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页 首页 文坛资讯 文化观察 查看内容

访“《南风》之初版”杂志主编

发表于 2013-3-26 17:54 |来自: 网络
739 0
摘要: 本以为这个网络上被许多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熟知的大孩子简子逸,会有着奇装异服和与众不同的性格,抑或西装笔挺和格外老成。种种想象,皆因为他在业内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传奇,用了两年的时间,坚守着理想

访“《南风》之初版”杂志主编

——一个从电子杂志里走出来的90

 

  题记:《南风》之初版,我们用梦想等来一场盛大的开幕!

 

1)坚持,努力,用行动感动每一个人

本以为这个网络上被许多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熟知的大孩子简子逸,会有着奇装异服和与众不同的性格,抑或西装笔挺和格外老成。种种想象,皆因为他在业内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传奇,用了两年的时间,坚守着理想,带着一个没有任何报酬的团队,将一本电子杂志《之初》做成了实体书《南风》之初版。而实际上,坐在我面前的这个男孩子,白皙瘦弱,安静淡然,脸上一直微微的笑着,只是和人聊天时眼中时时闪烁光芒。

 

笔者:当初做杂志的初衷是什么?

简子逸:刚开始做电子杂志时,我并没有想那么多,和用文字或者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人一样,排版设计是我的专长,我只是想做一本青春、文艺、时尚的杂志,用来表达自己,于是有了《之初》电子杂志。也是因为网络平台更便宜,我从学校出来,做一份薪水微薄的工作,电子杂志是一个起点。这个时候,我一个人,从选稿、用稿、联系作者、摄影师和采访的明星都独立完成的。《之初》第一期就这么开始了,后来我把它放在一个专门下载电子杂志的网站上的时候,短短一个月就有了10万的下载量,然后就有了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笔者:三年的时间,你做了一件事,能谈下这个过程吗?

简子逸:应该说,我这三年,真的只是做了这一件事。我开始做电子杂志后,遇见了更多的伙伴,想将电子杂志做成实体书。最初的我们抱着单纯的理想,也将这件事看的没那么困难,我们充满激情的为此熬夜努力着,团队逐渐壮大,这些人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见过面,我们仅仅凭借网络联系和运作着,团队的架构日渐成熟起来。我们并不知道做一本实体杂志的难度到底有多大,那时也不了解做杂志还需要那么多资金和刊号,只是凭着心中的念想坚持着。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来又有人离开,感谢一直陪伴着我的团队的伙伴们,里面有学生和上班族,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就这样走了三年。

 

笔者:你是陕西人?听说在做杂志到第四期时,你辞去了工作,那段日子怎么过?

简子逸:我是陕西宝鸡人,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安静而美丽,欢迎大家以后去玩。之前我做杂志辞去了工作,有许多朋友给我介绍工作,但那时我就是一股劲,想把杂志做出来。

 

笔者:在这三年中,你觉得的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简子逸:(突然腼腆和微笑起来)先不说困难,先说我的个人感受,因为整个团队是不给任何人支付报酬的,所以我一直不好意思要求大家做什么,也不好意思让更多的人加入。在杂志每期的策划和组稿的过程中,我们都凭着自己不多的人的力量慢慢摸索。这个过程中,被人嘲笑都还好,一直不被人关注,才是问题。

要说遇见的最大困难,是我一直觉得不能给予团队里所有的伙伴们回报。我们一直相互鼓励着,坚持着,大家都坚信我们有一天一定会完成梦想,但是这天什么时候来,谁也不知道。

 

笔者:然后这一天突然到来了?

简子逸:(大笑)不是突然的,我们之前尝试过很多的合作单位,和多方面都有过接触,只是进展不大。直到接触了《南风》,在《南风》杂志社社长王建平的支持下,我们才有了“《南风》之初版”。当然,这也是我们努力坚持下来的结果。

 

笔者:对你和你的团队而言,这次是个绝好的机会?

