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劲改旧时波

已有 188 次阅读2010-3-5 20:35

                             ??纪念锦州解放六十周年

走过南桥的尽头西行,我又一次去寻找当年解放锦州时的战斗足迹。重游旧地,六十年前的景物已面目全非,哪里是我们挖过的战壕,哪里是迈出冲锋第一步的前沿?都已杳无踪迹,只能依照古塔和一角城墙的方位来判定总攻前夜我们曾经隐蔽的地方。

站在一高层上,从巍巍古塔顺次向东眺望,视野里绵延不断的建筑群,被夕照的斜阳勾勒出层次分明的立体感,构成一幅长长的画卷,显示一派与昔日景象截然不同的现代都市风光。还没有忘记,整整一个花甲前那个戊子年暮秋的夜晚,在这里观察到的景象:夜幕笼罩下的城区,灰蒙蒙的一片低矮的房屋,有的前倾,有的半埋在地下,只能依稀看到密密麻麻的屋顶上那些断了炊烟的烟囱,死一样沉寂毫无生气。砖土驳落的古塔,耐着寂寞孑然伸向半空,除了盘旋栖息的乌鸦,没有一个相媲的建筑与其呼应。而今,饱经沧桑的古塔披上了新装,被林立的高层建筑簇拥着,再不必感到孤寂,不必为形单影只而嗟叹了。

极目看去,宽阔平坦的路上五光十色的车辆川流不息,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不禁使我想起人民街、林西街、丰乐街、洛阳路、卫乐街、八一公园当年还是沟的时候,里面也在流动,但流动的不是车流,而是跟“龙须沟”一样,是吞噬过无辜生命的臭水在流动。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沟已变成宽阔的街路,在上面游逛的人,有的肯定不知道原来的模样,有知道的但也渐渐地淡忘了。

回首过来,两河之间原来没有一幢建筑物的砂石浅滩,如今已成为城市南扩的见证,棋盘般整齐的马路,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市府大楼、图书馆、实验学校、渤海大学、正在建筑中的184高的国际酒店和9 层高的会展中心,还有那镶嵌其中的市府广场……打造了新区的秀美风光和兴盛之气。遥望将变成城中山的南山,郁郁葱葱,不啻是给锦城的生态环境添加了一叶城市绿肺。而南山隧道以外笔指南端的渤海大道,以及作为五点一线重点发展的西海工业区和行政生活区白沙湾,锦州湾畔璀璨的渤海明珠正在冉冉升起,构筑滨海新锦州的蓝图正逐步变成现实,虽然目不能及,却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水面上吹来湿润、洁净的清风,轻快地抚摸着我的衣衫,吹拂着我的胸膛,惬意的凉爽让我把视线拉回到眼前:小凌河两岸河堤上,苍松翠柳,茂密成荫,宛如一条翠绿的项链。平静如湖的河水,波光潋滟,碧水粼粼。宽阔的水面上“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游船汽艇接头衔艉。凉爽、洁净的微风,一阵阵送来情侣们伴着浆声对唱的情歌,时而也传来孩子们撩水嬉闹的笑声……多么令人陶醉的景色啊!可是我怎能忘记,曾是布满敌人钢骨水泥的碉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我的战友为解放锦州流尽最后一滴血而为国捐躯的地方,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

一串银铃般的清脆的笑声打断了我的遐思。只见几个女中学生一边悠闲地走着一边练习着英语。我真羡慕她们,当年我在她们这个年龄,也在这个地方,是冒着敌人的炮火跳出战壕为解放这个城市去冲锋去战斗,而今天她们是在和平的阳光下漫步在风光绮丽的堤坝岸上,为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练习着外语,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多么巨大的变化!不过,我和我的战友们无怨无悔,而且由衷地高兴,因为我们昨天的艰苦奋斗,为的就是美好的今天。同样,她们今天的努力学习也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今又戊子,锦州解放已过六十个年头,我伫立在当年的战地,不禁心潮起伏,满怀感慨。正是,春风劲改旧时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