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平常心态(一)

热度 9已有 153 次阅读2014-5-8 11:07 |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傲慢与偏见, 大人物, 李宗盛, 人世间, 平常人

平常人平常心态(一)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台湾歌手李宗盛的《凡人歌》大家很爱听。从法律上讲芸芸平凡众生无论生在富贵人家还是普通人家生来都是平等的,基于大家平等的地位才可以称为平常人。

我们看英国女作者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可以知道讲究门当户对的门第偏见不仅是中国的传统陋习,在200多年前的英国更加根深蒂固。社会舆论导向要大家做人“不卑不亢”,做到谈何容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人物表现得很谦卑,有足够的谦和与大度,确实做到不亢。当我们出身在贫寒家庭、缺食少衣,甚至连可以称道的亲戚都没有,在去大户人家做客,能做到不卑则有些难。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身份被固定在土地上,只能种地交公粮,被镇上的人讥讽为“乡巴佬”,走在镇里的街道上甚至不敢抬头张望,唯有匆匆赶路,那时城乡俨然是两个阶级。去镇里亲戚家只能在厨房呆着,出于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农村的孩子无法做到不卑。社会的偏见与不平等使我们连平常人的地位都没有。

等到上大学,在老师面前依然做不到不卑,对于老师的思想观点只能去师承,不得有不同意见,如果观点与导师不一致,就要担心答辩过不了,拿不到毕业的文凭。傅斯年先生说:“现于文学,则以仰篡古人为归宿;现于哲学,则以保持道统为职业;现于伦理,则忠为君奴,孝为亲奴,节为夫奴,亲亲为家庭之奴。质而言之,中国学术思想界,不认有小己之存在,不许个性之发展。[i]”学术界的奴性造成中国学术思想自汉代以后停滞,后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能伪装成古人的话,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绝大部分内容竟然是后人伪装成古人的话篡改的。梁任公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到中国学术思想主奴之见太深,崇古保守之念太重,守一先生之说,则兢兢焉不敢出入,不敢增损。[ii]任公说这是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进化的原因。任公提到“希腊哲学之所以极盛,皆由彼此抗辩折衷,进而愈深,引而愈长”希腊的学者没有门户之见,与导师没有主奴之拘,学术思想上做到平等抗辩,于是道理越辩越明,学术思想界为之繁荣灿烂。纵观我国学术界,学子们至今依然做不到不卑,不能作为平常人与导师平等的交流,我们学术思想界到现在只能把古人的思想炒炒现饭,时髦的不过把国外的思想翻译成中文而已,出不来自己的东西。

在工作中,我们还是做不到不卑。我们以领导的话为意旨,惟领导马首是瞻,以执行领导的意图为工作内容,领导无意识的一句话可以使工作方向发生逆转,不管前期做了多少准备,不管前期已经投入了多少资金与精力,不管前期给第三方签订了什么样的协议……在高层领导面前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哪里敢据理力争?哪里敢表示自己不同意见?这种情况不仅在政府,即便是企业也不能免俗。没有平等的工作环境,属下的思想被扼杀,青年人思想的光芒被遮蔽,工作积极性遭受打击,要么自甘沉沦,要么以讨好领导为务,甚至连人格都可以丧失,做不到平常人哪里有精神和动力去把工作做好?

晋朝的左思在《咏史》中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中国世族门阀制度只经历短暂一个朝代,中国古代的才俊比西方有更平等的晋阶机遇,但是奴性的孔教自汉以来一直作为中国的主体思想,奴性已经浸淫到中国人的基因中,使得我们名为平常人却不得有平常心态

 

作者:王瑜

20144月作于北京



[i] 《中国人的德性》,傅斯年,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

[ii]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梁启超,商务印书馆,20126月版,第239-241页。

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武大郎·小孟 2014-5-11 09:09
我们每天努力学习为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仔细想想,我们追求的东西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努力学习只不过是为了赢取一个选择**的权利)
回复 董安君 2014-5-13 19:14
创新方能成功,因循一事无 成。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