简子逸:是的,《南风》创刊于1980年,立足期刊市场30多年,这对于我们这群追求梦想的90后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南风》已经有非常好的读者平台和基础。

而我们从2011年开始直到201212月,《之初》一共做了四期。这时候,《南风》杂志社社长王建平看到的《之初》应该说在运作模式和杂志排版设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我们已经成功采访了“林妙可徐良黄诗佳Magan hoff香奈儿南笙孙子涵等众多新秀。同时,还针对第四期杂志做了一个宣传视频;也针对《南风》做出了一个完善的合作方案。这点,是王建平社长看中我们的原因。也感谢他委我重任,让我担当这本杂志的主编和负责整体运营。

我们双方都认为实体书和电子杂志的结合,也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现在整个团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相信未来会发展会越来越来好。我们在引进国外的一些顶尖作品,保证符合当下青春期刊市场的同时又区、别于其他青春期刊的内容,做到独树一帜,我们想创造出国内首屈一指的畅销杂志。

 

2)用梦想等来一场盛大的开幕

办杂志对于许许多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梦想;一个文学爱好者若能创办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畅销杂志,那将更是一种成就,无可取代。

 

众所周知,创办一本杂志所需要的代价不单单是钱,还要团队、刊号。在中国,夸张点说:要想拥有一个杂志刊号比登天还难。因此,无数梦想着创办杂志的人们把目光放在了网络上,创办电子杂志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只是,电子杂志多如牛毛,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几乎无一例外的,这些电子杂志的目标都是做实体。想靠着做电子杂志积累名声、资源,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找到投资商,或者在盈利之后做成实体。方法虽然可取,只是过程却没那么简单,这条路,并不好走。

 

简子逸,一个出生在陕西宝鸡的90后男孩,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做出了他主编的实体杂志《南风》之初版。据他介绍,2010年他便开始在网络上做电子杂志了,那时还没有什么目标,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什么主编,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排版设计。他们这批人和其他做电子杂志的人一样,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的电子杂志做成实体,然后成为人人追捧的畅销杂志。

 

可由于网络的原因,团队的成员各自所在一方,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上班族,在激情消退之后,最终放弃了这样的梦想。这些原本为了做出一本实体杂志而努力的团队成员在现实面前得不解散,他们的梦想也因团队的解散而不了了之。

 

2011年,简子逸在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决定自己创办一个电子杂志,而这个电子杂志必须时尚、高端、精致、文艺、青春。他把这些关键词集中在一起,并仔细的研究其他电子杂志的弊端。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一本以“青春.时尚.文艺”为主题的电子杂志《之初》第一期诞生了。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人,从选稿、用稿、联系作者、摄影师和采访的明星均是他独立完成的。当他把《之初》放在一个专门下载电子杂志的网站上的时候,短短一个月就有了10万的下载量,并受到众多好评。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之后,他开始组建自己的网络团队,根据之前自己做好的发展计划逐步的去实施。

 

由于团队成员各在一方,均靠网络完成各种任务,各自的时间安排不统一,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特别是执行力和效率上根本达不到要求,原本一月制作一期的计划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迫改成两月一期,有时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就是靠这样的坚持,《之初》出了第二期、第三期。每一期发刊都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而杂志的排版设计风格也让许多同类电子杂志开始模仿。

 

直到201212月,《之初》第四期发刊后,他们主动去联系了《南风》杂志社,表示要和《南风》杂志社合作。当时,《南风》杂志社社长王建平说了句:“拿你们的合作方案来看看吧!”

 

这个时候的《之初》已经逐渐的成熟,无论是运作模式上还是杂志的排版设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成功采访了“林妙可徐良黄诗佳Magan hoff香奈儿南笙孙子涵”等众多新秀同时,简子逸针对第四期杂志做了一个宣传视频;也针对《南风》做出了一个完善的合作方案,王建平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当即欣喜的答应下来。王建平竖着大拇指对简子逸说:“你的设计理念、发展理念和美学的视觉效果都是我想要的,你这样的设计人才别说在贵州,就算在整个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人才。”

 

双方经过半月的沟通后,终于确定了合作方案。《南风》杂志改成了《南风》之初版,由简子逸担任主编,负责整本杂志的运作。

 

这个从电子杂志里走出来的90后男孩总是微笑着,说话的时候很轻,但是我看得出来,他眼中泛着的光亮,那是一种可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非要给这种力量加上标签,我觉得那就是希望、梦想、雄心和信心。

 

末了,简子逸给我们看了一下《南风》之初版的宣传计划,宣传的主题就叫“《南风》之初版,我们用梦想等来一场盛大的开幕。”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