进了省出版集团,这个单位财大气粗新建了澡堂,里面有暖气,在里面洗澡有种自豪感,慢慢冲淋、慢慢搓洗直到尽兴为止。家里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北方的冬天太阳没啥威力,水温老提不上去,洗澡依然是个事,还要看老天的脸色。

中国很大,各地洗澡的习惯也不一样。海南四季如夏,海南人天天要洗澡,到了北京这个习惯也改不了,学校的水房没暖气,冬天气温常常低于零度,海南人光膀子站在水房,大喊一声,将一盆凉水从头淋下,然后叫“爽啊”,双手快速在身上乱搓。内蒙古缺水,在草原上没水洗手,牧民吃手抓肉前只能用白酒搓搓手杀菌,当然也没法洗澡,内蒙古的女同学大夏天也不洗澡,让同宿舍海南的同学觉得很别扭。而西藏的同学说他们牧区的人一辈子才洗三个澡,出生一次,结婚一次,死了再洗一次。网络上有则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帖子,西方人早上洗澡,而中国人则是晚上洗澡。洗澡还是不洗澡,早上洗还是晚上洗都是个人习惯而已,一切由个人喜好。

周作人先生有篇文章提到日本人几百年前就瞧不起中国人,说中国:“户不设厕,街道不通车马”,如果从洗澡上来看中日差距就更大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人卫生也越来越讲究,有人用洗澡的次数评判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洗澡很畅快但天天能洗个畅快的澡还真不容易,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做到。

 

作者:王瑜

20152月作于江西

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