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

当代文化观察,文化研究,文学新风尚新闻资讯动态发布,是观察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 盘点2020国内文学创作新气象

    时值岁末,国内多份文学年度榜单相继出炉,盘点即将画上句点的2020年。回望特殊的一年,全球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但这并未阻碍表达,愈发蓬勃的书写令人见证优质作品在直面时代、抚慰人心时所释放的温暖力量 ...

    admin 2020-12-30 10:50
  •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丝毫不敢松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战“疫”贡献着力量,哪怕只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同时,这场战“疫”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能够安静下来。这个长假,书或许是温暖 ...

    admin 2020-2-20 16:17
  • 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开篇历史的长河带走了时间的碎片,留下的却是永恒的记忆。回顾2019年网络文学,收获与经验并存,欣喜与缺憾同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本报告以网络文学领军企业阅文集团数据为蓝本,聚焦网络文学年度变 ...

    admin 2020-2-20 16:00
  • 2018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文/上官云2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有不少字词十分常见。有网友表示,没想到自己平时习惯用的词语竟然有误,读音也没有读对。为啥这些“差错”会被选入其中?“十大语文差错”的选 ...

    文博小编 2019-1-7 14:24
  • 梁文道、张悦然、双雪涛:文学终究会消失?

    文/沈河西在最新一期《鲤》丛书《时间胶囊》里,张悦然请来24位作家、批评家和文化人,预言他们眼中文学的未来。张悦然计划把这本书作为时间胶囊,永久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作为未来人解读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样本。左 ...

    文博小编 2019-1-7 14:23
  • “在我们足够吸纳了世界之后,现在轮到我们谈论给予世界的时候了。一个因改革开放而日益强大的中国,使我们现在可以有信心、有力量说出,中国文学要义不容辞地参加世界竞争,中国当代文学应当走向世界。既吸纳又给予 ...

    文博小编 2019-1-7 14:22
  • 聚焦英国诗人济慈的影片《明亮的星》剧照。济慈20多岁写下的作品对英语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流文学期刊正在不断打开视野,频频推出90后作者的多元作品。“90后”,已经成了文学界的热词。在近期出版的文学期刊、 ...

    admin 2018-9-21 13:08
  • 诗歌与时代:我们有哪些误解

    诗歌要脱离时代,正如人想拽自己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可思议。一个优秀的诗人必定非常看重自己与时代既契合又疏离的关系。所以,艾略特才会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称诗是“有意义的感情的表现,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 ...

    admin 2018-9-21 12:52
  • 日本作家:“后村上时代”的五光十色

    在诺贝尔文学奖宣布今年暂停颁发后,陪跑诺奖多年的村上春树这两天又上新闻了——瑞典一些作家和记者设立“新学院”,要颁自己的文学奖。由瑞典各地的图书馆员提名,全球3万多读者参加了票选。结果,四名入围作家中 ...

    admin 2018-9-21 12:45
  • 小时候的聂鲁达:数学相当差,是个饥渴的阅读者

    亚当·费恩斯坦/著杨震/译  【编者按】巴勃罗·聂鲁达(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出生于1904年7月12日。这位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语诗人在很小的年纪就显现出偏科、热爱阅读的文学家特质, ...

    admin 2018-9-21 12:36
  •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 19日公布了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热播剧和电视名栏目成了语文差错的“重灾区”。  今年2月央视开播的《朗读者》一期节目中,濮存昕和董卿强调老舍的“舍”应该读作shè,在 ...

    文博小编 2018-1-9 15:22
  • 斯蒂芬·茨威格:一位流亡者的“诗与真”

      第一次读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12篇),那是在二十多年以前;因为《象棋的故事》,记住了斯蒂芬·茨威格这个名字;由此知道在他的名下还有一本众**赞的名著《昨日的世界》。  不过,当时我没能把这本书读完 ...

    文博小编 2018-1-9 15:19
  • 实体书店转型,要有一颗做“诚品”的心

    这几天,一句“没有商业,诚品活不下去;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刷遍了朋友圈,源自台湾的诚品书店和他的创办人吴清友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文博小编 2017-8-3 01:48
  • 当古体诗词遇上互联网

      正因古体诗词既有“古代文学”的属性,又有“当代原创”的事实,其在创作和欣赏层面会经常遇到不均衡、不匹配的纠结和困扰。当古体诗词遇上互联网,这种纠结和困扰将随之被放大。  凭借容量无限、即时随地、传 ...

    admin 2017-7-30 15:44
  • 纪念新诗百年

      ◆网络的随意性,自由性,即时性,也带来了一个重大问题——诗人不再被称为是诗人,诗人变成了“写手” ,写诗很容易,网络诗歌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所以需要发出“重建写诗的难度”的呼声。而且,相当数量的诗 ...

    admin 2017-7-30 15:40
发表文章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