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页 首页 文坛资讯 作家动态 查看内容

莫言瑞典皇家学院演讲将提及蒲松龄

发表于 2012-12-7 13:26 |来自: 山西晚报
713 0
摘要: 北京时间6日19时许,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莫言如约出席发布会,回答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提问。由于瑞典遭遇罕见暴雪导致航班延误,莫言的航班上午才抵达斯德哥尔摩。

莫言瑞典皇家学院演讲将提及蒲松龄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社发

莫言瑞典皇家学院演讲将提及蒲松龄
莫言(右)和陈黎明在飞机起飞前,二人手中所持为莫言精装文集

莫言瑞典皇家学院演讲将提及蒲松龄
红色雕漆天球瓶

赴瑞典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当地时间6日上午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北京时间6日19时许,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莫言如约出席发布会,回答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提问。由于瑞典遭遇罕见暴雪导致航班延误,莫言的航班上午才抵达斯德哥尔摩。

发布会现场灯火辉煌,气氛显得十分庄重。莫言端坐在白金镶边的椅子里,脚边放着各家媒体的话筒,面带微笑容光焕发,完全看不出旅途的疲惫。

面对现场记者“此次来到斯德哥尔摩,除了领奖,还有什么是您最大的目的”的提问时,莫言展现了自己的幽默感。“我最大的目的就是领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来参加这个记者招待会。”

他还表示,很多人把记者招待会描述得十分可怕,也把他“描述得十分可怕”。“结果我来到这里后发现你们并不可怕,你们也发现我不可怕。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莫言说,相信自己的获奖会引起中国读者对文学的兴趣,并希望他的获奖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被问及获奖后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时,莫言轻松地表示:“对我个人来讲,最大的变化是我过去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街头没有人来理睬我。前几天我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街头走,好几个年轻姑娘追着我照像。我一下知道,哦,我成了名人了。”

日程

●12月6日,诺奖周开始,今年的诺奖得主们首先会参观诺贝尔博物馆,然后,参加新闻发布会并举行诺贝尔讲座。之后他们还要参加诺贝尔奖发布组织的各种招待会和晚宴。

●12月8日,诺奖得主可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欣赏2012年诺奖音乐会。今年的指挥是梅森特罗爱伸巴赫,小提琴独奏是年轻的小提琴家陈雷。

●12月9日,根据诺奖周的框架,开创了一个新的节目叫“诺奖周对话”。

●12月10日,将在音乐厅开始传统的诺贝尔颁奖仪式。包括中国作家莫言在内的诺奖得主将在各自诺奖委员会负责人的颁奖词的引领下,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到诺贝尔奖证书。

●12月12日,诺奖周结束。届时,诺奖得主将到诺奖基金会单独谈如何转帐诺奖奖金的问题。

■相关

解析莫言演讲五大关键词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信息,12月7日,莫言将在瑞典皇家学院进行45分钟的演讲。据悉,莫言今年演讲的题目是“讲故事的人”,主题为“文学、故事、家乡、亲人”,并且在演讲中还会提及自己的“老乡”、著名文人蒲松龄。

关键词一:蒲松龄

莫言说:“蒲松龄是根本的影响,是伴随着我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时期我就听到了很多和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完全一样的故事。像我在乡村的时候,小学的时候,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听村子里的老人讲狐狸变美女啊、公鸡变青年啊、大树成精啊,等等,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就是蒲松龄故事的原型。我长大了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发现:哎,这个故事我小时候听村子里的老人讲过。”

关键词二:文学

“在满足了最初的写作愿望以后,对文学本身的一种爱好让我一直坚持写作。我有对小说神秘感探求的一种欲望。我想小说发展到这个时段是不是已经停进了,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写出一种更加有意思的小说,我还能不能写出一部和过去不一样的小说呢,这些都是激励我写作的动力。”莫言说。

关键词三:家乡

莫言曾在采访中谈及家乡高密时说,“作家福克纳立足家乡,他一辈子写他的像邮票那么大的一块地方的家乡,但是这个地方,往深里挖掘,能挖出一口一口的深井,井里冒出非常旺的泉水。我感觉这一点对我自己的启发很大,一个作家必须创造出一块属于自己的乡土、文学的乡土。在他的影响下,我的作品中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些字眼。1984年我正在北京,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福克纳的书,感觉跟福克纳的情绪很吻合。我当时就有一个野心——我也要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关键词四:故事

为什么喜欢莫言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喜欢莫言,就是因为他非常会讲故事!你读莫言,会想到中国古代会讲故事的人,像古代的‘说书人’。他写作品像施耐庵写《水浒传》,像吴承恩写《西游记》,像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莫言的讲话能力,就是从古代讲故事的人那里学来的。”

关键词五:亲人

莫言小说的很多原型就在身边。莫言的大哥管谟贤,是华东师范大学63级毕业生,退休前为高密一中副校长。管谟贤说,自己对于莫言走上文学道路,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我上学时,留在家中的书,莫言和他二哥抢着读。他到部队后开始尝试写作,把习作都寄给我看,我就给他修改,从字词,到结构。他写过好多小说,都没发表,还写过一部话剧叫《离婚》。”管谟贤说,“爷爷是莫言的第一个老师。莫言作品中绝大多数故事都是从爷爷那里听来的。《红高粱》里的奶奶姓戴,我们的奶奶也姓戴,但我们的奶奶远没有九儿那么泼辣。她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

