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到医院去

已有 214 次阅读2009-7-16 22:37

我们都到医院去

 

1994年秋,我病了,住院,医生说要动手术。沈东生老师说:“我们都到医院去,照顾好智勇老师!”这句话感动了我半辈子。

我得的病是输尿管结石,刚开始不懂病症,等到结石大了,卡在输尿管下不来,只好动手术了。回顾起来,这病是在住校期间得的。当时,学校的条件很差,缺电缺水。少喝水是结石病的最大原因。也有老师说别人不得病偏偏是你得病。我说这是福分,不是说谁想得就能得。我是孺子牛,我结的是牛黄,我和当地人融为一体了,当地人不是被外地人骂作“牛”吗?的确是福分,有那么多人关心我照顾我。

刚答应医生动手术时心里会恐慌的,毕竟这是第一次动手术。但是,同事和学生的爱让我鼓足了勇气。有那么多同事来照顾我,有那么多学生在询问我的病情,我完全不怕了,甚至想死也值得了。毕竟经验不足,又是处于腐败的中国,我还是吃了亏。进手术室,相熟的医生问我:“带来了没有?”我问什么。他说他无所谓的,还有另一个医生。我终于明白了,掏出两百块钱给他。我以为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还漏了麻醉师的一份。当手术刀刺进我的不曾麻醉的膀胱时,我才意识到出事了。但要补救已经为时过晚。我只好边喊边挺,半小时的无麻醉手术终于挺过来,加上前面的三个半小时的有麻醉手术,四个小时下来,出了手术室,我跟我的亲人我的同事笑着打招呼时发现,我只是动了动嘴巴,我已没有能力发出声音了,而我的笑肯定比哭还难看。我记住了那位麻醉师的芳名,等候今后报仇。可是至今我还是没有去报仇,因为我知道,我们没有能力去报一个腐败中国的潜规则的仇。唤醒国民改造国民的灵魂不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吗?而我们有能力改变中国多少,在课堂上?值得欣慰的是我的身边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有同学,有同事,有学生,甚至有学生家长,都来了,带了礼品,带了慰问金,带了一颗颗善良热诚的心。医生说他们当了一辈子医生也没谁送过这么多鲜花啊。我心里笑着说:“有红包就没有鲜花?,这还不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晚上来照看我的同事有十二人之多,分成七组,每晚一至二人,陪到天亮。这些同事中我最“怕”的是钟炎祥老师。他是极端负责的一个人,整晚不睡,连瞌睡都没有。我稍微动一下,他就过来,整理整理被子。我说有点热,他说要注意,别感冒了。我致于有幻觉看见他总是拿着被子要把我盖住。我最“恨”的是陈剑坤老师,这个我的小师弟啊,一过十二点钟他就睡着了,打着呼噜,以致于我要请我的病友给他盖被子。不知道是他照顾我还是我照顾他。惹得病友们都笑了。

住院期间,同事拿来了《明净山》第十期,看着这份心血的结晶,在病床上的我精神振作。护士小沈好奇,说能不能借她看看。我微笑着把刊物递给她。小沈每天来给我换药,我的一个创口在膀胱处 ,每次换药我都觉得尴尬,担心春光泄露。次数多了稍好一点。小沈说她妹妹在我校读初二,她妹妹曾经介绍过我,因此我们更熟悉一点。小沈拿着《明净山》看了两天,然后在换药时把刊物微笑着递还给我,说:“你编的刊物很好看,谢谢您!”我看见刊物里夹着一张纸条,怦然心动,不敢即时展看。候夜深人静时偷偷展开,看见一张洁白的纸上写着一行娟秀的字:“你编的刊物很好看,谢谢您!”唉,一句话何以用书面和口头表达两次,余感慨系之,而后心有不足焉。

我的中学大学同学林茂清请假一个多月,天天陪在我身边,端屎端尿,无微不至。我没世难忘。

(梦回明净山系列之四)

 

2009-7-6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野树2009 2009-7-17 06:26
有病就得到医院去,没办法的。每当我看到穿白大褂的天使们,自然想起“白求恩”这个闪光的名字。“白”纯洁之意,“求恩”,即求得感恩。当然白求恩绝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感恩之情。那么我们也绝不是让那个医生白干,想想白求恩同志的伟大献身精神,那些收红包的“白衣们”怎么就不脸红呢?我们的同事一个个的善良行为,对比而言使人感到温暖。

QUOTE:
以下为阿杜的回复: 还是好人多,有问题是制度的问题。
回复 山叶 2009-7-17 14:42
人在脆弱的时候,很容易深刻地记忆下哪怕是一丝的感动。

QUOTE:
以下为阿杜的回复: 那些丝丝的感动是最为真实的,谢谢关注。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