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青春

已有 324 次阅读2010-8-5 10:52

轩辕轼轲在《向往唐朝》一诗中写道:我想生在唐朝/那时玉环正在丰满/李白正在出山。我想,玉环丰满用不了几年,李白出山却是用了大半生啊!

李白二十六岁从蜀中出山漫游,出来之后,不愿科试。纵横家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李白。幼稚的李白以为凭他的才华就能平步青云,像战国时的纵横之士凭三寸不烂之舌一样。在屡次的干谒失败后,终就走上了终南山。这次却来了机会,公元742年,李白已经41岁,在道士吴筠的举荐下,唐玄宗召见了李白。李白那个高兴啊,“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膨胀了,他大概以为唐玄宗至少给个左相吧?哪知,唐玄宗给了个供奉翰林,??就是文学伺从吧?够可以啦,当然李白不满足。到了唐朝,已经不可能像战国那样,纵横游说,博得相位。再说,诗歌虽列入科考,皇室与朝廷却不会认为诗才能够经天纬地。我们今天也不会以为李白能够“谈笑却匈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那种地震般的艺术感受恐怕只是诗人自己的幻觉,不可能带给别人一样的感受。设若给了诗人政治军事的大权,只恐会招来灭顶之灾!我想,文学与谋略不可能兼容,顶多,文学给谋略一些想象力,谋略给文学一些谋篇布局罢了!李白想要把二者兼而有之,甚至发挥到极致,真是幼稚而狂妄。这是李白的一种“青春”表现。

人的青春是有限的,到了一定年龄,青春消失,人成熟了。但李白,毕生不成熟。他的“青春”持续了大半生,所以我说,李白出山,出了大半生。

公元756年,唐玄宗十六子永王经营长江流域,经由九江时请李白出山。李白到永王幕府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而风流倜傥的名士。这时李白写了一首挺有意思的诗:

试用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首先有意思的是,李白以为“指挥戎虏”,廓清环宇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他一贯的想法,从少年时期接触纵横家思想以后,一直到老都不曾改变;其次,李白弄不清永王与肃宗的微妙关系,迷迷糊糊地想象长安、日边的辉煌,这就埋下了祸根;第三,马鞭是“玉”的,筵宴是“琼”的,严酷的政治斗争被李白美化了!

结局大家都知道,永王兵败,李白流放夜郎。至此,天生豪放的诗人也泣下如雨了。试想,一个老人,流放夜郎这样的瘴疠之地,下场会这样?好在天下大赦,走到白帝城的李白被释放了。但李白没有吸取教训,他先是溜溜地快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然后,在公元761年,死前一年,闻李光弼征讨史朝义,李白北上请缨!

李白的“青春”,至死都焕发着“异彩”!李白的出山没有成功,而玉环早已成了蓬莱仙人了!真是少年诗人江湖老,红颜佳人成了仙啊!

当然,李白的“青春”更重要地表现在他的天真烂漫的诗风中。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把“青春、李白”作为盛唐之音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说:“盛唐艺术在这里(李白的诗)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凡是青春的情态、青春的美丽在李白的诗中都不可思议地可以完全找到:

自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傲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抑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不满: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良才;……

愤激: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叫骂: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佯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狂欢: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茫然: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奋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率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俏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瑰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李白是盛唐的产物,李白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强音。李白的青春是中国人的青春,青春逝去永不复返!

 

2010-8-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野树2009 2010-8-6 20:08
纵横驰骋,笔刀入木。阿杜老师学者也!
回复 xizhonghui 2010-8-7 23:35
哈!诗歌向来是社会的缩影!好,展现了一代诗仙的“痴狂”!。
回复 xizhonghui 2010-8-7 23:35
哈!诗歌向来是社会的缩影!好,展现了一代诗仙的“痴狂”!。
回复 xizhonghui 2010-8-7 23:35
哈!诗歌向来是社会的缩影!好,展现了一代诗仙的“痴狂”!。
回复 雷江 2010-8-9 16:46
精辟!
回复 塞北孤翁 2010-8-11 14:57
独占高处看风尘,精辟!
回复 马文 2010-8-13 17:16
:loveliness: :victory:
回复 董安君 2010-8-16 06:04
诗人如果不狂放,多半成不了诗人。李白,说不完道不尽的李白。千秋李白,一朝肃宗。赏读。
回复 星语@ 2010-8-21 12:38
不无道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