■揭秘

一看到礼服,就看到了“莫言”

本报专访莫言领奖服的设计师陈蓓

时下,关于莫言“领奖穿什么”的话题,引发很多网友的激烈讨论,甚至有电脑高手为莫言PS出了领奖服。5日,据天津卫视工作人员透漏,莫言礼服的设计者是陈蓓,记者立即拨通了陈蓓的电话,采访了她为莫言设计礼服的始末。

朋友牵线得到莫言认可

来自西安的陈蓓,在法国巴黎颇有名气,法国前总统夫人卡拉·布吕尼·萨科齐曾经在陈蓓的工作室里流连忘返,甚至激动地说着:“我穿上陈蓓设计的‘布芳裤’之后感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据陈蓓介绍,她能为莫言设计礼服,完全是朋友牵线搭桥的。

“之前我和莫言老师并不认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后,突然有个朋友问我,能不能给莫言老师设计礼服,因为他要去领诺贝尔文学奖。”陈蓓告诉记者,当她接到这个任务时,也是有些惊讶,但莫言则是非常信任地把颁奖典礼的日程给了她,“我问莫言老师喜欢什么风格,可他说随便,于是我就按照日程上安排的环节,给他设计了不同场合穿的不同的衣服和配饰。”

陈蓓坦言,莫言是非常好的“合作者”,在设计过程中给予她很多鼓励,当礼服“出炉”邀请其试衣服时,莫言表示很满意。

为莫言准备了5套服装

作为中国的设计师,陈蓓最擅长“中国风”的设计,所以她在为莫言设计礼服时,考虑了很多中国元素在里面。

陈蓓告诉记者,她为莫言准备了西服、中山装和燕尾服等5套服装,主色调是黑、白、灰,“这些颜色能给人非常强大的震撼力,而且我还在里面加入一点红色,是很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红。”陈蓓说,这次服装的面料都很传统,但是进行了一个翻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名字成为设计元素

“大家在看到礼服的时候,就会一眼看到这个人就是莫言,因为我在设计的时候把莫言这两个字作为元素体现在了服装上。”陈蓓介绍,燕尾服就是莫言参加领奖时的“战袍”。

莫言的名字成为重要的设计元素,这点连莫言都没想到,当他在试装时看到后,非常高兴,因为他明白陈蓓想表达的意图。“莫言是中国的,而服装则是作为语言来表达东方的文化,这是一种有机的结合,能够体现中国文人的品位。”陈蓓道出自己的设计理念。

莫言此行是携全家一同前往,陈蓓说她在莫言夫人的服装上花费的心思是最多的,如何将朴实的美升华,同时又能和莫言的每一套服装做到呼应,她做了一系列的设计,“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把莫言的夫人打造成中国的丽人”。

■花絮

赴瑞典领奖莫言带了不少礼物

本报12月6日讯 作家莫言5日启程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据悉,莫言此行带上了一套自己的精装版文集,作为特别礼物,赠送给瑞典皇家科学院以及他的朋友们。另外莫言还特别带去了“北京礼物”,这些礼物是精典博维和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一同为莫言领奖专门准备的,其中包含一个红色雕漆天球瓶,和其他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

北京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作为陪同莫言的特邀嘉宾,也将是首位进入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参加颁奖盛典的中国出版方。此外的陪同人士还包括莫言的妻子、女儿,莫言的一位焦姓好友,9位翻译家,以及山东省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邵春生,一共有14人陪同莫言一同前往瑞典分享这一幸福时刻。

莫言一行将于当地时间7日17点30分(北京时间8日0点30分)在瑞典皇家学院发表演讲。莫言表示,自己的领奖演讲主题是“文学、故事、家乡、亲人”,会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分享文学创作体验。陈黎明先生透露,莫言的演讲内容与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有关,还会提到他居住过的高密和北京两个地方。“这篇演讲应该是非常美的、有代表性的、能够载入史册的文章。所有人都在期待。”

作为重头戏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则将于10日16点30分(北京时间10日23点30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他还将去一些大学演讲,并与翻译家陈安娜对谈。

陈黎明介绍,莫言新书的销售码洋应该已经超过1.5亿元。在海外版权方面,目前已经有接近一百个语种。自己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会陪同莫言,同时也将开展一些出版相关的工作。他会记录下这次诺奖之旅,并在微博上随时更新。

今年诺奖不发美元改发克朗

据悉,与去年相比,今年诺奖奖金由140万美元降到110万美元,并且不再发美元,改发克朗。关于今年诺奖奖金缩水,从1000万克朗(940.8万元)降到800万克朗(752.6万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基金会主任。他说,其实诺奖的价值在过去110年里都“一直保持它的价值”。经济状况和投资从来没有过大问题。但是最近10年来,起伏跌宕的金融市场还是影响了诺奖的经济,因此,“我们认为我们适度调整我们的支出成本是非常有用的,以便我们能继续维持我们的各种活动,所以,我们适度调低了我们的成本,也调低了一点奖金的数量。”

这一缩水让莫言损失了20%左右的奖金,对此,诺贝尔基金会执行董事纳斯表示,以往都是用美元发奖,今年决定用瑞典克朗发奖。现在瑞典克朗处在升值阶段,换算成美元比较高,波动不会太大。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
文博小编

管理员

  • 主题

    168

  • 帖子

    217

  • 粉丝

    4

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